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099篇
  免费   7004篇
  国内免费   4519篇
耳鼻咽喉   966篇
儿科学   782篇
妇产科学   1859篇
基础医学   6471篇
口腔科学   2466篇
临床医学   28764篇
内科学   11658篇
皮肤病学   608篇
神经病学   3418篇
特种医学   84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91篇
外科学   34090篇
综合类   62964篇
预防医学   12476篇
眼科学   2237篇
药学   24379篇
  365篇
中国医学   15023篇
肿瘤学   3549篇
  2024年   957篇
  2023年   3298篇
  2022年   3098篇
  2021年   4335篇
  2020年   4697篇
  2019年   4828篇
  2018年   2180篇
  2017年   4198篇
  2016年   4971篇
  2015年   5723篇
  2014年   10533篇
  2013年   10675篇
  2012年   13379篇
  2011年   14310篇
  2010年   13455篇
  2009年   12684篇
  2008年   14590篇
  2007年   13215篇
  2006年   12006篇
  2005年   12411篇
  2004年   9720篇
  2003年   8808篇
  2002年   7242篇
  2001年   6308篇
  2000年   4879篇
  1999年   3516篇
  1998年   2975篇
  1997年   2596篇
  1996年   2218篇
  1995年   1823篇
  1994年   1284篇
  1993年   773篇
  1992年   589篇
  1991年   646篇
  1990年   488篇
  1989年   582篇
  1988年   198篇
  1987年   124篇
  1986年   138篇
  1985年   92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朱增强 《当代医学》2016,(11):48-49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法治疗距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距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并复查X线.记录踝关节功能评分、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8~12个月骨愈合,愈合良好30例,骨延迟愈合4例,末次随访均愈合良好.踝关节功能评分72~95分,90分以上12例,80~90分18例,72~80分4例.临床效果满意26例,一般8例,无不满意患者.2例Ⅱ型患者出现距骨部分缺血坏死,2例Ⅱ型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可作为HawkinsⅠ、Ⅱ型骨折首选,HawkinsⅢ型的手术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32.
<正>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是一种不同于胰腺癌、胰腺囊腺瘤等肿瘤的特殊胰腺囊性肿瘤,临床上比较罕见。1980年由日本Ohhashi等首先报道[1]。虽然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成像技术日渐成熟及临床医生诊疗意识的进步,对其检出率逐渐提高,但由于大部分IPMN缺乏特异性临床征象,影像学检查对本病也较难确诊,仍易被忽视,常误诊为胰腺的恶性肿瘤,以至于最终通  相似文献   
33.
高亮亮 《河北医学》2016,(10):1602-1604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空心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0年4月我院入院治疗的10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与空心钉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空心锁定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时间,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三年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均以疼痛、骨不连以及感染为主,其中观察组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0%,明显低于对照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三年临床总有效率为79.6%,对照组患者三年期临床总有效率为51.9%,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股骨近端空心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并且三年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12-2019-02间在濮阳市中医医院接受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30例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均获6~12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6.52±1.20)周。其间未发生内固定松动、切口感染、神经和血管损伤、骨折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X片,掌倾角为(12.27±2.97)°,尺偏角为(22.18±2.69)°,桡骨茎突高度为(11.70±2.53)mm。末次随访,根据Sarmiento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本组优良率为90.00%。结论对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骨折愈合良好,并发症少,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中药在临床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02—2018-08间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6例)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组(44例)患者行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中药治疗。术后随访10~1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肿胀消退和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肿胀消退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末次随访肩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中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能促进骨折的早期愈合及提高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6.
37.
【摘要】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与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胸廓切开术后急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该研究在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进行全身麻醉下计划进行胸廓切开术的61例患者被随机分配两组,前锯肌阻滞组32例,胸段硬膜外阻滞组29例。前锯肌阻滞组患者在术后气管导管拔除前进行超声引导下前锯肌浅层肌间隙注射0.25%左旋布比卡因30 mL,而后在肌间隙泵注0.125%左旋布比卡因5 mL / h;胸段硬膜外阻滞组通过术前清醒状态置入胸段硬膜外导管,在术后气管导管拔除前在导管内推注0.25%左布比卡因15 mL,随后泵注的0.125%左旋布比卡因5 mL/h。在术后24 h内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和VAS疼痛评分以及使用吗啡的剂量。 结果 前锯肌阻滞组术前与术后相比,患者平均动脉血压没有显著变化(P = 0.147),而胸段硬膜外阻滞组则显著下降(P = 0.002);两组的VAS评分以及消耗吗啡的总剂量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结论 前锯肌平面阻滞相对于胸段硬膜外阻滞是治疗急性胸廓切开术后疼痛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单侧外固定治疗重度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12月南京中大医院江北院区骨科收治的重度Pilon骨折患者100例,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18~65岁,平均35.5岁;Ruedi-AllgowerⅡ型39例,Ⅲ型61例。按照不同固定方法分为常规固定组和单侧外固定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评价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程度,并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侧外固定组住院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6.50±1.50)d、(132.56±10.25)d、(14.16±0.69)周,均短于常规固定组(19.25±2.35)d、(198.65±16.58)d、(17.58±1.50)周(t/P=6.975/0.001、23.970/0.001、14.650/0.001)。治疗后3个月,单侧外固定组踝关节Mazur评分为(85.67±6.59)分,显著高于常规固定组(62.78±3.45)分,VAS评分为(2.23±0.36)分,低于常规固定组(4.59±0.89)分(t/P=21.760/0.001、17.380/0.001);单侧外固定组患者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7.29±0.16)°、(28.36±1.23)°、(19.68±0.16)°、(16.89±2.12)°,均高于常规固定组(10.62±1.25)°、(21.57±2.58)°、(14.36±1.62)°、(14.25±0.57)°(t/P=37.430/0.001、16.800/0.001、23.110/0.001、8.503/0.001)。单侧外固定组治疗优良率为90.00%,显著高于常规固定组74.00%(χ^2/P=4.336/0.037)。单侧外固定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常规固定组的18.00%(χ^2/P=5.005/0.025)。结论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重度Pilon骨折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踝关节活动度,恢复患者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9.
目的比较3D打印技术辅助椎弓根钉内固定与传统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06诊治的37例退行性腰椎侧弯,22例采用较3D打印椎弓根定位-定向导板辅助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15例采用传统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置钉时间、穿刺次数、末次随访置钉优良率与椎弓根钉松动率。结果3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且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观察组置钉时间较对照组短,穿刺次数较对照组少,末次随访时弓根钉置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椎弓根钉松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椎弓根定位-定向导板辅助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可以提高椎弓根钉置入的准确度,节约置钉时间,减少术中椎弓根钉穿刺次数,提高置钉优良率,减少术后螺钉松动率。  相似文献   
40.
股骨转子间骨折属于关节囊外骨折。2004年,Gotfried[1]提出了股骨转子外侧壁这一概念,其认为外侧壁的完整性对内固定术后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Palm等[2]发现,术中医源性损伤外侧壁是术后内固定失效需再次进行翻修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报道,术中外侧壁骨折的发生率为21%[3]。股骨转子外侧壁具有支撑、阻挡及抗旋转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