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99篇
临床医学   225篇
内科学   7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291篇
预防医学   14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1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目的:分析脐血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探究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有效方法和指标,为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抽取产科具有高危感染因素的新生儿32例进行观察,根据感染的结局将宫内感染患儿分为观察组,将无感染的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2例,对照组20例。将两组新生儿的脐血PCT及CRP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脐血PCT、 CRP以及脐血炎性反应指标的阳性率与宫内感染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观察组PCT主要集中于0.5~2 ng/ml,CRP值位于1~16. 5 mg/L范围之间;对照组的20例患者中,PCT主要集中于<0.5 ng/ml,CRP值位于1~29.8 mg/L范围之间;观察组新生儿的各项炎性反应指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的特异度最高。结论:脐带血PCT可作为诊断宫内感染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及对肝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行护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注入脐带血干细胞治疗.治疗后第2周、4周和8周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和白蛋白(ALB)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3天治疗组全部患者(100%)乏力、纳差症状改善,而对照组只有1例(4.0%)改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8wk,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ALB水平分别为35.2±8.5g/L和25.8±7.8g/L,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PTA分别为45.7±10.3%和37.9±11.8%,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ALT、AST、TBIL在两组间变化不明显.随访两组AFP水平未见明显差异,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早产儿脐带血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婴儿期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临床纳入200例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作为研究组,根据胎龄情况分组,胎龄≤32周的5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1组,胎龄>32周的15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2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出生的100例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胎儿脐带血25-(OH)D水平。对早产儿及足月儿均进行补充维生素D治疗,不同组补充剂量不同。观察三组胎儿治疗后生长发育情况。结果三组胎儿治疗前25-(OH)D水平有明显差异,治疗组高于研究2组,高于研究1组(均P<0.05)。按照不同组和维生素D3缺乏情况进行维生素D3补充治疗,治疗后发现三组胎儿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胎儿体重、身长以及头围均有差异,治疗组明显大于研究2组,大于研究1组(P<0.05)。治疗后随访1年,三组胎儿体重、身长以及头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相对于足月儿来说生长发育相对较快,针对性对患儿进行维生素D补充,可有效解决早产儿生长发育过快导致的维生素D不足问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54.
为了研究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对扩增后脐血CD34^+细胞归巢相关功能的影响,将纯化的脐血CD34^+细胞接种入无血清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组合的细胞因子FST(FL+SCF+TPO)、FST+SDF—1、FST+PF4或FST+SDF—1+PF4,分别于培养第7、10、14天检测CD34^+细胞扩增倍数、集落形成能力、细胞的黏附分子表达、总黏附性、趋化功能。结果表明:①加入SDF—1的实验组CD34^+细胞及造血祖细胞集落扩增倍数高于对照组;②加入SDF—1明显上调扩增的CD34^+细胞CD49e的表达,加入PF4明显上调扩增的CD34^+细胞CD49e、CD54的表达,在扩增体系中加入SDF—1或PF4均能够明显提高扩增的CD34^+细胞的总黏附性;③在扩增体系中加入SDF—1能够明显提高扩增的CD34^+细胞的自发迁移率,但导致CXCR-4的表达和SDF—1诱导迁移率降低;而PF4能够明显提高扩增的CD34^+细胞的CXCR-4的表达和SDF—1诱导迁移率;在扩增体系中同时加入SDF—1和PF4能够明显提高扩增的CD34^+细胞自发迁移率和SDF—1诱导迁移率。结论:体外扩增体系中加入SDF—1和PF4能够上调部分归巢相关黏附分子的表达,保持扩增的CD34^+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能力,有利于降低体外扩增对造血干/祖细胞(HSPC)归巢相关功能的不利影响,维持扩增的HSPC的归巢潜能。  相似文献   
55.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确诊为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15例,年龄1—10岁(中位年龄3.5岁),其中男8例,女7例;Pesaro中心地中海贫血分度Ⅰ—Ⅱ度12例,Ⅲ度3例。对低体重供使用G-CSF动员后采集骨髓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HLA相合同胞骨髓移植10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例,脐带血移植3例。随访时间为6—54个月。结果15例中9例长期无病生存,8例HLA人相合同胞骨髓移植Ⅰ—Ⅱ度患儿7例无病生存;2例母亲供髓HLA人不相合移植,1例无病生存,1例末植入。2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1例立即接受骨髓移植并获成功。2例无关供脐带血移植均末长期植入。15例患中发生Ⅰ度和Ⅲ度GVHD分别为3例和1例;4例并发间质性肺炎,所有长期无病生存无后期合并症。结论 Ⅰ—Ⅱ度β地中海贫血患儿骨髓移植成功率较高(87.5%)。对低体重供使用C—CSF动员后采集骨髓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方法是确保植入的有效办法。但有增加急性和慢性GVHD和植入综合征的倾向。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探讨母/子血型O/A(B)组合的新生儿血清学检验结果及临床型新生儿免疫溶血病(HDN)发生率.方法:对426例母/子血型O/A(B)组合的足月产健康新生儿脐带血进行HDN血清学检验,对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的新生儿按检验结果分组调查其临床型HDN的发生率.结果:①在426例母/子备型O/A(B)组合的新生儿中,抗体释放试验阳性335例,改良法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151例,游离抗体试验(IAT)阳性247例,发生临床型HDN 68例;②在335例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的新生儿中,IAT阳性与IAT阴性的新生儿临床型HDN发生率有极显著差别(P<0 01).结论:①在母/子血型O/A(B)组合的新生儿中,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及临床型HDN发生率较高;②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的新生儿血液中存在的游离抗体与临床型HDN发生率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游离抗体阳性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和治疗.  相似文献   
58.
据2010年1月25日《自然·医学》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DelaneyC等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让每千克脐带血中的干细胞数量从20万激增到6亿。  相似文献   
59.
60.
0引言 造血干细胞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细胞,也可以说它是一切血细胞的原始细胞.造血干细胞的理论基础是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成熟为各种血细胞和免疫活性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