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93篇
  免费   1353篇
  国内免费   753篇
耳鼻咽喉   75篇
儿科学   1095篇
妇产科学   263篇
基础医学   945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5098篇
内科学   3996篇
皮肤病学   140篇
神经病学   377篇
特种医学   5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7篇
外科学   1456篇
综合类   10108篇
预防医学   2755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4574篇
  57篇
中国医学   3132篇
肿瘤学   153篇
  2024年   201篇
  2023年   746篇
  2022年   608篇
  2021年   823篇
  2020年   815篇
  2019年   799篇
  2018年   407篇
  2017年   692篇
  2016年   844篇
  2015年   965篇
  2014年   1586篇
  2013年   1572篇
  2012年   1974篇
  2011年   2033篇
  2010年   1928篇
  2009年   1783篇
  2008年   2004篇
  2007年   1856篇
  2006年   1785篇
  2005年   1721篇
  2004年   1524篇
  2003年   1331篇
  2002年   1129篇
  2001年   1066篇
  2000年   760篇
  1999年   669篇
  1998年   637篇
  1997年   505篇
  1996年   494篇
  1995年   442篇
  1994年   290篇
  1993年   211篇
  1992年   161篇
  1991年   167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双管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横  黄尤国  余加林 《四川医学》2004,25(12):1338-1339
目的 探讨经外周血管双管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和危险性。方法 对 40例符合换血指征的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换血治疗 ,平均换血量 15 9.13ml/kg ,速度 78.5 6ml/(kg·h) ,换血前后抽送血清总胆红素、血气、血常规、血糖及电解质检查。结果 换血前后TB分别为 :43 6.72± 13 7.67( μmol/L)及 189.0± 63 .2 9( μmol/L) ,血清总胆红素换出率 5 6.72 % ;换血前后血糖为 5 .12± 2 .2 5 (mmol/L)及 10 .89± 4.62 (mmol/L) ;换血前后血钙为1.2 1± 0 .0 9(mmol/L)及 1.0 1± 0 .12 (mmol/L) ;同时血钾、血镁、血红蛋白换血后也降低 (P <0 .0 1)。结论 经外周血管双管同步换血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但对血糖及电解质影响较大 ,应慎重选择其适应症  相似文献   
92.
新生儿红细胞G-6-PD缺陷症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G - 6 -PD缺陷症及其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方法 对新生儿进行G - 6 -PD筛查 ,测定患儿血清总胆红素 ,血红蛋白、GT和GDT。结果  6 5例G - 6 -PD缺陷症患儿均出现黄疸 ,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者达 6 4 .6 % ,核黄疸发生率为 2 7.7%。无诱因黄疸发生率 15 .4 %。感染、窒息缺氧、空内窒迫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等是黄疸的重要诱因。结论 G - 6 -PD缺陷是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 ,积极合理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发生高尿酸血症的机制及防治策略。方法:分析48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正常而血尿酸增高者43例(9%),其中痛风7例,移植肾肾盂或输尿管结石3例。随访1~5年,1例痛风患者血尿酸及症状控制不理想,余血尿酸均控制在正常水平,未见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高尿酸血症是肾移植术后较常见的问题,发生原因较多,但主要与环孢素A的作用有关;长期降尿酸及碱化尿液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4.
1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67岁,因"发热、咳嗽10d,全身皮疹1d"于2008年8月10日入院.入院前10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气紧、畏寒发热,伴头昏,无潮热盗汗.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门静脉淤血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及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检测家兔肝脏原位冷灌注30 min后淤血的门静脉中内毒素含量,观察清除门静脉淤血对血清内毒素、丙氨酸转氨酶(ALT)、透明质酸(HA)、肝组织匀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肝脏组织学改变的影响.结果 门静脉阻断30 min后,每去除2.5 ml淤血可使血清内毒素含量显著下降(F=52.698,P<0.01),但去除7.5 ml后淤血中内毒素含量不再明显下降(F=1.243,P>0.05).去除门静脉淤血能降低复流后血清内毒素、ALT、HA和肝组织匀浆中MDA,SOD含量,改善肝脏病理学变化.其中,去除门静脉淤血在5 ml与10 ml时效果最为明显,与不去除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35,P<0.05);去除门静脉淤血2.5 ml、15 ml时与不去除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75,P>0.05).结论 首批放出的5 ml门静脉淤血中内毒素含量极高,可能是引起肝脏损伤的主要原因;放掉门静脉淤血可以减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6.
小儿高胆固醇血症的筛查和饮食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是人类的主要死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始于儿童时期,高胆固醇血症是促使其发展的主要因素。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可减少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依据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专家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对2岁以上有阳性家族史的儿童进行选择性血脂筛查,并对高胆固醇血症儿童进行饮食治疗。研究证实,美国心脏病协会和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专家委员会推荐的饮食控制方案可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只要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素,适当的低胆固醇饮食不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7.
98.
1资料与方法 88例白血症患者分为心理护理组(A组)和一般组(B组)各44例。男、女各22例,A组年龄16—66岁,B组年龄18—68岁。治疗方案基本相同。心理观测方法:(1)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病人的表情、姿态、动作等,作出心理评定;(2)通过与病人交谈,了解其心理异常、心理冲突的有关情况;(3)了解病人的文化程度、年龄、性格、现状等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9.
100.
背景由于受民航低压舱资源的(海拔)限制,民航飞行员的低氧训练象征性地只在教室内进行。另外,当飞行员从事类似飞行的操作时,低压舱使对飞行员操作错误发生率的观察能力受限。本研究的目的是当减压呼吸器(ROBD)与一个不运动的飞行模拟器充分连接时,可观察较低空的缺氧以及飞行员在这一环境中操作错误的发生率,并确定ROBD在该装置中是否为有效的训练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