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1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76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59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7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94篇
内科学   25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97篇
特种医学   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948篇
预防医学   283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437篇
  1篇
中国医学   318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322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模型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调控基因的影响。方法采用颈内动脉注射血栓的方法,复制多发脑梗死性痴呆大鼠模型,观察益气复智颗粒24.84、12.4、6.21g/kg灌胃对实验动物脑组织bax和bcl-2基因蛋白表达及bax/bcl-2的影响。结果益气复智颗粒能抑制脑缺血后脑组织中bax基因蛋白的过度表达,并明显降低bax/bcl-2的比值。结论益气活血法及益气复智颗粒具有较好的调控脑缺血后基因蛋白表达的能力,可能是其抑制脑神经元凋亡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2.
目的:考察咖啡酸、东莨菪内酯、野黄芩苷对体外培养视网膜神经细胞存活的影响,探讨灯盏花中具视神经保护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将18只出生2-3d的乳鼠视网膜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经多聚鸟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包被的96孔板中。于培养3d后,分别加入PBS液及不同含量的咖啡酸、东莨菪内酯、野黄芩苷溶液继续培养2d,采用MTT比色法测量其存活细胞的吸收值,同时对部分细胞行Nissel体染色检查。结果:Nissel体染色检查结果表明,培养5d的存活细胞大部分均为神经细胞。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咖啡酸含量在3.9-1000μg·mL-1、东莨菪内酯、野黄芩苷含量在250-1000μg·mL-1时,其吸收值均明显增加(P<0.05,P<0.01),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咖啡酸、东莨菪内酯、野黄芩苷三者均能促进体外培养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存活,且咖啡酸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93.
目的:以原代培养的胚胎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进行缺氧缺糖再给氧处理,观察党参皂苷L1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胚胎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原代培养,含连二亚硫酸钠的无糖Earles液进行缺氧/缺糖处理造模,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342和PI原位双染法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坏死、凋亡细胞百分率,APO-BRDU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Fluo-3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Ca2 浓度,评价药效.结果:(1)细胞存活率(%):与模型组(29.89±6.28)比较党参皂苷L1 1.0mg/L组(46.05±8.92)、0.1mg/L组(46.83±6.76)、0.01mg/L组(41.05±9.18)均能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P<0.01和P<0.05);(2)细胞坏死率(%):与模型组(44.99±12.81)比较,党参皂苷L1 1.0mg/L组(19.45±2.31)、0.1mg/L组(18.78±4.95)和0.01mg/L组(22.37±4.44)能显著降低细胞坏死率(P<0.001);(3)原位双染法细胞凋亡率(%):与模型组(17.44±4.82)比较,党参皂苷L1 1.0mg/L组(8.75±1.88)、0.1mg/L组(9.73±1.76)能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P<0.01和P<0.05);(4)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与模型组(8.55±3.84)比较,党参皂苷L1 1.0mg/L组(4.21±2.31)、0.1mg/L组(3.83±2.95)能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5)细胞内Ca2 平均荧光值,与模型组(47.37±9.68)比较,党参皂苷L1 1.0mg/L组(28.67±11.12)、0.1mg/L组(27.34±8.57)能显著降低细胞内Ca2 平均荧光值(P<0.05),表明党参皂苷L1能明显降低细胞内Ca2 浓度.结论:党参皂苷L1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坏死和凋亡过程均具有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其能降低细胞内Ca2 浓度有关,提示党参皂苷L1是党参治疗脑卒中急性期的主要效应成分.  相似文献   
94.
