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10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11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15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2 毫秒
31.
“和胃通降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术后胃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我们采用自拟和胃通降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术后胃瘫,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普外科术后发生符合胃瘫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依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体表胃电节律变化规律及其与患者症状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PC Polygraph HR 双电极胃电记录仪记录25例GERD患者(GERD组)和12例健康人(对照组)的餐前和餐后胃电正常节律的百分比、胃动过缓的百分比、胃动过速的百分比、主频率(DF)、餐后与餐前主功率之比(PR)、DF不稳定系数(DFIC),以及不同症状积分的GERD患者正常节律的百分比、DF、DFIC.结果 GERD组患者餐前、餐后胃电正常节律的百分比、DF低于对照组,胃动过缓的百分比、胃动过速的百分比、DFI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ERD组患者餐前胃电正常节律的百分比、DF低于餐后,而胃动过缓的百分比、DFIC 高于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症状积分的 GERD 组患者餐前、餐后胃电节律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各积分组间胃电节律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ERD 患者存在胃电生理活动的异常,这种异常可能是 GERD 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3.
针刺胃经下肢段及非经非穴点对胃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足阳明胃经对胃功能调控的相对特异性。方法静脉持续输入盐酸山莨菪碱制作胃电节律规整性下降的异常状态背景。针刺胃经穴位足三里、梁丘以及穴位旁开1.5cm的非经非穴点,比较足三里、梁丘及其穴位旁开对照点对胃电节律的调整作用。结果足三里、梁丘及其穴位旁开对照点均能对抗盐酸山莨菪碱引起的胃电节律规整性下降。足三里、梁丘穴较其旁开对照点对胃电节律的调整作用好。结论足阳明胃经下肢段对胃功能调控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3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一,人群中发病较高,占消化系统疾病的20%~40%,国内统计约占胃肠专科门诊患者1/3以上,临床上以上腹痛或不适、腹部饱胀、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症状多见,但迄今F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尚未完全明了,又涉及到许多动力方面检测技术,目前国内有了一些进展,通过检索近10年的文献及我们临床观察万余例FD病人发现肝郁脾虚型比例最高.据此笔者自2005-2007年研制出针对肝郁脾虚型FD的疏肝降逆方,并与促动力药吗叮啉(西安杨森药业),进行了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电针对刺激家兔下丘脑外侧区引起胃机能亢进的调整作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马骋  刘志诚 《针刺研究》1994,19(2):42-46
本文观察了电针对刺激家兔丘脑外侧区(LHA)引起亢胃效应的调整作用,以探讨针刺抑制肥胖患者食欲和减轻饥饿感的机理。结果提示:针刺对由于LHA兴奋引起的胃机能亢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其作用时间较长,提示该作用有体液因素的参与。β受体阻断剂能显著抑制针刺的作用,提示针刺效应与交感神经功能有关,电针足三里只对刺激LHA引起的亢胃效应起显著抑制作用,提示其具有抗胆碱作用,该作用可能通过兴奋β受体达到抑制食欲,消除饥饿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电针对健康家兔体表胃电图和17肽胃泌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观察到,电针足三里及刺激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对健康家兔胃电(EGG)均呈抑制性效应,并使血清胃泌素(G17)含量减少。损毁PAG后,电针足三里的效应消失;静脉注射α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Regitine)和β受体阻断剂心得安(Propranolol)阻断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功能后,对电针和电刺激的效应没有影响;静脉注射阿托品(Atropine)也不能遏止电针和电刺激的效应;切断双侧颈部迷走神经后,电针足三里及电刺激PAG的效应均减弱,甚或消失。说明电针足三里抑制EGG和降低血清G17含量的效应是通过激发PAG的活动而实现的,迷走神经非胆碱能纤维是其主要传出途径。  相似文献   
37.
刘大妈最近几个月常出现腹胀,每餐只吃很少的饭,老是打嗝,有时还恶心.服了不少助消化药也无济于事。无奈只好到市人民医院就诊,医生为她做了胃电图、胃镜检查及胃排空试验,最后诊断为胃轻瘫综合征。这使她疑惑不解,过去只听说过面瘫、手脚瘫痪,怎么胃也会瘫痪呢?  相似文献   
38.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与胃电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医学丛刊》2004,4(3):16-17
  相似文献   
39.
黄熙  谢良杰 《陕西中医》1992,13(8):337-339
  相似文献   
40.
急慢性胃炎患者胃电图变化规律研究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郭荣斌李闻赵永伟梁浩关键词胃炎;胃电图描记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73.3急性与慢性胃炎的病因、病程及临床表现均有所不同,本研究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胃电图改变,旨在探讨这两种胃炎的胃平滑肌电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