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73篇
  免费   5163篇
  国内免费   1413篇
耳鼻咽喉   258篇
儿科学   371篇
妇产科学   183篇
基础医学   1393篇
口腔科学   274篇
临床医学   13166篇
内科学   2683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3183篇
特种医学   179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2229篇
综合类   13813篇
预防医学   2181篇
眼科学   260篇
药学   3428篇
  78篇
中国医学   934篇
肿瘤学   1183篇
  2024年   761篇
  2023年   2092篇
  2022年   2120篇
  2021年   2377篇
  2020年   2410篇
  2019年   2235篇
  2018年   1211篇
  2017年   2000篇
  2016年   2383篇
  2015年   2251篇
  2014年   3248篇
  2013年   3296篇
  2012年   4087篇
  2011年   4380篇
  2010年   3916篇
  2009年   3764篇
  2008年   3600篇
  2007年   3087篇
  2006年   2784篇
  2005年   2428篇
  2004年   1916篇
  2003年   1635篇
  2002年   1337篇
  2001年   1175篇
  2000年   884篇
  1999年   689篇
  1998年   504篇
  1997年   319篇
  1996年   265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 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原理,对累及大脑皮层运动区的颅内胶质瘤患进行术前、术后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即对患手指运动的皮层定位检查,分辨这些重要的功能皮层区与病变的相邻关系。方法 对15例颅内占位性病变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采用血氧依赖水平(BOLD)原理进行扫描,并经计算机处理获得相应的脑功能区的影像表现。结果 所有患均能在脑功能成像中表现局部功能活动区(相应的手指运动支配功能区)规律的信号一时间变化曲线,以及由于病变造成的皮层功能区的移位和缩小等形态学改变。结论 在常规MR成像后进行功能性MR成像研究,对需实施颅内占位病变,特别是对额、顶中央沟累及运动皮层的胶质瘤切除术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2.
椎管内肿瘤的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对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经磁共振成像诊断或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磁共振图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2例椎管内肿瘤患者中,脊髓 内肿瘤6例,髓外硬膜下肿瘤29例,硬膜外肿瘤7例,磁共振成像对病变的显示直观清晰,定位定性准确。结论:磁共振成像对椎管内肿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应为影像学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3.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disease ,AD)是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类型 ,是一种以记忆认知功能障碍为首要临床表现并进行性加重的神经变性疾病。由于磁共振成像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MRI)技术具有良好的组织对比分辨力 ,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的特点 ,使其在AD诊断方面的重要性越来  相似文献   
104.
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业军 《广西医学》2002,24(12):1990-1992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多发生于 35~ 5 5岁中老年妇女。近年来 ,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我国一些大城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上升速度较快 ,有些城市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关键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手段 ( 1)。目前 ,通过钼靶 X线、US、CT、MRI等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可获得较准确诊断 ,现结合文献将其现状综述如下。1 钼靶 X线表现( 2~ 16)1 91 3年德国外科医生 Salomon首次使用 X线摄影检查乳腺病变 ,随着出现许多新的乳腺检查方法。70年代后期至今应用钼靶 X线…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阐述3D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 DCE-MRA)的原理及其在腹部大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32例腹部大血管3D DCE-MRA检查的影像资料,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团注试验:对比剂通过肾动脉水平腹主动脉内的高峰时间为17-23s;(2)正常表现3例,清晰显示腹主动脉及其分支;(3)腹主动脉瘤7例,均显示主动脉受累段不规则增宽及实际的动脉腔;(4)腹主动脉夹层18例,均显示内膜片、真假两腔以及分支动脉起源的位置,显示破口12处、再破口16处;(5)动脉粥样硬化3例,均显示腹主动脉迂曲,管径粗细不均;(6)髂总静脉血栓形成1例,左髂总静脉未显影。结论3DDCE-MRA是一种非损伤性血管成像技术,对腹部大血管病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分子中含吡啶基的有多个杂环的化合物系列的波谱表征,方法:由烟酸出发,经多步反应,制得有吡啶基的均三唑并噻二嗪化合物,并进行红外,核磁共振氢谱与碳谱测试。结果:得到原料,中间体和产物的红外光谱图,产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与碳谱图。结论:标题化合物红外光谱1600cm^-1处多有C=N伸缩振动峰,1250cm^-左右有N-N=C伸缩振动峰,700cm^-1有C-S-C弯曲振动峰;噻二嗪亚甲基氢的化学位移δ值约为4.46,吡啶基四个氢原子化学位移约为9.3、8.9、8.7、8.0,噻二嗪亚甲基碳化学位移为23。  相似文献   
107.
神经—肌电图与MRI检查结合诊断臂丛神经损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神经-肌电图和MRI检查以及两结合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7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行术前神经-肌电图、MRI和术中神经-肌电图检查,并与手术探查中的发现进行比较;比较术前神经-肌电图与MRI检查同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在确定神经完全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术前神经-肌电图检查对臂丛损伤定性、定位诊断的完全符合率为70.4%,基本符合率为96.3%;它们对臂丛神经根撕脱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55.6%和68.5%,两结合可提高诊断符合率至85.2%;SEP对完全性臂丛损伤的诊断率高于神经肌电图和MRI,可能因例数太少,未能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和MRI检查可明显提高臂丛损伤的完全和基本符合率,是一种有前途的辅助诊断、指导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途径,术中进行SEP检查更加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8.
简述关节软骨组织结构及老年性骨关节炎软骨的生化改变,就磁共振分子成像新技术对老年性骨关节炎在关节软骨形态异常之前的软骨分子结构变化的探测进行总结和比较.  相似文献   
109.
患者,女,24岁,因脑膜瘤术后4年,头痛,双眼肿痛伴左上肢麻木5个月,门诊以脑膜瘤收入院。该患自述4年前在我院行脑膜瘤切除术,术后状况良好,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双眼肿痛伴左上肢麻木,活动无受限。CT回报:复发性脑膜瘤。MRI示:左额项部可见大片异常信号,呈不规则形约5.0cm大小,有明显占位效应。中线局限性左移。  相似文献   
110.
磁共振(MRI)检查已广泛用于脑和脊髓病变的诊断[1]。神经内科医生接诊胸、背痛患者后,首先要明确相应节段的脊神经根是否受压,相应节段的椎管是否存在病变。因而要进行相应节段脊髓MRI检查。笔者曾为5例胸背痛患者进行相应节段脊髓MRI检查,发现了脊髓及脊柱周围病变,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56岁。因上背痛伴双下肢力弱一个月就诊。查体发现胸4以下感觉减退,胸4左侧椎旁关节压痛,双侧病理征阳性。颈胸段脊髓MRI平扫显示胸3~5节段脊髓呈长T1长T2改变,增强扫描见病变显著强化,临床考虑脱髓鞘可能性大。经激素治疗1个月后,患者上背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