目的:以缺氧/缺糖再给氧为模型,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保护作用。方法: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检测细胞线粒体活性,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含量([Ca2+]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缺氧-缺糖5 h再给氧3 h时,细胞内[Ca2+]i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并随再给氧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高,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明显降低,并随再给氧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下降,清开灵注射液能显著降低细胞内[Ca2+]i浓度,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与缺氧-缺糖再给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可抑制缺氧-缺糖再给氧损伤所致的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从而具有稳定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而对海马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其能抑制神经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 研究维生素B6(VB6)对大鼠胚胎中脑神经细胞分化的增殖效应关系,并探讨其中的机制。方法: 以大鼠胚胎中脑神经细胞进行原代培养,观察不同浓度的维生素B6 0.001,0.01,0.1,1.0,10.0,100.0 mol/L,对细胞分化和增殖的影响,并利用图像分析细胞形态的变化、硫代巴比妥酸测定丙二醛(MDA)和流式细胞技术分析蛋白总量。结果: VB6能促进体外培养中脑神经细胞突起生长,突数增多,神经元的存活数和神经元胞体的直径及面积增加,细胞总蛋白相对含量明显增加。结论: 0.1~10.0 mol/L的VB6对体外培养胚胎中脑神经细胞分化、增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D56)在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病理意义和作为小细胞肺癌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方法 收集肺癌石蜡标本59例并培养小细胞肺癌H128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D56的表达。结果 在43例NSCLC组织中,CD56的表达35例呈阴性反应,8例阳性反应均为弱阳性。CD56在16例SCLC组织中的表达高速100%。且12例(80%)呈强阳性表达。CD56在NSCLC和SCLC组织中的表达具有高度相差显著性。CD56在H128细胞系中呈普遍表在。结论 CD56能是小细胞肺癌组织和细胞的理想标志物。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压力及压力加维生素B1联合作用下SD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p53、MDM2及Ref1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新生SD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体外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细胞分单纯加压组、实验加压组(加入维生素B1)及未加压对照组,于加压后2 d(培养第9~10天)行苔盼兰染色检查计数细胞成活率,p53免疫组化检查并提取细胞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p53、MDM2及Ref1基因的表达。结果:单纯压力组p53/MDM2基因的表达较正常未加压组增强,Ref1基因表达无增强;而维生素B1作用后的加压组,其p53/MDM2基因的表达较单纯加压组明显减弱。结论:压力作用下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损害有凋亡机制参与,维生素B1对压力作用下视网膜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8.
阿魏酸对视网膜神经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阿魏酸(FA)对视网膜神经细胞内游离钙([Ca2 ]i)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以胚胎7个月人视网膜,新生小牛视网膜和生后4个月小鼠视网膜为研究对象,检测FA作用后[Ca2 ]i水平变化。结果500μg/mLFA作用下,胚胎人组[Ca2 ]i荧光强度(基值为57.08±3.97)在10s内降至38.41±4.92,维持在38.41±4.92~43.45±3.29;新生小牛组[Ca2 ]i(基值为69.48±3.87)在20s内降至52.86±3.69,维持在49.75±3.82~54.39±4.04;成年小鼠组[Ca2 ]i(基值为71.54±3.73)在20s内降至54.91±3.57,维持在53.81±3.49~58.14±3.49,且发现胚胎人组[Ca2 ]i基值和受光照射后变化明显异于新生期小牛组和成年小鼠组。结论FA能有效降低视网膜神经细胞内游离钙水平,对于促进增殖和保护细胞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评价维生素B1、B6、B12及其衍生物甲钴胺对视网膜神经细胞及神经节细胞(RGCs)的生存和轴突再生伸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新生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技术,与不同浓度的B族维生素共同培养,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进行HE染色和抗Thy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测量视网膜神经细胞和RGCs轴突长度,比较各种维生素对细胞轴突伸长的影响。结果维生素B1、B6、B12和甲钴胺的最有效作用浓度分别为100、100、1.0、1.0μmol/L;高密度培养该营养作用更明显。用该浓度作用于细胞,维生素B6、B12和甲钴胺可促进视网膜神经细胞和RGCs轴突伸长。结论B族维生素在体外短期内能够显著提高视网膜神经细胞和RGCs的活力,促进上述细胞轴突再生伸长。  相似文献   
100.
MPTP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就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进行综述,重点从MPTP损害细胞线粒体、促进细胞氧化应激、影响细胞信号转导、促进神经胶质细胞激活以及损害多巴胺转运体等方面介绍和总结了近年来在MPTP诱导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尤其是细胞信号转导改变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从细胞凋亡角度阐释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以及MPTP多巴胺能神经毒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