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5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89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453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62篇
综合类   1091篇
预防医学   14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31篇
  9篇
中国医学   2606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结节性筋膜炎的病理特点和亚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结节性膜炎由Knowaler等〔1〕于1955年首次提出并命名,又称为假肉瘤性膜炎。本病既非炎症性疾病,亦非真性肿瘤,而是一种以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主的软组织瘤样病变。由于其核分裂象多见,富于细胞,增生的纤维母细胞生长活跃,“上窜下跳”...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化脓性链球菌导致毒素休克综合征及坏死性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收治的 2例化脓性链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方法。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并发链球菌毒素休克综合征及坏死性膜炎,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的特点,治疗上可予液体复苏、维持血压、补充凝血因子、抗感染、连续血液净化、提高免疫力、彻底清创引流等治疗。结果 2例患者经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病情逐步好转,最后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导致毒素休克综合征及坏死性膜炎的治疗,早期彻底的手术清创、有效的抗感染、人血白蛋白的使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等手段, 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十穴八针、透灸联合加味养汤治疗肝肾亏虚型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会理县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肝肾亏虚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十穴八针、透灸联合加味养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膝关节髌底周径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时VAS评分、压痛点VAS评分、膝关节髌底周径、WOMAC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运动时VAS评分、压痛点VAS评分、膝关节髌底周径、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穴八针、透灸联合加味养...  相似文献   
54.
目的:在“以为先”理论指导下,观察四步理手法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有效性。方法:运用四步理手法跟传统手法各治疗30例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分别治疗6次,每周3次。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及随访治疗15天后的复发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15天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步理手法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效果理想,在改善拇指疼痛及功能方面,效果明显优于传统中医手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解毒消痈饮治疗肛周坏死性膜炎术后热毒炽盛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肛周坏死性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对症支持的常规治疗+痛痒消洗剂坐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口服解毒消痈饮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第3、7、14天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 d后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较治疗前显著减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红蛋白(H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4 d后坏死性膜炎实验室风险指数评分(LRINEC)、Fournier坏疽严重程度指数(FGSI)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7、14天创面渗液和创面水肿情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肛周坏死性膜炎术后热毒炽盛期应用解毒消痈饮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术后疼痛,降低炎症反应,提高血红蛋白含量,有利于评估患者术后病情及预后,减轻术后创面渗液和创面水肿,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6.
急性坏死性膜炎是少见难治的外科感染性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2例坏死性膜炎,结果显示治愈率为90.7%;截肢1例,占3.1%;死亡2例,占6.2%.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好,且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7.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对坏死性膜炎的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 ,对坏死性膜炎手术后的病人 ,在全身以及局部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 ,局部再施于中药 (九一丹 ,八二丹及迎春散 )可促使创面愈合 ,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8.
误诊为肉瘤的结节性筋膜炎之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节性膜炎被误诊为肉瘤的原因,方法观察74例被误诊为肉瘤的结节性膜炎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其中对62例采用ABC、LSAB法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74例病人临床表现均为良性经过,但镜下组织学极似肉瘤形态,68例获随访,结果均存活,复发率不足1%,62例做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梭形细胞Vimentin阳性,MSA,SMA和KP1部分病例阳性,Keratin、S-100、Desimin均为  相似文献   
59.
刘锐 《职业与健康》1999,15(10):19-19
坏死性膜炎是较少见的严重软组织感染,我院近年来共收治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男5例,女2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62岁。病史:臀部肌肉注射4例,软组织严重挫伤2例,腹部刺伤1例。体温:39℃以上5例,38℃~39℃2例。WBC:(16.6~22.8)×10~9/L。N:82%~89%。中毒性休克,严重酸中毒,电解质紊乱2例,皮肤紫红和灰暗相间并有水泡2例,皮肤红肿发硬3例。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60.
嗜酸性膜炎,迄今甚为罕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诊治1例,且T3测定明显降低。报告如下。患者,女,47岁,住院号239486。因双下肢非凹陷性水肿,皮肤变硬3月,于1997年7月15日以甲减(?)入院。3月前病员无明显诱因,始发左大腿后外侧皮肤局部肿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