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56篇
  免费   1829篇
  国内免费   1067篇
耳鼻咽喉   383篇
儿科学   407篇
妇产科学   176篇
基础医学   873篇
口腔科学   1004篇
临床医学   5629篇
内科学   3857篇
皮肤病学   428篇
神经病学   193篇
特种医学   11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3378篇
综合类   9819篇
预防医学   2986篇
眼科学   290篇
药学   5079篇
  74篇
中国医学   2767篇
肿瘤学   1311篇
  2024年   290篇
  2023年   1179篇
  2022年   984篇
  2021年   1162篇
  2020年   1047篇
  2019年   947篇
  2018年   543篇
  2017年   818篇
  2016年   916篇
  2015年   1023篇
  2014年   2102篇
  2013年   2009篇
  2012年   2547篇
  2011年   2789篇
  2010年   2616篇
  2009年   2508篇
  2008年   3021篇
  2007年   2690篇
  2006年   2410篇
  2005年   2409篇
  2004年   1499篇
  2003年   1123篇
  2002年   647篇
  2001年   531篇
  2000年   402篇
  1999年   307篇
  1998年   277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31.
不论何种病因所致的支气管哮喘,都会出现细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从而导致呼气性的呼气困难,伴有哮呜音,痰液积滞、黏膜充血、水肿、咳嗽胸闷、空气出入受阻等临床症状。因此,解除痉挛,消除水肿,是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的两大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32.
2001年1月至2004年10月,笔者自拟扶正化瘀方治疗免疫抑制剂所致的口腔黏膜溃疡32例并设对照组,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食管上皮异型增生时黏膜组织已发生质变,而在此前的过渡期,人们对其鳞状上皮的黏膜变化了解较少.我们研究食管良性病变内镜、组织学特征与胚胎型谷胱苷肽硫转移酶(GST-π)、P53表达的相互关系,并与食管鳞癌者进行比较,为可能的癌前病变筛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
应激对肠粘膜屏障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激状态下,各种神经、免疫、内分泌机制作用于肠上皮,导致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改变,大分子抗原过多地进入固有层和粘膜下层,引发不适宜的免疫反应,进一步加剧了肠道炎症,成为慢性炎症性肠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手术的不断普及,鼻内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鼻中隔手术。鼻中隔矫正手术的目的、适应证以及手术方法较过去有了明显不同。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由于视野狭小,能见度差,术野暴露不充分,在对高位、后段和不规则的复杂鼻中隔偏曲患者施行手术时,常易出现矫正不彻  相似文献   
36.
汪青峰 《中原医刊》2006,33(10):35-3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9月~2004年11月收治的2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2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良性15例,交界性4例,恶性7例,随访率100%,5年生存率60%。结论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是发现胃肠道间质瘤病变的主要手段,术前确诊仍较困难,手术切除是病理确诊和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7.
胃肠道间质瘤的预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对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分子生物学的认识和激酶抑制剂类靶向治疗药物的诞生,GIST的预后也发生了明显改善,疾病缓解率和手术切除率显著提高,生存期延长。不同的临床病理因素和治疗方法对GIST病人生存期具有根本影响。  相似文献   
38.
申钧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3):380-381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黏膜增生性病变。我院自2002~2005年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汽化术治疗腺性膀胱炎共1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慢性鼻窦炎是临床上最常见多发的慢性疾病,近年来鼻内镜技术日益成熟,近20年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提高,但仍有部分病例(10%~20%)无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效果仍令人失望。慢性鼻窦炎常表现为持续鼻塞、流涕,伴有头痛、头晕等,鼻内镜下鼻窦黏膜呈增生水肿和息肉样变,部分黏膜出现囊性变,窦腔内分泌物多为黏液性,CT示广泛鼻窦黏膜病变,往往累及全组鼻窦。病理特点为损伤局部出现嗜酸性细胞,Th2样淋巴组织、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杯状细胞聚集和黏膜细胞增生等。这就需要一个抗生素治疗的过程,新近一些临床研究提示,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缓解临床鼻窦炎的症状及使鼻息肉缩小。  相似文献   
40.
生物黏附片是利用生物粘附吸收以达到治疗目的的片状制剂,主要由有生物黏附性的聚合物与药物混合组成,能够加强药物与粘膜接触的紧密性与持续性,因而有利于吸收,容易控制药物吸收的速率和吸收量。中药胃肠道生物黏附片研究基本承袭了西药胃肠道生物黏附给药系统(Bioadhesive Drug De-livery System)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本文就近年来胃肠道生物黏附的作用特点、黏附机理、黏附片制备工艺及生物黏附材料的种类、质量评价等方面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