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06篇
  免费   3872篇
  国内免费   835篇
耳鼻咽喉   222篇
儿科学   430篇
妇产科学   316篇
基础医学   1354篇
口腔科学   207篇
临床医学   9802篇
内科学   6425篇
皮肤病学   247篇
神经病学   1267篇
特种医学   10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1999篇
综合类   14202篇
预防医学   24189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8837篇
  57篇
中国医学   1493篇
肿瘤学   329篇
  2024年   302篇
  2023年   1153篇
  2022年   909篇
  2021年   1303篇
  2020年   1390篇
  2019年   1275篇
  2018年   831篇
  2017年   1168篇
  2016年   1584篇
  2015年   1938篇
  2014年   3266篇
  2013年   3415篇
  2012年   4368篇
  2011年   4481篇
  2010年   4173篇
  2009年   3885篇
  2008年   4767篇
  2007年   4123篇
  2006年   3542篇
  2005年   3578篇
  2004年   3098篇
  2003年   2981篇
  2002年   2489篇
  2001年   2344篇
  2000年   1865篇
  1999年   1500篇
  1998年   1288篇
  1997年   1159篇
  1996年   1052篇
  1995年   808篇
  1994年   723篇
  1993年   446篇
  1992年   380篇
  1991年   298篇
  1990年   236篇
  1989年   299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正>为研究项目实施地区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结核病登记患者的漏报水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控中心选择内蒙古自治区2个点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个点开展中美合作项目"利用病例存量研究评价结核病监测系统敏感性项目",采用捕获-再捕获方法估计结核病漏报率和估计结核病发病率。新疆根据实际情况将项目点设在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2015年4月29日,中美合作项目"利用病例存量研究评价结核病监测系统敏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本院神经内科2例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均在60岁以后发病,临床表现为活动后肢体抖动、无力,休息后缓解。例1头颅MRA显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样改变,抖动肢体对侧血管大脑中动脉M2段轻度狭窄,同侧颈内动脉颅内段中度狭窄,前交通动脉中度狭窄;例2头颈CTA显示抖动肢体对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约70%~80%,大脑中动脉M1段起始部闭塞。例1患者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到3次肢体抖动发作,未发现异常癫痫波。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下均给予扩容治疗以提高大脑血流灌注,发作次数均减少,1个月后其中1例进展为脑卒中。结论 LS-TIA是TIA的一种罕见的发作形式,应注意与局灶性运动性癫痫发作相区别,尽早诊断及提高大脑血流灌注可以减少发作或减低卒中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43.
目的了解中国农村6~12岁儿童血铜、锌、钙、镁、铁五种元素在2002—2012年的分布水平及10年前后血五元素含量变化。方法基于2002年与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数据资料,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选取3420人份血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结合0.5%(V/V)HNO_3和0.05%(V/V)Triton-X-100混合液直接稀释技术分析血铜、锌、钙、镁、铁元素在不同性别(男、女)、年龄(6~8岁、9~12岁)、地区类型(普通农村、贫困农村)儿童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2002年中国农村6~12岁儿童血铜、锌、钙、镁、铁中位数及95%CI分别为1.02(0.79~1.32)、4.88(3.17~6.77)、58.59(44.97~74.24)、41.56(33.01~52.28)和423.21(338.83~540.69)mg/L,2012年为1.00(0.75~1.31)、5.12(3.17~7.37)、63.36(41.14~79.16)、41.78(30.89~52.53)和422.06(297.83~522.56)mg/L。10年前后比较中,5种元素除镁元素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和年龄组上,血铜、锌、钙、铁元素含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地区类型上,全血锌、钙、镁、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铜仅在贫困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血铜、锌、钙、镁、铁5种元素分布在地区类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呈相反变化。结论中国农村6~12岁儿童2002年和2012年全血铜、锌、钙、镁、铁5种元素含量在总体、性别、年龄组以及地区类型分布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44.
45.
摘要 目的 了解辽宁省、市级医疗机构院内消毒质量现状。方法 2015-2017连续3年采集抽检医院重点科室样本,进行消毒质量检测并评价。结果 2015-2017年合格率分别为95.97%、96.02%和93.69%,所检项目中室内空气、灭菌医疗用品和使用中消毒液,年度间合格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8、10.305、7.322,P值均<0.05);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医疗器械、压力灭菌器各年份消毒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辽宁省、市级医院内消毒质量并不稳定且存在薄弱环节,应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46.
本单位自2005年初对全市开展了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7.
48.
恩平市儿童中营养性贫血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恩平市部分幼儿园的膳食调查分析,通过生长监测及科学添加膳食营养预防、治疗儿童贫血。方法:用F-820血球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P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三项指标对营养性贫血的性质和原因做出初步诊断。结果:监测组贫血患病率由53.3%下降至37%;缺铁性贫血由40.7%下降至29.1%;由于与缺铁有关的贫血的下降,而使得大细胞性贫血\混合性贫血的构成比亦相应下降。结论:经监测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现通过生长监测,科学性添加膳食营养物质等措施,使儿童的贫血发生率降低。说明通过生长监测及科学添加膳食营养监测来预防、治疗儿童贫血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华东某省进京人群的流脑带菌情况。方法培养法,挑菌落典型,做革兰染色镜检符合,血清凝集符合,即定为流脑菌。结果咽拭子1010份,分离到脑膜炎奈瑟菌株54株,带菌率为5.3%。其中主要为B群40株,占74.07%,C群5株,占9、27%,A群3株,占5.56%,1892型2株,占3.70%,1811型1486型1916型319型各1株,分别占1.85%;男性606人,阳性42人,带菌率4.13%;女性404人,阳性12人,带菌率1.17%,有显著差异;各年龄组之间的带菌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流脑带菌以B群为主,呈现多型性。外来人口的带菌者增加了流脑在本市的传播机会。所以加强流动人口疫情管坪.控制该人群疫情的发牛、荨延.成为今后防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0.
背景与研究目的:近年来食管腺癌的发生率显上升。因Barrett食管患常常是食管腺癌的前期病变,因而有人倡议应对患有Barrett食管的这类高风险病变患进行监测,以便发现不典型增生和早期癌变。但这种监测是否对食管腺癌患的存活有影响还不清楚。该研究旨在经过对一组认为有进展性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的高风险患进行监测后,以确认该监测对食管腺癌患死亡率的影响。患与方法:在Medline上搜索1985-2004年发表的有关胃食管反流性疾病、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的献,作对其中假设的100例高风险患(男性、50岁以上的Barrett食管患,但在入选时未发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分析监测的意义。结果:其中4例患在监测的过程中发生了腺癌,2年时存活率为78.9%(95%CI 64.9%~88.5%),5年时为78.6%(95%CI 62.8%~89.2%)。同时,约有515~2060例Barrett食管患未能纳入该项监测或调查,其中有16~61例发生了腺癌,而存活率在2年时只有37.1%(95%CI 25.4%~50.3%)。5年时只有16.7%(95%CI 9%~28.3%),比受监测的存活率低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