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03篇
  免费   1693篇
  国内免费   963篇
耳鼻咽喉   267篇
儿科学   510篇
妇产科学   257篇
基础医学   769篇
口腔科学   222篇
临床医学   11065篇
内科学   2023篇
皮肤病学   71篇
神经病学   766篇
特种医学   20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10063篇
综合类   16569篇
预防医学   2198篇
眼科学   181篇
药学   5880篇
  44篇
中国医学   2240篇
肿瘤学   2269篇
  2024年   200篇
  2023年   873篇
  2022年   831篇
  2021年   1017篇
  2020年   1047篇
  2019年   1070篇
  2018年   461篇
  2017年   955篇
  2016年   1079篇
  2015年   1359篇
  2014年   2529篇
  2013年   2546篇
  2012年   3314篇
  2011年   3609篇
  2010年   3381篇
  2009年   3301篇
  2008年   3412篇
  2007年   3346篇
  2006年   3006篇
  2005年   3112篇
  2004年   2637篇
  2003年   2486篇
  2002年   2147篇
  2001年   1919篇
  2000年   1354篇
  1999年   1085篇
  1998年   987篇
  1997年   884篇
  1996年   799篇
  1995年   617篇
  1994年   572篇
  1993年   352篇
  1992年   333篇
  1991年   286篇
  1990年   196篇
  1989年   196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15年总结(附196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评价全膀胱切除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及回肠膀胱术的远期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5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膀胱肿瘤行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 196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膀胱肿瘤累及膀胱颈部或膀胱三角区者 12 6例 (6 4.3 % ) ,浸润性膀胱癌 145例 (74.0 % ) ,移行细胞癌183例 (93.4% )。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 19例 (9.7% ) ,远期并发症 10例 (7.4% )。 135例随访 1~ 15年 ,平均 6 .6年 ,5年生存率 6 6 .2 %。 结论 全膀胱切除是浸润性膀胱癌首选治疗方法 ,回肠膀胱术简单易行 ,长期随访显示其并发症少 ,疗效确切 ,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92.
膀胱肉瘤样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男 ,75岁。血尿 2个月 ,加重伴尿频、尿急、尿痛 1个月于 2 0 0 2年 2月 7日入院。患者 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程肉眼血尿 ,近 1个月加重 ,多次尿中见不规则血凝块 ,伴尿频、尿急、尿痛。在当地B超检查怀疑膀胱结石 ,经治疗无效。患病后无发热、腰痛、消瘦。体检 :双肾、输尿管区无压痛 ,未扪及包块 ,膀胱区无膨隆及包块 ,耻骨上区压痛。B超检查 :右肾盂、肾盏中度扩张 ,右输尿管全程扩张 ,直径 0 .9cm ,膀胱右后壁探及 7.4cm× 6 .3cm回声不均团块 ,边界不清 ,形态不规则 ,膀胱内探及 2 .3cm× 1 .5cm强光团 ,边界清 ,…  相似文献   
93.
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25例随访报告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施行该术式术后患者的可控性、尿动力、血清电解质、肾功能、生活质量等进行随访观察。结果:25例随访2-15个月,平均11.3个月。白天完全自控排尿25例(100%);夜间完全自控排尿24例(96.0%),1例偶有遗尿;贮尿囊容量220-370ml,平均320ml;贮尿囊内压力1.86-3.92kPa,平均2.44kPa。IVU及贮尿囊造影示单侧贮尿囊输尿管反流2例(8.0%),无肾积水;膀胱镜检查2例(8.0%)贮尿囊内出现细沙样结石,1例(4.0%)贮尿囊后尿道吻合口狭窄,经尿道直视内切开术治愈。15例(60.0%)男性患者保留性功能,肾功能正常,1例(4.0%)出现一过性高氯血症。结论: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可控膀胱术手术成功率高,疗效可靠,患者生活质量高,是一种较理想的尿路分流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4.
小儿肛瘘较常见 ,男女区别较大 ,处理方法也不同。1990— 2 0 0 1年我们采用瘘管内翻结扎法治疗女性后天性直肠前庭瘘 8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 8例 ,均为女性 ,年龄 8个月~ 3.5岁 ,平均 1.5岁。发病时间 2个月~ 1岁。均为直肠前庭瘘 ,外口位于舟状窝和前庭瘘 ,内口位于齿状线上 1.0~ 1.3cm之间 ,瘘管直径 <0 .5cm ,长 1.0~ 1.2cm。1.2 手术方法 环形切开舟状窝瘘口处粘膜 ,小纹式钳游离粘膜管。瘘管周粘膜等分 3点缝 3根 4号丝线做牵引以利操作。提起牵引线 ,游离瘘管至直肠端。如游离瘘…  相似文献   
95.
男性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是由严重骨盆骨折、骑跨伤及刺伤所引起 ,由于多次手术、膀胱尿路感染、多处窦道形成漏尿及后尿道解剖位置的特殊 ,给该处手术修复带来很大困难 [1 ] 。 1992~ 1999年我院用带蒂膀胱前壁肌瓣管代尿道治疗男性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 5例 ,效果确切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例 ,年龄 2 5~ 4 4岁 ,病程 1~ 3年。 5例病人入院前曾经行过 2~ 3次手术 ,其中手术失败形成尿道会阴瘘 2例 ,带膀胱造瘘管入院 1例 ,伴不同程度的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3例。所有病例均经膀胱尿道造影确诊并经手术证实…  相似文献   
96.
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它的侵袭性.它不仅导致肿瘤细胞局部扩展,而且还可以启动和促进肿瘤细胞向远处转移.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由多因素参与、具有多个步骤的复杂过程.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和基底膜是机体针对恶性肿瘤转移的第一道屏障,肿瘤细胞主要通过蛋白水解酶的作用破坏这一屏障.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较重要的一类蛋白水解酶,目前已发现有20多个,它们几乎能够降解所有的细胞外基质成分.近年来成为研究肿瘤侵袭和转移机制的热点.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膀胱白斑的发病特点、诊断治疗方法。方法:8例膀胱白斑患行经尿道电灼、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结果:6例1次治疗后,症状消失,2例3月后复发,经病检仍为膀胱白班,再次电灼、膀胱内灌注,症状无复发。结论:膀胱镜检及活检对膀胱白斑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经尿道电灼加膀胱内药物灌注是治疗膀胱白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8.
西米替丁(Cimetidine)治疗前列腺增生(BPH)手术后膀胱无抑制性收缩致膀胱疼痛症(以下简称膀胱疼痛症)报道较少,本院自1983~2001年用西米替丁治疗膀胱疼痛症72例,经临床观察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
腹部手术后并发肠外瘘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外瘘是指肠瘘穿破腹壁或阴道与外界相通,是腹部手术后不多见但却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本院普外科从2000年1月至2001年8月共发生肠外瘘4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1例,12岁,女3例,年龄32~78岁。例1为外伤性十二指肠穿孔,行十二指肠修补术后第12天并发十二指肠瘘,经保守治疗,术后第16天肠瘘自愈。例2为升结肠癌,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第  相似文献   
100.
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乔美珍 《现代护理》2002,8(12):921-922
目的:分析引起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寻找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科1999年12月-2001年8月收治的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253例、膀胱肿瘤患者193例,于术前、术后分别评估,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间接评估膀胱痉挛。结果:手术创伤、出血、导管刺激、冲洗液刺激、精神因素等可引起膀胱痉挛的发生。结论:护理对策的根本在以评估病人存在的发生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并对此实施护理措施,把膀胱痉挛控制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