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62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51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秦丽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2):15-15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敛汗方治疗盗汗的功效。方法:对23例采用自拟益气敛汗方治疗。结果:本组23例治疗1w后进行疗效判定,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30%。结论:自拟益气敛汗方治疗盗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2.
在繁华的现代都市,人们每时每刻都感受着快节奏的生活、工作压力,熬夜成了家常便饭,灯光成了深夜里人们最忠诚的伙伴。日复一日的挑灯夜战,不仅让人头晕脑涨,工作效率下降,还会出现疲劳乏力、心慌气短、腰酸耳鸣、潮热盗汗等症状。可到  相似文献   
33.
沙宝瑜,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南京市名老中医,从医50载,精通典籍,旁及各家,擅长脾胃病及内科疑难杂症的辨证施治,尤在脾胃病方面颇有建树。笔者有幸师从沙师,获益良多,现将沙师治疗盗汗辨治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盗汗,为汗出异常,为机体阴阳失衡,腠理不固所致。《素问.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  相似文献   
34.
韩杰  毛正银 《首都医药》2008,15(14):51-51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其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效.临床上多用于头疼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等症.<中国药典>2005年版对白芍药材芍药苷的含量从<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的0.8%提高到1.6%.本实验通过对市售白芍饮片进行对照研究,考察不同厂家市售白芍饮片质量.  相似文献   
35.
芦美霞  王璐  袁浩  冯丽 《中成药》2008,30(5):I0009
血复生片是由黄芪(炙)、当归、白芍等16味药组成,具有益气养血,滋阴凉血,化瘀解毒的功效。用于气血两虚、阴虚津亏、自汗盗汗、烦燥失眠,出血紫斑等恶性贫血,癌症放、化疗后的血象异常;尤其是对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的升高或调整血象作用。原质量标准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四册,无含量测定项。  相似文献   
36.
盗汗又称寝汗,寐汗,其症名出自《金匮要略·血痹病脉症并治》篇,它可以出现在许多疾病的症状群中,也可以单独发生。但最常见于慢性病久治未愈而致阴虚之后。由于该病最易耗损体液,在成人及小儿中均较多见,故不可忽视。近年来,笔者在门诊收治此类患者80例,均采用中药当归六黄汤为基础方化裁施治,效果显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7.
芍药苷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芍药性微寒、味苦酸,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能。《本经》记载:“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意气。”我国民间用于治疗胸腹腰肋疼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芍药分为白芍和赤芍。白芍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相似文献   
38.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62岁,因"咳嗽伴痰中带血2月"就诊.2个月前感冒后出现咳嗽,干咳为主,有少量白色黏痰,其中有2次痰中带血丝,无心悸、胸痛、发热、盗汗.胸透诊为"支气管炎症".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配合推拿治疗小儿盗汗的疗效。方法用五倍子、五味子、麻黄根各等份研末敷脐,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盗汗168例。结果总有效率95.2%。结论中药敷脐配合推拿疗法具有补肺圊肾、益气敛汗及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平衡的功效。  相似文献   
40.
桂枝汤为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的首方.本方是辛温解肌的代表方剂,有发汗解表的功效,但桂枝汤中的发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药效,主要起到调和营卫,解肌祛风,活血脉,扶正祛邪,表里同治,泄外护内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