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40篇
  免费   2746篇
  国内免费   1380篇
耳鼻咽喉   84篇
儿科学   602篇
妇产科学   513篇
基础医学   2091篇
口腔科学   239篇
临床医学   23859篇
内科学   4636篇
皮肤病学   213篇
神经病学   1179篇
特种医学   31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8122篇
综合类   29750篇
预防医学   5934篇
眼科学   1281篇
药学   14062篇
  140篇
中国医学   6357篇
肿瘤学   842篇
  2024年   343篇
  2023年   1390篇
  2022年   1355篇
  2021年   1824篇
  2020年   1811篇
  2019年   1938篇
  2018年   914篇
  2017年   1801篇
  2016年   1992篇
  2015年   2483篇
  2014年   4936篇
  2013年   5106篇
  2012年   6684篇
  2011年   7611篇
  2010年   7220篇
  2009年   6682篇
  2008年   7124篇
  2007年   6385篇
  2006年   5771篇
  2005年   5904篇
  2004年   4650篇
  2003年   3930篇
  2002年   3080篇
  2001年   2469篇
  2000年   1756篇
  1999年   1283篇
  1998年   1226篇
  1997年   1122篇
  1996年   1007篇
  1995年   774篇
  1994年   641篇
  1993年   367篇
  1992年   366篇
  1991年   303篇
  1990年   289篇
  1989年   250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目的:探讨中药天台乌药散熨脐治疗腹股沟直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天台乌药散作为外用制剂熨脐治疗腹股沟直疝22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痊愈11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结论:天台乌药散熨脐治疗腹股沟直疝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品管圈质量管理对降低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降低妇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为主题,开展为期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从人、物、法、环四个方面查找原因,经过要因论证,确定主要因素,提出并落实降低妇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的对策,制定出留置针静脉输液及防范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标准化措施。结果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36%降至活动后的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预期效果。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妇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科室护理团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球—桡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V-APCO2)及乳酸差(V-ALac)与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2017年2月20日—2018年11月30日入住我院ICU的46例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分别于入ICU后0、24、48、72h抽取桡动脉血和颈内静脉球血,测定二氧化碳分压值及乳酸值,计算出V-APCO_2及V-ALac,根据短期预后将上述患者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观察两组患者V-APCO_2及V-ALac的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ICU时的APACHEⅡ评分及GC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出ICU时GC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经计算得出V-APCO_2及V-ALac的数值各184个,其中V-APCO_2最低值为2mmHg (1mmHg=0. 133kPa),最高值为12mmHg,均值为6. 14mmHg; V-ALac最低值为-0. 2mmol/L,最高值为1. 2mmol/L,均值为0. 34mmol/L。(3)根据患者短期预后绘制V-APCO_2及V-ALac的ROC曲线:V-APCO_2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902±0. 022,95%可信区间(CI)为0. 859~0. 944,其预测好转的截点值为6. 5mmHg,在此截点的敏感度81. 9%,特异度82. 4%。V-ALa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833±0. 030,95%可信区间(CI)为0. 774~0. 891,其预测好转的截点值为0. 35mmol/L,在此截点的敏感度74. 1%,特异度76. 5%。(4)入ICU后0h两组患者的V-APCO_2、V-ALac无明显差异(P>0. 05)。(5)入ICU后24、48、72h的V-APCO_2及V-ALac好转组逐渐减少,恶化组逐渐增大,而且两组同时间的V-APCO_2、V-ALac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V-APCO_2、V-ALac可较可靠地反映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的脑代谢状况,对预测此类患者的短期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参麦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序贯)+肝素综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8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吸氧、心电监护、抗心律失常、抗休克等,阿司匹林,30mg/次,1次/d,连续服用3d后减至10mg/次,1次/d。对照组44例阿替普酶(序贯)15mg,静推,后30min静滴50mg,后60min静滴35mg;阿替普酶(序贯)后,肝素100mg+生理盐水500mL,静滴,维持24h。治疗组44例阿替普酶(序贯)后,参麦注射液20mL+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益气活血通络汤(半夏、人参、川芎、赤芍、麦冬、郁金、茯苓、当归各10g,丹参、红花、黄芩、瓜蒌各15g,薤白、陈皮各6g,甘草~炙3g),100mL/袋,1袋/次,2次/d;肝素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再梗死、心力衰竭、休克、出血、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36%;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8.1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参麦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序贯)+肝素综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5.
亓雪  张玥  李华文  安震 《天津中医药》2020,37(7):792-794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文章在梳理历代中医辨证思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和临床观察,分别从湿的来源、湿在慢性功能不全疾病中的具体体现和治疗3个方面来探讨本类疾病与湿的关系。认为湿作为本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贯穿于本病的始终,与本病的形成密不可分,在治疗上应注重对湿的辨析,明确其性质、来源、病证特点等,选用多法以祛湿。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三位一体"针法联合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上肢水肿的疗效及对上肢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将97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上肢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三位一体"针法+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2组疗程为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上肢水肿分级、疼痛评分、上肢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肩手关节活动度、上肢静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上肢水肿分级和腋静脉、肱静脉、肘正中静脉、桡静脉内径及最大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周径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上肢Fugl-Meyer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旋活动度和掌指关节屈曲、近端指间关节屈曲、远端指间关节屈曲、拇指指间关节屈曲角度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三位一体"针法联合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上肢水肿疗效确定,不仅能促进上肢水肿消退,缓解疼痛,提高肩手关节活动度,还能改善上肢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改善上肢静脉血流、促进静脉回流有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在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择取82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术后行以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镇痛,研究组41例术后行以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自控静脉镇痛,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 h、3 h、12 h、24 h、48 h两组疼痛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h、3 h、12 h、24 h、48 h研究组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h、3 h、12 h、24 h、48 h研究组B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提高镇静效果以及舒适度,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研究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减少呼吸内科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96例静脉置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8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利用PDCA循环管理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收集数据用统计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3.7%、5.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分别为89.8%,9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呼吸内科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这有利于增强医患之间的良好关系,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究静脉药物配制不合理医嘱的临床干预措施,为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保障。方法对未进行临床干预的静脉药物配制中心4200份静脉输液医嘱进行分析研究,对不合理医嘱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干预。抽取进行干预措施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4200份静脉输液医嘱单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不合理医嘱。结果静脉药物配制中心不合理医嘱335份,其中药物配置不合理112份,占总抽样单的2.67%,不合理药物配伍主要有溶剂选择不合理、药物配伍禁忌以及药物剂量不当等,干预后药物配置不合理由2.67%下降为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充分地利用静脉药物配伍中心平台,尽可能发挥审核医嘱职能,及时纠正临床不合理医嘱,减少不合理药物配置现象,为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