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13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280篇
预防医学   41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73篇
中国医学   172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福建叶下珠抗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福建叶下珠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NIH小鼠随机分为叶下珠高、低剂量组、联苯双酯组、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于造模之日起,叶下珠高、低剂量组分别以20 g/kg、10 g/kg叶下珠药液灌胃,联苯双酯组以0.15 g/kg联苯双酯药液灌胃,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每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天灌胃1次,连用12 d.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肝、脾脏器指数,并做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联苯双酯组、叶下珠高、低剂量组小鼠血清ALT、肝指数、脾指数值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P<0.01).炎症坏死程度:5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模型组与正常组、联苯双酯组、福建叶下珠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值均<0.05);联苯双酯组与福建叶下珠大、小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福建叶下珠能显著降低血清转氨酶活力和肝脾脏器指数,对肝细胞坏死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具有较好的抗小鼠免疫性肝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32.
李博 《武警医学》2014,(1):107-107
本刊讯为扎实做好2013年冬季新兵野营拉练卫勤保障工作,实现“拉得出、跟得上、救得下、治得好”的总目标,总队各支队周密部署,严密组织,确保了整个拉练卫生防病工作安全顺利。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福建省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流行病史及临床特征,为诊断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省各县(市、区)医疗机构诊治的病例资料,对其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分析。结果福建省2001—2012年共诊治广州管圆线虫病58例,其中暴发流行占51.7%,散发48.3%。患者以学生为主(41.4%);地区分布:福州占77.6%,为闽南15.5%,闽东、闽北各2例。患者均有食用大瓶螺、褐云玛瑙螺、铜锈环棱螺、蛞蝓和青蛙等病史。潜伏期平均7d,主要症状为头痛、颈强、呕吐等。诊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3例脑脊液中检出第3期幼虫,广州管圆线虫血清抗体阳性率97.4%(37/38)。误诊率58.6%,平均15d。确诊后经阿苯哒唑治疗均治愈。结论福建省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的病例,主要为食生或未煮熟的螺类引起。应把好"病从口入"关,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阻断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34.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是福建医科大学主办的医药卫生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等方面的论著、研究简报、临床研究、技术与方法、文献综述、学术讲座、个案报告及学术交流信息等文稿。  相似文献   
35.
林荔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8):167-168
家父主任中医师,六十年代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临床和科研四十多年,精研<内经>、<伤寒论>、<金匮>、<温病>等经典著作,主张博采众长,遵古不泥,创新不离本,辩证论治与专方专病相结合,擅长中医内科,屡愈难疾重症,对中医儿妇、针灸亦尚精通.在全国性杂志上发表了50多篇学术论文,现将本人在临床上使用西医治疗妇科疾病上遇到的棘手病例采用家父的经验取得奇效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36.
最能代表福建中医学院20世纪七八十年代学术水平的,恐怕非学院五老莫属。赵菜、黄宗勖、盛国荣、俞慎初、俞长荣(按出生年月排列)五位教授并称中医学院“五老”,均为全国首批500名中医药专家。作为群体而言,他们具有名老中医那种仁者爱人、治学严谨、医术精湛的共性:作为个人而言,他们各自个性鲜明,独树一帜,各有灵根各自探。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了解福建省人体肠道原虫病流行现状。方法 按全国统一调查方案,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5个调查县(市、区),每个县(市、区)调查5个点,每个调查点调查人数不少于250人。每份标本采用卢戈氏碘液涂片法与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检查肠道原虫包囊或滋养体。结果 共调查15县(市、区)75个点(村)10 652人,阳性者222人,各种肠道原虫总感染率为2.08%。检出6种肠道原虫,即人芽囊原虫、微小内蜒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哈门氏内阿米巴、波列基内阿米巴及蓝氏贾第鞭毛虫,其感染率分别为0.79%、0.58%、0.41%、0.18%、0.09%与0.02%。男性感染率为0.84%,女性为1.25%,女性高于男性(χ2=8.8126,P<0.05)。感染者最大年龄86岁,最小3岁,以高年龄组(56岁以上)为主,占38.3%。感染者分布于多种职业,其中农民占77.9%,其次为学生占14.4%。调查地区感染率以平潭为最高7.04%,其次为漳浦4.62%与周宁3.92%。浙闽山地丘陵生态功能区感染率为1.52%(83/5469),滇桂粤中部闽南山地丘陵生态功能区为2.68%(139/518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674,P<0.01)。结论 本次调查的人群原虫总感染率大幅降低,感染虫种明显减少,并以人芽囊原虫为常见的肠道原虫,应列为今后防制重点。  相似文献   
38.
网络投稿请按本刊要求,即在邮件主题栏注明×××(第一作者姓名)投稿并附论文题目。请在投稿后,务必将单位介绍信等寄至《福建医药杂志》编辑部(若时间紧迫,亦可将介绍信扫描件先发至本刊电子信箱)。单位介绍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全部作者(实际参与工作者)及排序、通信作者署名无争议等项,并加盖公章。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本刊收到介绍信后,将对稿件进行登记并发送电子回执。若15天之内未收到单位介绍信,将不对文章作处理。  相似文献   
39.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是福建医科大学主办的医药卫生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等方面的论著、研究简报、临床研究、技术与方法、文献综述、学术讲座、个案报告及学术交流信息等文稿。1来稿应注重科学性、先进性及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数据准确。来稿一式两份(包括图表)。采用计算机录入,A4纸单面打印。汉字以1986年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准。外文符号注意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的准  相似文献   
40.
《福建医药杂志》2014,(2):F0004-F0004
福建医药杂志是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福建省医学会主办,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院承办的综合性医药学术期刊,1979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宗旨为贯彻预防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立足本省,及时报道国内外医药卫生科研成果及防治疾病经验.反映其进展及水平,为省内外各级医药卫生技术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与报道、实验研究、实验诊断与临床、诊疗技术、药物与临床、中西医结合、综述、医院管理、护理、基层医生园地等。特色为科学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