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72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20篇
综合类   453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88篇
  3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的:探讨斜位片在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3例四肢骨折患者资料,回顾分析斜位摄片在四肢隐蔽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使用的设备是美国GE公司RevolutionXR/dOMDR。结果:斜位摄片明显提高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诊断率。结论:加摄不同角度的四肢长管状骨斜位片对骨折诊断,特别是隐蔽性骨折的诊断有相当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2.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发生在长管状骨骨折后尤其是以股骨干为主的多发性骨折后,以意识障碍、进行性低氧血症、皮肤瘀斑、呼吸窘迫为特征的综合征。笔者根据本院收住的2例多发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病人的临床护理实践,结合文献报道,浅谈对脂肪栓塞综合征病人的护理。1病例介绍女,23岁。因多发骨折,创伤性休克,于2002年9月8日收住院。查体:脉搏13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8.0/4.0kPa。意识清,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经双路快速补液、输血、抗感染、抗休克、清创及骨折部位固定等治疗,病人休克症状4小时后基本纠正。入院10小时后开始出现进行性意…  相似文献   
23.
管状骨增宽牵引成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管状骨增宽牵引后新骨形成的变化。方法 在成年山羊的后肢放置2只增宽牵引器。实验组9只术后第8天牵引,对照组3只不牵引。牵引完毕后不同时期,各宰杀3只,评价管状骨增宽牵引后新骨形成的质和量。结果 实验组胫骨平均增宽7.83mm,X射线见牵引间隙逐渐变模糊,暴露侧有骨不连,非暴露侧成骨良好,牵引完毕3个月,未暴露侧新形成板层骨与原来胫骨融为一体,而暴露侧骨不连区为致密纤维组织。结论 管状骨增宽牵引成骨后,两侧牵引间隙成骨不一致,良好的血供,对新骨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4.
25.
患者男,15岁,右上腹间断隐痛3年,再发两月,门诊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收住院,完善术前检查,行LC术,术中胆囊三角轻度粘连,解剖出胆囊管及胆总管、肝总管后,将胆囊管近端上可吸收夹后剪断,继续分离找到胆囊动脉,上夹后灼断,在分离到胆囊颈部与体部交界处,再发现类似已切断的管状物,仔细分离各管状结构后,发现此管状结构从右肝管分出,行术中胆道造影,左右肝管及胆总管通畅,  相似文献   
26.
管状骨骨折治疗中多使用钢板螺钉系统内固定,但常有螺钉拔除,钢板断裂的病例报道,过去常再次钢板内固定配合植骨治疗,因此感染、再次骨折和关节僵死的风险非常大。笔者自1999年1月~2003年6月间用记忆合金板治疗钢板内固定失败的病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7.
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较之传统的内固定方法,因其有显著的优点,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1999—2006年,我们应用闭合复位不扩髓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胫骨骨折62例,经随访观察,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29.
长管状骨骨折一期植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期植骨在长管状骨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及优点。方法:1999年12月~2001年4月对67例经内固定塑形后仍不能消除断端问隙的管状骨骨折采用皮质骨碎块加自身骨泥一期移植,经过6~16个月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1例因再次外伤致内固定断裂,另1例因内固定松动,重新手术,余均取得骨性愈合。结论:皮质骨碎块和自身骨泥结合一期移植,可获得骨折的即刻稳定,诱导新骨生长,促进骨愈合,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30.
于锐  赵长福 《吉林医学》1996,17(4):205-206
长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是常见的骨折后期并发症之一,骨不连的治疗需要坚强稳定的固定,还需有利于骨生长愈合的因素。正是基于此,我们选用Bastiani氏这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局部稳定性强的外固定架,同时采取植骨术的方法,治疗骨不连11例,其中10例愈合良好,平均125天愈合。仅1例感染性骨不连外固定架治疗时未行植骨,术后4个月时复查未愈,11例中7例为感染性骨不连。认为本法治疗长管骨骨不连,具有对组织损伤小,固定的稳定性强以及增强利于骨愈合的因素,提示更适于对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