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951篇
  免费   9388篇
  国内免费   5110篇
耳鼻咽喉   3939篇
儿科学   1707篇
妇产科学   2628篇
基础医学   7092篇
口腔科学   2428篇
临床医学   60541篇
内科学   13386篇
皮肤病学   717篇
神经病学   9151篇
特种医学   92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7篇
外科学   59868篇
综合类   127695篇
预防医学   25854篇
眼科学   8074篇
药学   54888篇
  806篇
中国医学   19524篇
肿瘤学   7622篇
  2024年   1374篇
  2023年   6060篇
  2022年   5323篇
  2021年   7147篇
  2020年   7656篇
  2019年   8010篇
  2018年   3659篇
  2017年   7815篇
  2016年   8665篇
  2015年   10657篇
  2014年   21089篇
  2013年   21272篇
  2012年   25792篇
  2011年   27593篇
  2010年   26219篇
  2009年   24767篇
  2008年   26883篇
  2007年   24778篇
  2006年   21551篇
  2005年   23532篇
  2004年   21563篇
  2003年   21954篇
  2002年   14292篇
  2001年   10967篇
  2000年   7090篇
  1999年   5455篇
  1998年   4637篇
  1997年   4059篇
  1996年   3182篇
  1995年   2540篇
  1994年   1937篇
  1993年   1174篇
  1992年   1556篇
  1991年   1740篇
  1990年   1287篇
  1989年   1470篇
  1988年   180篇
  1987年   196篇
  1986年   120篇
  1985年   106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术前影像特征与脑膜瘤患者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00例脑膜瘤手术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是否具有侵袭性、肿瘤形状、有无神经血管包绕、增强程度、水肿情况、肿瘤边界,筛选出影响肿瘤的切除程度、并发症和死亡的因素,然后对筛选出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肿瘤大小、肿瘤部位、肿瘤侵袭性、肿瘤形状和肿瘤边界是影响肿瘤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神经血管包绕和肿瘤增强程度是影响手术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大小和肿瘤部位是影响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膜瘤的术前影像特别是肿瘤大小、肿瘤部位、肿瘤侵袭性和神经血管包绕4个主要因素可较客观和准确地判断及评估脑膜瘤的肿瘤残留程度、并发症和死亡情况。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绞窄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以及手术时机选择与手术效果的关系。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肠梗阻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绞窄性肠梗阻组(78例)和单纯性肠梗阻组(92例),分析早期诊断指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体温高(OR=2.948,95%CI 1.878~4.232)、心率快(OR=3.485,95%CI 2.482~4.785)、腹痛持续时间长(OR=2.452,95%CI 1.285~3.523)、腹膜刺激征(OR=7.875,95%CI 6.447~9.457)、C反应蛋白(OR=3.445,95%CI 2.270~4.795)、白细胞介素1(OR=11.477,95%CI 9.587~13.237)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OR=9.423,95%CI 7.849~10.899)、腹部手术史(OR=13.594,95%CI 3.104~5.423)是绞窄性肠梗阻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单纯性肠梗阻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显著低于绞窄性肠梗阻患者[(1.9±0.4)d比(3.4±0.7)d,(4.8±0.8)d比(7.4±1.1)d,P<0.05]。单纯性肠梗阻患者术后1 d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为(2.8±0.5)分、术后3 d NRS疼痛评分(1.9±0.3)分、术后5 d NRS疼痛评分(1.2±0.2)分,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术后1 d NRS评分(4.8±0.7)分、术后3 d NRS疼痛评分(4.1±0.6)分、术后5 d NRS疼痛评分(2.7±0.5)分,单纯性肠梗阻患者与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治疗前后与处理存在交互作用(均P<0.05)。结论腹膜刺激征、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可作为判断和预测绞窄性肠梗阻的可靠指标,指导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林章波  孙之华 《吉林医学》2015,(10):2017-2018
目的:研究与分析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组:采用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固定。观察2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和术中平均出血量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手术平均时间和术中平均出血量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良率和并发症率分别为87.76%(43/49)、6.12%(3/49)与对照组75.51%(37/49)、22.45%(11/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锁定加压型钢板系统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速患者骨折愈合,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6.
陈平 《时尚育儿》2016,(2):62-62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到2016年初在我院妇产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接受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痊愈的时间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接受护理干预的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且实验组的康复平均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并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07.
1病例资料49岁女性,因反复出现阵发性右面部疼痛5个月入院。主要为鼻唇沟到下颌角区域尖锐的放电样疼痛。常在吃饭或者刷牙时出现,数分钟后可以自行缓解。疼痛发作频率从开始时的每日数次发展到每日数十次,并且口服卡马西平片的剂量已经达到0.6 g/d,症状仍不能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探讨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差异,评价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2—2011-12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68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A组(手术组)及B组(非手术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组33例, B组35例,平均随访21.5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均无差异(P>0.05);术后影像学指标A组优于B组,骨折愈合时间B组优于A组,治疗成本A组大于B组(P<0.05);Cooney评分早期A组优于B组,1年后两组无差异,两组的并发症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治疗较非手术治疗可获得更好的复位及早期功能,但远期功能恢复无差异。  相似文献   
110.
《临床医学工程》2016,(7):937-938
目的探讨在急性胃出血患者中应用手术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胃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观察组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预后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预后质量评分为(82.3±2.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胃出血患者的治疗中,手术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