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772篇
  免费   12277篇
  国内免费   9839篇
耳鼻咽喉   3284篇
儿科学   4037篇
妇产科学   2867篇
基础医学   6268篇
口腔科学   949篇
临床医学   56215篇
内科学   27039篇
皮肤病学   2977篇
神经病学   5082篇
特种医学   172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25723篇
综合类   52408篇
预防医学   12927篇
眼科学   3056篇
药学   32081篇
  187篇
中国医学   15322篇
肿瘤学   8250篇
  2024年   1723篇
  2023年   6682篇
  2022年   4626篇
  2021年   4921篇
  2020年   4775篇
  2019年   3066篇
  2018年   2933篇
  2017年   6163篇
  2016年   7877篇
  2015年   10223篇
  2014年   14920篇
  2013年   17454篇
  2012年   26130篇
  2011年   28934篇
  2010年   26701篇
  2009年   19719篇
  2008年   20941篇
  2007年   17153篇
  2006年   12266篇
  2005年   7152篇
  2004年   6910篇
  2003年   4830篇
  2002年   4412篇
  2001年   4008篇
  2000年   2893篇
  1999年   2478篇
  1998年   981篇
  1997年   769篇
  1996年   735篇
  1995年   640篇
  1994年   596篇
  1993年   502篇
  1992年   437篇
  1991年   321篇
  1990年   315篇
  1989年   340篇
  1988年   136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52.
教育计划是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该文以进一步明晰培养目标为逻辑起点,根据国家标准教育计划部分中课程计划、主要课程、教学方法、科学方法教育、课程计划管理、与毕业后和继续护理学教育的联系6个评价指标,从基本标准和发展标准2个层面详细解读了各评价指标的基本内涵,并根据先前院校试认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在专业达标建设中应重点关注的每个指标的质量环节、应注意的评价要点,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护理学专业教学质量建设举措。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探讨多柔比星(Dox)介导的血管损伤在促进主动脉夹层(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胸AD全弓置换患者10例为实验组,同期选择心脏移植术患者3例为对照组,2组均于术中取AD血管标本。另取3周龄雄性C57BL/6J野生型小鼠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WT组)、β氨基丙腈酯(BAPN)组(第3周开始饲喂含0.25%BAPN小鼠维持饲料)、BAPN+Dox组(根据体质量每周腹腔注射3mg/kg Dox,连续5周,第3周开始饲喂饲料同BAPN组),5周后,游离小鼠主动脉,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组织P53蛋白表达,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实验组P53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0.76±0.05 vs 0.39±0.11),凋亡细胞明显增多[(38.3±8.7)%vs (12.6±1.2)%](P0.01)。BAPN+Dox组死亡率明显高于BAPN组(100.0%vs 66.7%);BAPN+Dox组组织P53蛋白较BAPN组显著升高;VSMC凋亡明显增多,且2组P53蛋白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均较WT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Dox介导的血管损伤可能通过诱导VSMC凋亡,促进AD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mago-nashi同源基因(MAGOH)在不同WHO分级胶质瘤标本中的表达量变化及其与肿瘤预后相关性分析。方法使用R语言挖掘CGGA mRNA microarray数据库和CGGA mRNA seq FPKM数据库,分析MAGOH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数据。通过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检测MAGOH在临床胶质瘤样本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AGOH的表达差异性以及其与胶质瘤的分级、预后相关性。结果在两个公共数据库中:MAGOH的表达量与胶质瘤组织分级呈正相关,且MAGOH高表达组的预后显著差于低表达组。qPCR也证实了MAGOH在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即MAGOH表达量越高,胶质瘤组织分级越高。ROC分析显示MAGOH的表达量对胶质瘤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共表达分析发现,MAGOH与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存在显著表达相关性。结论 MAGOH的表达量与胶质瘤组织分级呈正相关,与肿瘤预后呈负相关。MAGOH可作为胶质瘤诊断及预后的潜在标记物。MAGOH可能通过影响MGMT参与调节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比较"F"形空心钉与传统倒三角3枚平行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38例,根据置入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A组18例,采用"F"形空心钉固定,男12例,女6例,年龄37~5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3 d。B组20例,采用传统倒三角3枚平行拉力螺钉固定,男12例,女8例,年龄35~5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3 d。比较两组患者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股骨颈短缩,空心螺钉退出情况,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15~31个月。两组患者在骨折不愈合,股骨颈短缩,股骨头坏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螺钉退出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及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形与传统倒三角3枚平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中短期疗效相似,但"F"形空心钉退钉率较低。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调查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出院过渡期心衰相关症状,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心脏病患者抑郁量表、照护负担问卷和家属照护者照护能力问卷,对219例老年心衰患者及主要家庭照护者,于患者出院前1~2 d、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的心衰相关症状随着出院过渡期的延长呈恶化趋势,与出院前1~2 d相比,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患者的心衰症状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提高(P0.01)。抑郁症状在出院后1个月得分最高(90.31±3.27),随着过渡时间的延长得分逐渐下降(P0.01)。回归分析显示,出院过渡期患者心衰相关症状受患者服药种类、心功能分级和照护能力的影响;抑郁受患者年龄、病程和住院次数的影响(P0.05,P0.01)。结论老年心衰患者出院过渡期心衰相关症状较差且呈动态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该制定针对性的过渡期护理计划,减轻患者症状负担。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骨水泥PKP联合雌激素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行PKP手术治疗时骨水泥注入的剂量不同分为三组(A组2-4 mL、B组4-5 mL、C组5-6 mL),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比较术后三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相比,治疗前VAS评分、OD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天及1年后随访时,三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中部高度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天及1年后随访时,三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中间高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组间比较椎体前缘高度:C组B组A组,椎体中间高度:C组B组A组,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A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12.5%)明显低于B组(30.0%)、C组(41.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KP术中注入小剂量骨水泥(2-4 mL)对于治疗老年女性OVCFs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0.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botulinum toxin type A (BTX-A) injection is more effective than 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in reducing plantar flexor muscle spasticity in subjects with cerebral palsy.Methods A total of 68 subjects with cerebral palsy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BTX-A injection (Group 1) or 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Group 2) (first experiment; E1). Outcome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Tardieu V1 and V3 stretches, at 3 weeks, 2 months (M2) and M3 after b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