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8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174篇
耳鼻咽喉   217篇
儿科学   66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91篇
口腔科学   57篇
临床医学   1963篇
内科学   580篇
皮肤病学   76篇
神经病学   116篇
特种医学   5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112篇
综合类   3655篇
预防医学   600篇
眼科学   69篇
药学   1265篇
  9篇
中国医学   952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431篇
  2013年   479篇
  2012年   578篇
  2011年   679篇
  2010年   615篇
  2009年   610篇
  2008年   701篇
  2007年   652篇
  2006年   537篇
  2005年   654篇
  2004年   530篇
  2003年   584篇
  2002年   530篇
  2001年   424篇
  2000年   297篇
  1999年   221篇
  1998年   266篇
  1997年   250篇
  1996年   240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diabetes companied with pyogenic hepatic abscess,DPHA)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调查自1997年至2006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收治的16例DPHA和同期收治的16例非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NDPH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DPHA组症状不典刑者、合并胆系感染、合并胸腔积液或右下肺炎、出现贫血的比例、平均血ALP值和平均住院日都分别高于NDPHA组,而痊愈率低于NDPHA。上述指标两组间均具有有统计学差异(P〈0.05)。DPHA组细菌培养阳性6例,均为肺炎克雷伯菌,NDPHA组培养阳性5例,包括3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埃希氏大肠杆菌和1株假单胞菌。结论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症状多不典型而病情更重,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多见。治疗宜及时采取个体化和综合措施,必要时应早期外科处理。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感染病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6年12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114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合并组52例和非合并组62例。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表现,记录中性粒细胞比率(NEUT%)、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二氧化碳结合力(CO_2-CP)等实验室指标,分析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畏寒寒战、发热、乏力、呕吐、恶心、黄疸、肝大等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合并组临床表现腹痛、肝区压痛和肝区叩痛占比高于合并组(P<0.05)。两组患者WBC、Hb、ALT、AST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组患者NEUT%高于非合并组(P<0.05);两组患者替考拉宁、氟喹诺酮类、万古霉素抗菌药物使用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组患者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占比高于非合并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腹痛、肝区压痛、肝区叩痛临床表现发生率低于非合并患者,合并患者NEUT%、PLT、ALB、CO_2-CP等实验室指标变化明显,抗感染治疗同时应该进行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993.
脓肿分枝杆菌是一种不产色素的快速生长的分枝杆菌,与龟分枝杆菌亲缘关系较近。在快速生长的分枝杆菌引起的疾病中,60%~80%的慢性肺病由该菌导致,该菌也是引起创伤后伤口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在我国有脓肿分枝杆菌造成肺部病变和软组织损害的报道[1-3]。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74岁。因气短、咳嗽咳痰20余年,  相似文献   
99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4):4662-4663
探讨超声定位下穿刺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乳腺脓肿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引流治疗,治疗组在超声定位下行穿刺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和预后情况。两组红肿消褪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无一例出现乳漏、乳头乳晕感觉障碍及复发,对照组出现乳漏3例,乳头乳晕感觉障碍3例,复发2例。治疗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定位下行穿刺治疗乳腺脓肿可降低患者疼痛,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提高术后愈合,保护乳房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透明细胞肉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clear cell sarcoma,PGI CCS)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提高本病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妊娠期小肠透明细胞肉瘤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患者妊娠32周时因间断腹痛、发热2月余入院,腹部CT检查示腹腔脓肿,行脓肿引流并予抗感染等治疗,症状缓解,腹腔持续引流至孕39周时顺产。产后2个月患者再次出现腹痛、发热,经全腹CT检查以小肠占位性病变待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考虑为小肠肿瘤,予手术完整切除,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外院病理会诊确诊为小肠透明细胞肉瘤。因患者产后及术后身体虚弱,未行辅助化疗,随访17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PGI CCS临床罕见,侵袭性高,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996.
为观察小切口加挂线引流术治疗男性肛管前间隙脓肿的临床疗效,对21例肛管前间隙脓肿患者。采用小切口加挂线引流手术方法,观察其愈合天数、有无并发症等。结果显示,21例均获一次性治愈,术后随访半年,无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发生。结果表明,该手术方式能减少对会阴组织的损伤,特别是对会阴浅袋组织的损伤,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确保、引流通畅,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97.
2005~2009年,我们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2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92例,女88例;年龄12~80岁;病程3~20d,平均7d。其中肛周皮下脓肿78例,肛管前间隙脓肿10例,肛管后间隙脓肿30例,坐骨直肠窝脓肿47例,直肠后间隙脓肿52例,直肠黏膜下脓肿8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15例,多问隙脓肿40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研究近5年福建省细菌性肝脓肿的致病菌及与伴发疾病之间的关系,并与10年前病例比较,了解细菌性肝脓肿致病菌及伴发疾病的变化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最近5年(2004年1月~2008年6月)收住我院的细菌性肝脓肿病例的临床资料(A组),并与1994年1月~1998年12月期间的肝脓肿病例(B组)比较,调查两组病例的致病菌培养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对比.结果 A组病例中胆系疾病与糖尿病的构成比分别占17.46%、30.95%,而B组中二者的构成比分别占32.35%、16.18%.A组病例培养结果以肺炎克雷伯杆菌所占比例最大;而B组以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最大.结论 最近5年福建省细菌性肝脓肿的伴发疾病中胆系疾病比例下降,而糖尿病的比例升高,主要致病菌由大肠埃希菌转变为肺炎克雷伯杆菌.  相似文献   
999.
细菌性肝脓肿是肝脏继发性感染性疾病,传统肝脓肿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和经皮穿刺引流辅以抗生素治疗。外科手术相关并发症和费用较多,在B超或CT等影像技术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成为主要治疗手段。对于脓肿位置较深的特殊病例,采用经皮穿刺途径,可能的并发症如出血、针道感染、腹膜炎、败血症等仍然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刘丹  钟礼立  李云 《山东医药》2010,50(3):65-65
患儿女,6岁,因间歇性左下腹疼痛1月余,伴发热3d于2008年5月28日入院。入院查体:T38℃,P100次/min,R25次/min,BP85/60mmmHg,发育正常,营养稍差,急性热面容,颈都及腋下可扪及数个黄豆大小淋巴结,质软,活动可,无压痛。唇无发绀,咽充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