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698篇
  免费   6165篇
  国内免费   3770篇
耳鼻咽喉   618篇
儿科学   625篇
妇产科学   295篇
基础医学   5985篇
口腔科学   2060篇
临床医学   25149篇
内科学   6635篇
皮肤病学   171篇
神经病学   1295篇
特种医学   75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9篇
外科学   39612篇
综合类   60599篇
预防医学   9296篇
眼科学   1950篇
药学   23652篇
  500篇
中国医学   21395篇
肿瘤学   1207篇
  2024年   973篇
  2023年   3879篇
  2022年   3252篇
  2021年   4513篇
  2020年   5380篇
  2019年   4996篇
  2018年   2042篇
  2017年   4411篇
  2016年   5048篇
  2015年   6056篇
  2014年   11247篇
  2013年   11346篇
  2012年   13673篇
  2011年   14651篇
  2010年   13380篇
  2009年   12511篇
  2008年   12690篇
  2007年   11346篇
  2006年   10405篇
  2005年   9825篇
  2004年   7901篇
  2003年   7044篇
  2002年   5773篇
  2001年   5348篇
  2000年   4261篇
  1999年   3302篇
  1998年   2552篇
  1997年   2191篇
  1996年   1925篇
  1995年   1662篇
  1994年   1279篇
  1993年   870篇
  1992年   626篇
  1991年   663篇
  1990年   521篇
  1989年   554篇
  1988年   138篇
  1987年   117篇
  1986年   110篇
  1985年   91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8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选择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双侧切口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组选择双侧切口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分析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失血、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和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僵硬发生率。结果双侧切口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组视觉模拟评分和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失血、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僵硬发生率和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双侧切口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药膏联合锁定钢板用于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92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入路治疗同时应用活血化瘀药膏。观察两组Neer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长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2.6%,治疗组肩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5%,治疗组患者疼痛、肿胀程度以及功能障碍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选取活血化瘀药联合锁定钢板可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多元化护理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护理。比较两组膝关节面平整度、护理前后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膝关节面平整度优良率(90.24%)高于对照组(70.73%),并发症发生率(7.32%)低于对照组(24.39%),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采用多元化护理可有效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效果,并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分析比较"F"形空心钉与传统倒三角3枚平行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38例,根据置入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A组18例,采用"F"形空心钉固定,男12例,女6例,年龄37~5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3 d。B组20例,采用传统倒三角3枚平行拉力螺钉固定,男12例,女8例,年龄35~5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3 d。比较两组患者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股骨颈短缩,空心螺钉退出情况,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15~31个月。两组患者在骨折不愈合,股骨颈短缩,股骨头坏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螺钉退出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及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形与传统倒三角3枚平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中短期疗效相似,但"F"形空心钉退钉率较低。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与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及对应激反应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清创术+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清创术+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应激指标水平、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术后7 d,两组患者Tf水平均比术前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CER、Hp、CRP水平均比术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应激指标NE、Cor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患者P1NP、BGP、BALP的水平均高于术前,研究组较对照组高,两组患者β-CTX水平均低于术前,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对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疗效确切,可更有效减轻骨折创伤并促进骨折愈合,提高骨折愈合的质量。  相似文献   
98.
朱磊  高峰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7):3051-3053
目的探究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探讨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手术用时、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22.00%)(P0.05),观察组优良率(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疗效显著,且能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手术指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
张胜威 《河南中医》2019,39(6):882-885
目的:观察益气提升方联合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TST)治疗Ⅲ度脱垂性内痔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h1/Th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Ⅲ度脱垂性内痔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Ⅲ度脱垂性内痔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TST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草木犀流浸液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益气提升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VAS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Th1细胞因子(IL-2、IFN-γ)、Th2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 50%,对照组有效率92. 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及术后第7天VAS评分均低于术后第1天,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第7天IL-2、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IL-4、IL-10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益气提升方联合TST治疗Ⅲ度脱垂性内痔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能够提高Th1细胞因子水平,平衡体内Th1/Th2。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轴向载荷分担比用于胫腓骨骨干骨折术后指导外固定器轴向动力化促进骨折愈合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外固定器治疗的胫腓骨骨干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轴向载荷分担比指导下行外固定器轴向动力化治疗,对照组未行动力化,随访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6.5个月,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外固定针断裂、松动及再骨折等并发症,观察组1例骨搬移患者轴向载荷分担比5%,X线片显示骨折断端有连续性骨痂通过,拆除外固定器连接杆后发生移位,恢复原数值行轴向加压再动力化,现已愈合。观察组除外1例骨搬移患者,其余49例患者外固定器固定时间为[(24.4±4.7)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22.4±4.7)周],与对照组50例患者外固定器固定时间[(29.3±5.6)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27.3±5.6)周]比较,显著减少(P0.05)。结论:外固定器轴向载荷分担比指导胫腓骨骨干骨折外固定术后轴向动力化可以加速骨折愈合,但不适合骨搬移截骨端已硬化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