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39篇
  免费   3835篇
  国内免费   5012篇
耳鼻咽喉   866篇
儿科学   1116篇
妇产科学   916篇
基础医学   3754篇
口腔科学   2376篇
临床医学   12600篇
内科学   6861篇
皮肤病学   1445篇
神经病学   1364篇
特种医学   20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4522篇
综合类   19892篇
预防医学   6231篇
眼科学   838篇
药学   13123篇
  87篇
中国医学   5744篇
肿瘤学   2977篇
  2024年   373篇
  2023年   1280篇
  2022年   1186篇
  2021年   1526篇
  2020年   1498篇
  2019年   1598篇
  2018年   866篇
  2017年   1380篇
  2016年   1841篇
  2015年   2157篇
  2014年   3310篇
  2013年   3296篇
  2012年   4569篇
  2011年   5222篇
  2010年   5046篇
  2009年   5201篇
  2008年   5638篇
  2007年   5181篇
  2006年   5406篇
  2005年   5064篇
  2004年   3939篇
  2003年   3205篇
  2002年   2627篇
  2001年   2654篇
  2000年   1872篇
  1999年   1636篇
  1998年   1339篇
  1997年   1309篇
  1996年   1131篇
  1995年   1140篇
  1994年   1055篇
  1993年   514篇
  1992年   685篇
  1991年   604篇
  1990年   521篇
  1989年   399篇
  1988年   199篇
  1987年   158篇
  1986年   92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44.
《右江医学》2020,(2):133-136
<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口腔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美的追求亦日益提高,因美观意识不断提高,寻求正畸治疗的成人患者也越来越多。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错牙合畸形,该类错牙合往往还伴有深覆盖、深覆牙合、前牙闭锁牙合、开唇露齿、露龈笑等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颜面美观及身心健康~[1],患者常以"龅牙"要求改善面容美观为主诉~[2]。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的矫治主要分为功能矫治器矫治、固定矫治器的掩饰性矫治、外科正畸治疗等三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5.
全身麻醉是指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程度与血液内药物浓度有关,并且可以控制和调节。同时,该种抑制作用是完全可逆的,待手术结束,药物被代谢或从体内排出后,患者的神志与相关反射会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全身麻醉在手术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常用药物有2种目前,全身麻醉中较为常用的药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吸入性麻醉药,包括氧化亚氮、七氟烷、氟烷、异氟烷、地氟烷、恩氟烷;另外一种是静脉注射麻醉药物,具体包括巴比妥类(硫喷妥钠、苯巴比妥等)、阿片类(芬太尼、雷米芬太尼、阿芬太尼、吗啡、舒芬太尼等)、异丙酚、苯二氮卓类、氟哌利多(地西泮、咪达唑仑等)、氯胺酮、依托咪酯等。  相似文献   
46.
《中成药》2019,(3)
目的探索大鼠皮肤类过敏试验的组织学机制。方法大鼠背部脊柱两侧分别皮内注射C48/80、吐温-80、碘海醇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喜炎平注射液后,立即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蓝溶液,15 min后麻醉处死,剪取背部皮肤,测量蓝斑直径,取蓝斑皮肤观察肥大细胞形态,计算脱颗粒率。再采用Pearso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皮内注射C48/80、吐温-80、碘海醇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后,蓝斑直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与药物质量浓度(体积分数)均呈正相关,两者之间亦然,但肥大细胞数均无明显变化[除0.8、1.6 mg/mL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外];皮内注射喜炎平注射液后,蓝斑直径、肥大细胞数、脱颗粒率均无明显变化(除质量浓度5 mg/mL时蓝斑直径外)。结论大鼠皮肤类过敏试验组织学机制是类过敏阳性物质致皮肤肥大细胞脱颗粒,其脱颗粒率与阳性物质浓度、皮肤蓝斑直径呈高度正相关,可作为药物类过敏性及其反应强度评判的一项补充指标。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观察电针与CO_2激光灸对奥沙利铂所致的周围神经毒性大鼠的缓解作用及其外周保护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和CO_2激光灸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行奥沙利铂溶液腹腔注射2 mg/kg,隔日1次,共4次。对照组采用等体积的5%葡萄糖溶液腹腔注射。分别采用电针和CO_2激光灸双侧足三里穴对电针组和CO_2激光灸组进行相应治疗,隔日1次,共7次。检测各组大鼠足底机械痛阈和冷刺激抬足反应率,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法测定坐骨神经瞬态电压感受电位锚定蛋白(TRPA1)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机械性痛阈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第7天和第13天电针组机械性痛阈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冷刺激抬足反应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第7天和第13天电针组和CO_2激光灸组的冷刺激抬足反应率均下降(P0.01)。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坐骨神经出现比较严重的髓鞘变性,电针组和CO_2激光灸组均有一定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TRPA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NGF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CO_2激光灸组TRPA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NGF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结论电针和CO_2激光灸均可以缓解大鼠奥沙利铂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外周坐骨神经TRPA1和N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测定南方红豆杉不同组织器官紫杉烷类物质的含量,优选出最佳采收部位,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集南方红豆杉植株主干树皮、侧皮、根皮、须根、茎、叶六个组织器官材料,运用HPLC法检测紫杉烷类物质含量,确定其最佳利用组织器官。结果:南方红豆杉四种紫杉烷类在组织中的分布明显地受组织分化的影响,其中10-脱乙酰巴卡亭Ⅲ在叶中最多,7-表-10-去乙酰基紫杉醇在侧皮中最多,紫杉醇、三尖杉宁碱则在根中最多。结论:叶是合成紫杉醇前体物质的主要器官,而皮与根则是合成及积累紫杉醇的主要组织器官。  相似文献   
50.
摘要:目的 探讨原络调神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IGF-1、BDNF、NGF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原络调神针刺法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血清炎症因子及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8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HAMD、MESSS评分及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DL评分及血清IGF-1、BDNF、NGF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原络调神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明显升高患者血清IGF1、BDNF、NGF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同时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进而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