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97篇
  免费   780篇
  国内免费   428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7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28篇
内科学   267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279篇
外科学   2198篇
综合类   2962篇
预防医学   512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1275篇
  27篇
中国医学   4494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195篇
  2023年   674篇
  2022年   558篇
  2021年   648篇
  2020年   656篇
  2019年   634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429篇
  2016年   519篇
  2015年   568篇
  2014年   918篇
  2013年   792篇
  2012年   925篇
  2011年   983篇
  2010年   831篇
  2009年   790篇
  2008年   719篇
  2007年   659篇
  2006年   520篇
  2005年   462篇
  2004年   330篇
  2003年   292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 毫秒
61.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分析计算机导航辅助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定位与软组织平衡的辅助检测作用,与传统手术进行疗效差异的比较,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手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其优势与不足。方法自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行计算机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18例22膝(导航组),男7例8膝,女11例14膝;年龄35~74岁,平均67岁。导航组采用计算机辅助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从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用传统手术的52例中随机抽取17例22膝(非导航组),男5例6膝,女12例16膝;年龄56~78岁,平均65岁。非导航组采用髓内定位杆(股骨)、髓外定位杆(胫骨)定位,常规手术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全部44膝均为初次置换,两组患者的原始疾病、年龄、HSS评分行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术前、术后的力线、软组织平衡、并发症、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随访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12个月,平均10个月。导航组力线误差大多在2°~3°,非导航组3°~6°。软组织平衡角度变量导航组大多在2°以内,非导航组2°~4°;软组织平衡分离变量导航组大多在2~4mm,非导航组5~7mm。导航组出血量大多在550~700ml,非导航组700~900ml;导航组手术时间大多在75~100min,非导航组45~60min。经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两组在术后力线、软组织平衡角度变量和分离变量、出血量、手术时间,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导航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使假体的植入位置更为准确,术后下肢力线和软组织平衡更佳,并能减少出血量,早期疗效满意,但延长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62.
膝骨性关节炎 (OA)亦称退变性关节炎 ,多见于4 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 ,功能活动障碍等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能力 ,我院自 1998年 8月 - 2 0 0 2年 8月 ,行关节镜下清理术及关节冲洗液治疗OA 87例 (10 2个膝关节 )获得了满意疗效 ,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87例 (10 2个膝关节 ) ,男 ,5 5例 (64膝 ) ,女 32例 (38膝 ) ,年龄 4 2— 78岁 ,平均年龄 5 8 3岁 ,男性平均发病年龄 5 6 9岁 ,女性平均发病年龄 5 7 8岁 ,左膝 37例 ,右膝 2 8例 ,双膝 2 2例 ;膝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不同阶段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83例患膝分为半导体激光组和音频治疗组,均先超短波治疗20min,并进行等长运动和等张运动肌力训练10min,每日2次。结果:治愈好频率,音频组89.4%,激光组86.2%,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意义。病程在10d以内治愈显效率,音频组50%,激光组85.7%;病程在10d以上者,音频组79.2%,激光组21.6%,统计学处理,两组均有显著意义。结论:两组显效率均在90%以上,差异无显著意义。但病程短者,激光组疗效好于音频组,病程长者音频组好于激光组。  相似文献   
64.
Ⅱ型浮膝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Ⅱ型浮膝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手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经治的68例患者,男57例,女11例;年龄17~60岁。68例共74侧肢体的Ⅱ型浮膝损伤-膝关节内骨折病例,其中双侧肢体Ⅱ型浮膝骨折6例。根据患者骨折类型、是否存在开放性损伤、软组织损伤程度分别采用内固定(髓内钉、解剖钢板)和支架外固定方法,术后均采用统一、系统的康复治疗。术后对治疗结果采用Karlstrom和Olerud的浮膝损伤治疗标准进行评价;使用χ2检验对两种固定方法治疗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差别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1~4年的随访,平均24个月。内固定组优良率64.29%,支架外固定组优良率80.43%。内固定组与支架外固定组比较,膝关节活动受限度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Ⅱ型浮膝损伤应当注重对关节内骨折的复位和减少对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破坏。结论:①早期功能恢复期支架组优于内固定组;②牵引后及术后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减少并发症;③伸膝功能锻炼应当在牵引治疗后即开始,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在手术后3d进行。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寻找一种有利于粉碎性髌骨骨折术中复位、固定和术后恢复的手术入路。方法 采用膝内侧改良切口结合NT-聚髌器(NT-pc)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38例,其中碎骨块呈3块者18例、4块者13例、5块者5例、6块者2例。结果 38例随访时间3个月—2年6个月,除1例因二次手术病程较长、1例术后缺乏锻炼致膝关节功能稍受影响外,其他患者膝关节活动均恢复正常,切口愈合好,按李纯志等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94.7%。结论 膝内侧改良切口具有充分显露髌骨、切口短、组织损伤小,有利于术中手指对骨块抚平复位和对关节面复位质量的检查及术后功能恢复;NT-pc符合张力带原理,对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的骨折面具有持续的纵向及横向的应力作用,有复位及固定的双重作用。对于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采用内侧改良切口及NT-pc固定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
本文复习了20例经手术(膝关节镜检查和关节切开术)证实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结果。对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以便提高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  相似文献   
67.
慢性膝关节痛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自2000年始,我科应用消炎镇痛液膝腔内注射及配合消炎镇痛液痛点阻滞 小针刀松解112例,镇痛显效明显。  相似文献   
68.
宋代《证类本草》中收载有一个豨莶丸(即古方豨莶丸),为单一豨莶草的嫩茎叶,经用酒蒸制9次后制备成的蜜丸。豨莶丸最早记载的主治是中风,宋代《南阳活人书》记载:主治风、寒、湿之气,着而成痹,以致血脉凝涩,肢体麻木,腰膝酸痛,二便燥结,无论痛风痛痹,湿痰风热,宜于久服。近代临  相似文献   
69.
刘勇 《中原医刊》2002,29(6):44-44
目的 :观察强的松龙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对 175例膝骨关节炎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88例 ,用强的松龙关节腔注射治疗 ;对照组 87例 ,除不用强的松龙治疗外 ,其余治疗均与治疗组相同。结果 :强的松龙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强的松龙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 ,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