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72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20篇
综合类   453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88篇
  3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①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效果。②方法 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56例,随访8~26个月,观察治疗结果。③结果 56例病人术后对位、对线均满意,股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9.9周,胫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7.7周,2例延迟愈合。无主钉或锁钉断裂.无肢体短缩、功能障碍发生。④结论 交锁髓内钉是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一种理想、可靠的内固定方法,其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的愈合情况。方法:采用国产带锁髓内钉治疗上肢骨折23例27肢。结果:术后随访21例,骨折全部愈合。患肢关节活动恢复正常者占76.0%(19/25),基本恢复正常者占10.0%(4/25)。结论:高原地区带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是可行的。其手术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术后便于早期关节活动,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带血管骨膜瓣移植修复烧伤坏死管状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带血管骨膜瓣移植修复烧伤坏死管状骨的可行性,试图为临床修复烧伤坏死骨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方法8月龄成年新西兰家兔20只,设一侧肢体的桡骨为实验组,另一侧为对照组,采用同体对照法。实验组保留带血管的骨膜瓣,从桡骨中下段离断1.2cm桡骨,置沸水中煮沸30min冷却后原位回植,再行骨膜瓣移植包绕、固定。对照组按上述方法处理后不移植骨膜瓣。分别于术后2、4、6、8~10、12周摄X线平片,同时分别处死4~5只兔并取两侧桡骨行组织学切片检查。结果实验组:术后2~4周在骨坏死区见到明显的骨膜增生影像;术后6~8周见骨折断端连接征象,新生骨小梁形成并逐渐改建;术后8—10周可见网织骨普遍融合重建,形成板层,新的哈佛系统形成;术后12周新生骨结构更加成熟,骨折愈合。对照组:术后2周仍为死骨,骨坏死区无骨膜增生现象;术后4、6周未见骨折愈合征象;8周可见骨缺损;12周坏死骨完全溶解、吸收,骨缺损区清晰可见,骨缺损区被少许纤维组织充填。结论带血供的骨膜瓣能不断形成新生骨并爬行替代原坏死骨,使坏死骨获得再生,能很好地修复烧伤坏死的管状骨。  相似文献   
14.
患儿,男,10岁。因“左胫骨上段骨性包块6年”入院。其家长代述于入院前6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胫骨上段小肿物,伴轻度疼痛,质硬,行走时无异常不适,肿物渐增长,于1997年12月在新疆菜医院行手术病灶清除治疗,取异体髂骨(其母亲骨质)植骨术,并行病检诊断为“软骨瘤”,术后伤口愈合好。术后3年肿物复发,增长较缓慢,仍感疼痛不适。近3个月出现左膝屈曲,不能伸直,行走轻度跛行,  相似文献   
15.
16.
侯春台 《现代康复》1997,1(5):350-350
我院自1990年以来应用上海产Gf—Ⅰ型管状吻合器和XF型缝合器行胃大部切除对.改先切胃后重建为先吻合后切胃新方法161例,感到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应用管状吻合器实施乙状结肠造瘘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管状吻合器实施结肠造瘘术的手术技巧。方法:1999年3月-2002年10月间应用管状吻合器施行乙状结肠造瘘术5例,其中包括直肠下段癌4例和直肠癌伴肠梗阻1例。手术方式是乙状结肠单腔造瘘4例,乙状结肠双腔造瘘术1例。结果:术后无一例发生人工肛门出血、坏死、内陷及感染等并发症。随访平均1.8(1.1—2.9)年,造瘘口的吻合钉在术后1年后逐渐脱落,人工肛门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应用管状吻合器进行乙状结肠造瘘术,具有操作简便、造瘘口形态一致,手术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儿童Ewing肉瘤发病率仅次于骨肉瘤,肿瘤多累及四肢管状骨,生长在扁骨的Ewing肿瘤较少见。我院近期收治髂骨Ewing肉瘤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在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分别为股骨干、肱骨干、前臂骨折的患者使用兰州西脉公司生产的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结果6例患者经术后1-3月随访,骨折复位满意,内固定位置好。结论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用于四肢长管状骨的各种骨折,操作方便,复位固定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