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35篇
  免费   5197篇
  国内免费   2216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324篇
妇产科学   165篇
基础医学   2377篇
口腔科学   250篇
临床医学   9055篇
内科学   4301篇
皮肤病学   175篇
神经病学   247篇
特种医学   14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7篇
外科学   7630篇
综合类   17116篇
预防医学   3856篇
眼科学   62篇
药学   8331篇
  116篇
中国医学   16570篇
肿瘤学   200篇
  2024年   554篇
  2023年   1952篇
  2022年   1720篇
  2021年   2258篇
  2020年   2261篇
  2019年   2380篇
  2018年   1132篇
  2017年   2104篇
  2016年   2215篇
  2015年   2456篇
  2014年   4114篇
  2013年   3843篇
  2012年   4773篇
  2011年   4919篇
  2010年   3930篇
  2009年   3806篇
  2008年   3774篇
  2007年   3391篇
  2006年   3234篇
  2005年   2955篇
  2004年   2503篇
  2003年   2197篇
  2002年   1785篇
  2001年   1591篇
  2000年   1287篇
  1999年   1002篇
  1998年   850篇
  1997年   760篇
  1996年   648篇
  1995年   501篇
  1994年   370篇
  1993年   257篇
  1992年   243篇
  1991年   180篇
  1990年   173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早期和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针刺治疗原理,并运用9 9mTc-MDP骨关节显像对其效应进行评价.方法对36例临床确诊的早期和活动期RA患者治疗前后行99mTc-亚甲基二膦酸(MDP)全身及手足局部骨显像,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和治疗组(Ⅱ组),用感兴趣区分析法计算类风湿关节区和邻近正常骨骼的放射性比(T/NT).结果针刺可促进RA关节滑膜内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再生,减少P物质的释放;Ⅰ、Ⅱ组治疗前的T/NT值分别为4.15 1.31、4.23 1.23(t=0.45,P>0.05),治疗后分别为3.46 1.44、2.34 1.02(t=2.69,P>0.01),Ⅰ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t=1.50,P>0.05),Ⅱ组则有明显改善(t=5.02,P>0.01).结论针刺可减少P物质的释放,促进类风湿关节炎的修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2.
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继章  杨树民 《上海医药》2003,24(10):462-464
目的:介绍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参阅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他汀类药物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治疗骨质疏松症、防治恶性疾病、预防肾病、防治器官排异反应和预防老年痴呆症等作用。结论:他汀类药物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3.
OPG与RANKL系统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芳  邱明才 《天津医药》2003,31(9):621-624
护骨素 (Osteoprotegerin,OPG)、细胞核因子_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activatorofNF_κBligand,RAN KL)、细胞核因子_κB受体活化因子 (ReceptoractivatorofNF_κB ,RANK)这3种因子是1997年—1999年分别由细胞生物学、免疫学、骨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分别在纤维原细胞、脾细胞、T淋巴细胞、成骨细胞(OB)、基质细胞 (SC)、破骨细胞 (OC)和滤泡树状细胞等细胞中发现的[1,2]。1概述OPG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TNFR)家族成员 ,其cDNA编码一401个氨基酸的多肽原 ,包括21个氨基酸的信号肽 ,切除后留下成…  相似文献   
994.
李行 《中国处方药》2003,(10):92-93
第一次见到王夔院士,那是今年3月初中山大学药学院举行的一个院士论坛上,当时王院士正字正腔圆地在讲台上做报告。枯燥的学术内容到了他那里,顿时变得生动活泼,恰到好处的旁征博引更是让报告深入浅出轻轻松松地传递着科学的真谛。拥挤的会堂很安静,大家都被王院士的报告深深吸引了。我低声对同事说:“有没有听过诺贝尔得奖者的学  相似文献   
995.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年特发性关节灸(JIA)是16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风湿性疾病,患儿的预后至多样性,一些完全康复,另一些则终身有症状和/或显著的残疾,因此亟需有效的药物来控制疾病。非甾体类抗灸药物是治疗JIA的第一线药物,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与传统的非团体类抗炎药物相比,具有抗炎作用大而副作用小的优点。缓解疾病的抗风湿药物是治疗JIA的第二线药物,氨甲蝶呤、柳氮磺胺吡啶以及etanercept在双育对照试验中被证实是有效的。一些研究显示硫唑嘌呤、来氟米特、infliximab等药物也可能有效,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6.
内外合治痛风性关节炎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帼 《四川中医》2003,21(6):28-29
以中药内服外敷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8例,总有效率达98%。  相似文献   
997.
李锦成  赵登荣 《四川中医》2003,21(11):32-3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五联疗法治疗顽固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寻找有效治疗顽固性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和方法。方法:对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对照组(单纯西药组),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西药、自血穴位注射、局部渗透疗法、针灸理疗治疗,采用中西结合优势互补,能明显提高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8%,随访1年复发率为30.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5%,随访1年复发率为100%。结论:中西医结合五联综合一体疗法,治疗顽固类风湿关节炎,以中药治本,西药对症综合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98.
麦粒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麦粒灸对佐剂性关节炎 ( A A)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佐剂性关节炎作为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 ,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麦粒灸治疗组、麦粒灸加去肾上腺组、麦粒灸加假手术组。麦粒灸“肾俞”、“足三里”,检测IL-1、IL-2、IL-6含量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 IL-1、IL-6的活性比正常大鼠明显升高 ( P<0 .0 1)。麦粒灸组大鼠 IL-1、IL-6活性较模型组比明显下降 ( P<0 .0 5 )。麦粒灸加去肾上腺组 IL-1、IL-6活性未见明显变化 ( P>0 .0 5 ) ,假手术组IL-1活性极显著降低 ( P<0 .0 1) ,IL-6比模型组明显为低 ( P<0 .0 5 )。模型组大鼠脾脏 IL-2活性降低 ( P<0 .0 5 ) ,麦粒灸治疗后可使 IL-2活性极显著升高 ( P<0 .0 1) ,麦粒灸加去肾上腺组 IL-2活性与麦粒灸组及假手术组比 ( P<0 .0 5 ) ,但与模型组比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假手术组 IL-2活性亦明显提高 ( P<0 .0 1) ,而与正常组无差异。结论 麦粒灸可抑制 AA大鼠 IL-1、IL -6活性。摘除肾上腺后则麦粒灸不能降低 IL -1、IL -6活性 ;麦粒灸可明显提高 IL -2活性 ,摘除肾上腺后麦粒灸则对 IL -2活性无明显影响 ;麦粒灸对 A A细胞免疫功能的调整与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的完整有关  相似文献   
999.
淫羊藿总黄酮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探索中药淫羊藿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采用血清细胞培养的方法,观察淫羊藿总黄酮对动物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淫羊藿总黄酮能明显促进成骨细胞数量增殖(P<0.05),增加碱性磷酸酶活性(P<0.01),降低培养基中钙含量(P<0.05)。由此推测淫羊藿具有较强的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神阙穴敷贴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钙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神阙穴贴补血益精透皮贴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钙素 (BGP)的影响。方法 选择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30名 ,分神阙穴贴药组 (补血益精穴位透皮贴剂 )、西药组 (羟乙磷酸钠片 )、中药组 (补血益精药丸 )、空白对照组。结果和结论 穴位敷贴组能显著提高骨钙素 (7.69± 1.65 )。穴位敷贴组与中药组 (7.82± 0 .99)和西药对照组 (7.13± 0 .89)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骨钙素调整作用基本一致 (P>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