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6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7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7篇
临床医学   319篇
内科学   14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26篇
综合类   857篇
预防医学   118篇
药学   296篇
  1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29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郑核  钟德玝  苗雄鹰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4):367-370
目的 检测胆囊癌组织中CD44v5、CD44v6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胆囊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胆囊癌、10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组织和10例正常胆囊组织中CD44v5、CD44v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D44v5、CD44v6阳性表达率在胆囊癌组织明显高于良性组织.在胆囊癌中,CD44v5基因表达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级无关,CD4 4v6基因表达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级有关.有淋巴结转移的胆囊癌组织中,CD44v5、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结论 CD44v5、CD44v6可能在胆囊癌的淋巴结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D44v5、CD4 4v6可能是了解胆囊癌病变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淋巴结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2.
李洪波  胡三元 《山东医药》2007,47(26):50-51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癌组织标本(观察组)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将结果与40例胆囊息肉患者息肉组织(对照组)比较。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VEGF和CD34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CD。单抗标记的血管计数MVD。结果:观察组survivin、VEGF阳性表达率及MV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Ⅲ、Ⅳ期患者survivin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高分化者survivin和VEGF阳性表达率低于中、低分化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survivin和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O.01);两者在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与survivin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认为survivin、VEGF在胆囊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有关;两者表达成正相关,且与肿瘤微血管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囊癌的临床特点,避免表现为急性胆囊炎的老年人胆囊癌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5年12月表现为急性胆囊炎的老年患者(≥60岁)109例,其中术中或术后发现胆囊癌25例(均经病理证实),将此组患者与其余非肿瘤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包括术前肝功能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胆囊癌组25例,12例行剖腹探查,13例行腹腔镜手术。14例术中行快速冰冻切片示恶性而扩大手术或中转开腹,其余11例术后病理证实恶性肿瘤。非肿瘤组84例,34例行开腹手术,50例行腹腔镜手术,14例中转开腹。术前肿瘤组与非肿瘤组的肝功能变化有显著差异,主要为总胆红素TBil(83.4±131.2)μmol/L和(20.6±13.9)μmol/L,(P〈0.05);直接胆红素DBil(55.1±77.4)tunol/L和(7.3±5.2)μmol/L,(P〈0.05);AST(96.1±89.7)IU/L和(44.3±29.1)IU/L,(P〈0.05);GGTP(512.1±871.8)IU/L和(99.8±101.3)IU/L,(P〈0.05);AKP(433.7±272.5)IU/L和(98.7±47.4)IU/L,(P〈0.01)。结论:对于某些肝酶标异常的老年人急性胆囊炎,有胆囊癌可能。应进一步完善影像学检查,手术以直接开腹为宜。  相似文献   
34.
原发性胆囊癌(Primary gallbladdercarcinoma,PGC)在胆道系统恶性肿瘤中占首位,在消化道肿瘤中占第5位,且近年统计显示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1].胆囊癌恶性程度比较高,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临床治疗效果较差.本文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近年来收治的胆囊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胰胆管合流异常与胆胰疾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1969年Babbit[1]首次提出胰胆管合流异常(anomalous junction of the pancreaticobiliary duct,AJPBD)以来,随着解剖学、影像学的发展,发现它与许多胆道疾病和胰腺疾病,如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石症、胆囊癌、胰腺炎等密切相关.1978年日本学者因此成立了"胰胆管合流异常研究会",由此引起国内外学者对AJPBD的日益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6.
剖腹术中意外发现胆囊癌的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13例剖腹手术中意外发现胆囊癌患者的治疗体会,其中择期手术发现9例,急诊手术发现4例。术后经5个月至6年的门诊随访或信访,术后5年生存率为41.7%,1例术后2年仍健在。作者认为剖腹术中注意胆囊的探查,尤其对胆囊癌的高危人群患者,是发现较早期胆囊癌的重要方法之一,单纯胆囊切除或根治性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较早期胆囊癌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37.
不同状态胆囊组织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不同生理病理状态的胆囊组织各自特异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表现。方法 应用FT-IR对8例正常胆囊组织、10例炎性胆囊组织和10例胆囊癌组织进行检测,结合常规病理结果总结不同组织的光谱特征。结果 胆囊正常、炎性和癌组织具有不同的FT-IR光谱表现,1550cm^-1处的酰胺Ⅱ带在癌组织中显得较弱,峰形低平,而在正常组织中则较强,峰形高尖。1080cm^-1处核酸的吸收谱带在癌组织中较强,I1080/I1550的比值在正常组织中为0.62,癌组织中为0.87。正常组织中1450cm^-1处的峰多强于1400cm^-1处,而在癌组织中则相反。结论 胆囊正常、炎性和癌组织的FT-UR谱图不同,主要表现为组织中蛋白质、核酸和磷脂等含量与结构的改变,FT-IR有望成为胆道疾病临床诊断的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38.
胆囊癌的诊断近况附院外科严浩然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整个消化道恶性疾病中,仅次于胃癌、大肠癌、食道癌、肝癌及胰腺癌,居第六位,目前排在第五位 ̄[1].由于胆囊癌生长早期病情隐匿,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一旦确诊均属晚期,...  相似文献   
39.
目的:通过对32例胆囊癌病例CT、与MRI表现的分析,探讨胆囊癌诊断价值和鉴别诊断,提高胆囊癌影像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本文收集经病理证实的32例胆囊癌病例,均做CT检查,其中10例行B超检查,12例行MRI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胆囊癌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1.9.好发于50岁以上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痛并肩背痛,黄疽及腹部肿块。影像表现:(1)胆囊区肿块,密度不均,胆囊腔缩小或消失。(2)胆囊壁增厚,呈局限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3)胆囊腔内软组织块影;(4)合并胆结石;(5)肝内外胆管扩张;(6)肝脏直接受侵犯;(7)累及胰和十二指肠;(8)肝脏转移,侵犯腹壁。和并腹水。结论:本组胆囊癌并发结石,低于国外报道,与国内文献报道相近。CT与MRI诊断正确率略高于B超检查。CT与MRI对胆囊痛的诊断价值(1)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较清晰显示胆囊的原发病变和肿瘤扩散范围;(2)造影增强扫描可显示胆囊壁真正的厚度,而肿瘤所致增厚的胆囊壁密度高于正常胆囊壁及肝脏。本组一例早癌具有该征象,认为该征极有利于胆囊癌的早期诊断。胆囊癌需与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及肝癌相鉴别.  相似文献   
40.
树突状细胞在胆囊癌组织内浸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胆囊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浸润情况的研究,阐述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树突状细胞在胆囊癌组织的浸润程度与年龄、性别和病理组织学类型无关,与病理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树突状细胞在胆囊癌组织的浸润程度与病理分化程度、Nevin分期、肝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存在密切的关系。树突状细胞的定量检测可作为估计胆囊癌预后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