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1527篇
  免费   42310篇
  国内免费   27216篇
耳鼻咽喉   7975篇
儿科学   15038篇
妇产科学   9953篇
基础医学   29792篇
口腔科学   14275篇
临床医学   235292篇
内科学   107116篇
皮肤病学   15117篇
神经病学   27982篇
特种医学   540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23篇
外科学   115864篇
综合类   468921篇
预防医学   100045篇
眼科学   15173篇
药学   193091篇
  2066篇
中国医学   196719篇
肿瘤学   40496篇
  2024年   4698篇
  2023年   18872篇
  2022年   16945篇
  2021年   22270篇
  2020年   22416篇
  2019年   20831篇
  2018年   10453篇
  2017年   19984篇
  2016年   23823篇
  2015年   28730篇
  2014年   59795篇
  2013年   59392篇
  2012年   77961篇
  2011年   87003篇
  2010年   85267篇
  2009年   84709篇
  2008年   101348篇
  2007年   92131篇
  2006年   84094篇
  2005年   94677篇
  2004年   95821篇
  2003年   104649篇
  2002年   92420篇
  2001年   81584篇
  2000年   52690篇
  1999年   39234篇
  1998年   35069篇
  1997年   26888篇
  1996年   25164篇
  1995年   21523篇
  1994年   16350篇
  1993年   9051篇
  1992年   7423篇
  1991年   7275篇
  1990年   7019篇
  1989年   7141篇
  1988年   1688篇
  1987年   1410篇
  1986年   1014篇
  1985年   828篇
  1984年   518篇
  1983年   329篇
  1982年   218篇
  1981年   104篇
  1980年   60篇
  1979年   19篇
  1958年   91篇
  1957年   24篇
  1956年   22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8):65-67
目的 研究大剂量干扰素辅助治疗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80例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单纯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大剂量干扰素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生存情况、疾病复发情况以及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生存期限及无复发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予以大剂量干扰素辅助疗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胰门板降低技术处理胰腺段胆总管巨大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近期收治的1 例利用胰门板降低技术取出胰腺段胆总管巨大结石的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资料。结果 该例患者胰腺段胆总管内嵌顿一颗直径约2.5 cm质硬结石,纵行切开十二指肠上段胆总管前壁后采用液电碎石仪和取石钳难以碎石和取石,最终笔者首次利用胰门板降低技术显露胰腺段胆总管前壁后,继续纵行切开胰腺段胆总管才取出结石。术后经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痊愈出院,随访1 年半无结石复发和胆管狭窄。结论 胰门板降低技术可安全显露胰腺段胆总管,有助于取出胰腺段胆总管内嵌顿结石。  相似文献   
53.
我刊参考文献是按照GB/T 15835-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的格式进行著录,除传统的项目外,文献末还要求加注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码(D0I)信息,近来有作者反映查找文章的D0I信息困难,造成著录格式不完整、不规范,为帮助作者更好地引用文献,撰写论文。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研究三黄乙醇在临床中对治疗Ⅱ期及Ⅲ期压疮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8年7月108例Ⅱ期、Ⅲ期压疮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压疮贴覆盖并适时更换,观察组使用三黄乙醇每2-4 h涂擦患处表面1次,待保护膜形成后每日涂擦2-3次并选择压疮贴覆盖,14天为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Ⅱ期显效21例,占70%;有效7例,占23%;无效2例,占7%;Ⅲ期显效13例,占54%;有效8例,占33%;无效3例,占13%。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Ⅱ期显效8例,占27%;有效18例,占60%;无效4例,占13%;Ⅲ期显效4例,占16.7%;有效11例,占45.8%;无效9例,占37.5%。总有效率为74.8%。两组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三黄乙醇治疗压疮患者可缩短压疮结痂时间,降低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6.
57.
58.
目的:研究分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观察组为住院接受治疗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148例,对照组为健康者,共140例。为上述观察对象开展PCT、hs-CRP和白细胞介素6检测,对单一检测以及联合检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检出率进行比较。此外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PCT水平、hs-CRP水平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联合检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CT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其hs-CRP水平以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hs-CRP和白细胞介素6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