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9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336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583篇
口腔科学   186篇
临床医学   420篇
内科学   430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83篇
外科学   196篇
综合类   1255篇
预防医学   130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578篇
  1篇
中国医学   380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目的 提取、鉴定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 AKK)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初步探讨AKK的LPS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影响。 方法 试剂盒法提取AKK的LPS并纯化,ELISA法定量;BCA法、紫外分光光度法、SDS - PAGE和银染鉴定提取的LPS的纯度和结构;鲎试剂法检测LPS活性。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分为正常对照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 LPS组和AKK LPS组。经LPS作用后,CCK - 8法检测细胞活性;RT - qPCR测定NF - κB、IL - 1β、IL - 6、TNF - α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 纯化的细菌LPS平均产率为7.14%,蛋白、核酸含量分别为0.005 6‰和2.12%;银染结果显示AKK的LPS条带分布与E.coli的LPS不同;鲎试剂测定其活性为7.10×107 EU/ml;部分干预浓度下,AKK LPS干预组细胞存活率低于E.coli LPS组;刺激6 h、12 h、24 h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KK LPS干预组细胞内NF - κB的mRNA表达水平在干预6 h后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 - 3.606,P = 0.001);两种LPS干预组的IL - 1β、TNF - α、IL - 6 的mRNA表达水平在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 提取的AKK的LPS纯度较高,生物活性良好; AKK 的LPS干预小鼠巨噬细胞,上调相关炎症因子IL - 1β、IL - 6、TNF - α及早期核转录因子NF - κB的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PMVECs)G蛋白的影响及甲基强的松龙的干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G蛋白亚型的变化。结果:①10μg/ml LPS作用于RPMVECs30和90min后,Gsα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甲基强的松龙干预30和90min后,对LPS致RPMVECs膜Gsα蛋白水平的变化有显著抑制作用。②10μg/ml LPS作用于RPMVECs30和90min后,Giα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甲基强的松龙干预30和90min后,对LPS致RPMVECs膜Giα蛋白水平的变化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①LPS诱导RPMVECS Gsα和Giα蛋白水平的变化可能是LPS诱导RPMVECs单层通透性增加的机制之一。②甲基强的松龙参与抑制LPS诱导RPMVECs单层通透性增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究美洲大蠊提取物对脂多糖(LPS)刺激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法获得HPDLFs细胞,经免疫组化鉴定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分别以600、300、150、75、37.5、18.25μg/mL美洲大蠊水提物和醇提物进行处理,采用MTT法检测12、24、36、48 h HPDLFs细胞存活率,选择合适的实验时间及剂量。建立LPS诱导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炎症模型,相应剂量药物给药,RT-qPCR法检测IL-1β、IL-6 mRNA相对表达,ELISA法检测IL-1β、IL-6、TNF-α、iN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NF-κB、NF-κB、p-p38、p38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在36 h、150μg/mL剂量以下,美洲大蠊水提物、醇提物组细胞存活率随剂量升高而增加(P<0.05,P<0.01)。与LPS组比较,美洲大蠊水提物和醇提物组细胞IL-6、IL-1β mRNA表达,TNF-α、IL-6水平,p-NF-κB、NF-κB、p-p38、p38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1)。结论 ...  相似文献   
64.
用福氏2a菌(F2a)全菌作为免疫原观察8种纯系小鼠对F2a菌膜成份[LPS和外膜蛋白(OMP)]免疫应答的差异。免疫后小鼠抗血清分别是与F2a菌超声破碎抗原和经蛋白酶消化的超声破碎抗原做ELISA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CBA/N和C57BL/6J两种小鼠只对F2a菌OMP反应。而对LPS不反应或反应很弱,因此,这两种小鼠可作为分析F2a菌OMP生物功能和制备McAb的脾细胞供体用。  相似文献   
65.
本研究采用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569B菌株及EI-Tor生物型菌株,以Westphal的热酚-水法及高速离心等方法提取LPS,血凝法测其效价,并比较不同菌株的LPS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的情况。实验表明569B菌株LPS血凝效价较高,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66.
脂多糖调节TNF-α在细胞滋养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多糖对TNF-α在细胞滋养细胞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留取正常早孕绒毛,分离细胞滋养细胞,用无血清FD培养基培养,并给予不同浓度的脂多糖(0、25、50、100、200 ng/ml)作用24小时.然后,采用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脂多糖促进TNF-α在细胞滋养细胞的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见,脂多糖作用下的细胞滋养细胞内TNF-α的绿色荧光信号明显增强于未给予脂多糖的细胞滋养细胞.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证实脂多糖以剂量相关的模式促进TNF-α在细胞滋养细胞的表达.各浓度组TNF-α的含量分别为(179.95±35.58)、(334.75±74.09)、(390.36±79.14)、(447.72±27.81)和(482.37±39.14) pg/ml,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脂多糖促进TNF-α在细胞滋养细胞的表达.  相似文献   
67.
脂多糖肺损伤CD4+T细胞及其亚型TH1、TH2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CD4  相似文献   
68.
谢陆莉  李鲲  邓琳 《陕西医学杂志》2023,(11):1493-1497
目的:探讨岩黄连总碱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诱导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NC组)、Pg-LPS组、5μg/ml岩黄连总碱+Pg-LPS组、10μg/ml岩黄连总碱+Pg-LPS组、20μg/ml岩黄连总碱+Pg-LPS组、miR-NC+Pg-LPS组、miR-223+Pg-LPS组、anti-miR-NC+Pg-LPS组、anti-miR-223+Pg-LPS组、20μg/ml岩黄连总碱+Pg-LPS+miR-NC组、20μg/ml岩黄连总碱+Pg-LPS+miR-223组。采用EDU、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RT-qPCR法检测miR-223的表达量;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剪切的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pro-caspase-3、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结果:岩黄连总碱(5、10、20μg/ml)和下调miR-223表达可显著...  相似文献   
69.
人截断型LBP基因的克隆及其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构建人N端截断型脂多糖结合蛋白(tLBP)基因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为后续的蛋白表达及其抗内毒素保护作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PCR技术从人全长LBP基因cDNA中扩增长度为695bp的基因片段,经pGEM-T载体亚克隆筛选和序列分析后,应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基因重组和外源基因转座分别构建转移质粒pFASTBACtLBP和穿梭质粒pBac-midtLBP。结果 经PCR、琼脂糖凝胶电泳、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所克隆的基因片段为700bp左右的tLBP,并证实其目的基因重组载体发生了特异转座和病毒重组。结论 本实验成功克隆了tLBP目的基因片段并构建其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L-精氨酸/一氧化氮合酶途径在脂多糖(LPS)对人肾系膜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法检测L-精氨酸对脂多糖刺激的人肾系膜细胞活力的影响;利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亚硝酸盐含量,推测L-精氨酸代谢产物一氧化氮(NO)对LPS刺激的人肾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L-精氨酸抑制LPS刺激的人肾系膜细胞增殖;细胞上清液中亚硝酸盐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LPS不能刺激人肾系膜细胞产生大量NO,L-精氨酸对LPS刺激的人肾系膜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L-精氨酸/一氧化氮合酶途径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