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47篇
  免费   876篇
  国内免费   284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617篇
基础医学   193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1355篇
内科学   733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1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946篇
综合类   3892篇
预防医学   1579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741篇
  21篇
中国医学   1490篇
肿瘤学   171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63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288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287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575篇
  2013年   630篇
  2012年   748篇
  2011年   861篇
  2010年   824篇
  2009年   737篇
  2008年   782篇
  2007年   685篇
  2006年   698篇
  2005年   658篇
  2004年   593篇
  2003年   553篇
  2002年   537篇
  2001年   447篇
  2000年   293篇
  1999年   252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分析双磷酸盐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甲氨喋呤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双磷酸盐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晨僵时间为(16.17±5.85)min、关节肿胀数量为(3.36±0.82)个、关节压痛数量为(3.54±0.70)个、关节疼痛评分为(3.10±0.54)分,均优于对照组的(31.29±8.78)min、(4.53±0.95)个、(4.97±0.83)个、(4.83±0.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取双磷酸盐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究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7年05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住院的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385名。搜集其基本资料、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等。根据T值将这些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233例)、骨量减少组(101例)和骨量正常组(51例),比较三组间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并对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各项骨代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Type I procollagen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在骨质疏松组显著高于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P0.05);随着骨密度的降低,1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arboxyl terminal peptide,β-CTX)逐渐升高,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与骨量正常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示P1NP、BGP、β-CTX与骨密度呈负相关,25(OH)D_3与骨密度呈现正相关。结论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预测骨折风险并及时抗骨质疏松治疗。  相似文献   
13.
微量元素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高龄妇女中常见的一种难治性疾病,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损害为特征,骨折的危险性增加,危害健康。人类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生命特征的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本质,实际上是人体与环境进行多种元素交换及不同元素在体内进行代谢的过程。现证实,人体内微量元素平衡失调是疾病发生的病生基础。微量元素与骨质疏松的发病、病理及治疗密切相关。虽微量元素在骨组织的成分中含量甚微,却是人与动物骨骼正常生长发育的必需因子,在调节骨代谢和骨重建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第三次全国骨质疏松学术会议新近公布了一项全球为期最长的非激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研究结果:绝经后妇女用阿仑膦酸钠(福善美)治疗10年,仍能增加骨质量并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绝经后阴道出血342例临床分析;成人气管异物钳用于绝经后取环断裂;乌鸡白凤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120例临床观察;更年期妇女动态心电图改变及临床意义;乐力胶囊对绝经妇女缺钙症状的改善;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逆灸”调节大鼠更年期血脂、体重的效应规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尼尔雌醇辅以氨基酸螯合钙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5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霞 《中国临床康复》2003,7(5):808-809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两种剂量的7-甲异炔诺酮(OrgOD14,利维爱)对绝经症状控制的比较。方法:60例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两组:①A组30例,每日口服7-甲异炔诺酮2.5mg。②B组30例,隔日口服7-甲异炔诺酮2.5mg,共6个月。观察服药前后的Kupperman评分变化及血雌二醇、促卵泡激素水平的改变。结果:两组服药后绝经症状明显改善,Kupperman评分明显降低(P<0.01),雌二醇水平显著上升(P<0.01),促卵泡激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7-甲异炔诺酮可有效地控制绝经症状,每日口服2.5mg并不比隔日口服2.5mg有较好的控制效果(除控制失眠外),故推荐隔日口服2.5mg7-甲异炔诺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收集我院从1995年5月~1999年6月期间 门诊与病房诊治的16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PMB)进 行超声检查与病理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