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349篇
  免费   14971篇
  国内免费   9613篇
耳鼻咽喉   973篇
儿科学   2385篇
妇产科学   1610篇
基础医学   11608篇
口腔科学   2250篇
临床医学   23501篇
内科学   19934篇
皮肤病学   1920篇
神经病学   5564篇
特种医学   48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9708篇
综合类   57727篇
预防医学   14570篇
眼科学   1812篇
药学   36536篇
  328篇
中国医学   24647篇
肿瘤学   7009篇
  2024年   2648篇
  2023年   8581篇
  2022年   7165篇
  2021年   8124篇
  2020年   6991篇
  2019年   7452篇
  2018年   4090篇
  2017年   6781篇
  2016年   6918篇
  2015年   7607篇
  2014年   10529篇
  2013年   10575篇
  2012年   13869篇
  2011年   14877篇
  2010年   13784篇
  2009年   13530篇
  2008年   13290篇
  2007年   13157篇
  2006年   12369篇
  2005年   12314篇
  2004年   10177篇
  2003年   6211篇
  2002年   2589篇
  2001年   2345篇
  2000年   2031篇
  1999年   1855篇
  1998年   1351篇
  1997年   1074篇
  1996年   489篇
  1995年   368篇
  1994年   369篇
  1993年   522篇
  1992年   444篇
  1991年   457篇
  1990年   399篇
  1989年   354篇
  1988年   396篇
  1987年   302篇
  1986年   242篇
  1985年   133篇
  1984年   69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49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000年6月至2003年4月,作者采用RF-Ⅱ(钛制螺钉-金属棍系统)加TFC(螺纹形椎体间融合器)联合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2l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IL-1β对谷氨酸钠(GluNa)致痫大鼠海马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5的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把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GluNa组、IL-1β GluNa组、人重组IL-1受体拮抗剂(rhIL-1ra) IL-1β GluNa组及D-AP-5(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 IL-1β GluNa,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并结合图像分析进行研究。结果:Glu-Na注射后的大鼠均出现严重癫痫发作。mGluR5表达在生理盐水组大鼠海马中丰富,GluNa致痫组则明显下调,IL-1β GluNa组比GluNa组明显下调,rhIL-1ra IL-1β GluNa组和D-AP-5 IL-1β GluNa组比IL-1β十GluNa组明显增加。同时观察到3个组的mGluR5的表达主要集中在细胞膜上。结论:mGluR5在癫痫发作后表达下降可能在癫痫诱导过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与IL-1β受体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3.
20063143白介素20 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的表达/翟宁(中国医大一附院皮肤科),张庆瑞,李波…∥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7).-409~410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和2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中IL-20 mRNA表达。结果显示正常人皮肤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0.0%,着色强度为( );寻常性银屑病皮损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00%,且绝大部分着色强度为( ~ )。提示IL-20 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皮损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参6(惠海英)20063144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产生干扰素-γ和白细胞介素-4的影响/李永喜(…  相似文献   
994.
结肠回肠反流与回肠黏膜结肠化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肠回肠反流后回肠末端黏膜结肠化的机制.方法取SD大鼠60只,均为雄性,体重25¨3∞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末端回肠-盲肠侧侧吻合术或回肠末端手术缝线,2个月后处死动物并取组织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术后一般状况良好.大体形态学观察:实验组回肠末端黏膜表现为绒毛萎缩、间距增宽、沟变浅、光滑性增强.病理组织学:实验组表现为黏膜绒毛萎缩、间距增宽、沟变浅、上皮细胞变短、杯状细胞增多.电镜观察:实验组可见绒毛变小、变短或脱落;微绒毛变短、分布不均匀;杯状细胞数目在非坏死区增多.结论结肠-回肠反流后可导致回肠末端黏膜结肠化的变化,它可能是慢性末端回肠炎的发病基础或前期表现.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在谷氨酸钠致痫大鼠中对海马兴奋性G-蛋白α亚基(stimulated G-protein α subunit,Gsα)蛋白表达的影响,为阐明IL-1β在致痫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行为观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GluNa组、IL-1β GluNa组、rhIL-1ra IL1β GluNa组和D-AP-5 IL-1β GluNa组)。结果 行为观察显示,IL-1β GluNa组大鼠痫性发作潜伏期(平均2min)较其他组(平均6min)明显缩短,且发作程度(Ⅲ~Ⅳ级)较其他组(Ⅰ~Ⅲ级)严重;对照组无痫性发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Gsα蛋白在海马各区均有表达,IL-1β GluNa组大鼠在齿状回、CAl区和CA3区Gsa表达较其他组明显增强。结论 IL-1β参与致痫,且在谷氨酸致痫中可能通过Gs蛋白介导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96.
1 -型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tissueinhibitorofma trixmetalloproteinase - 1,TIMP - 1)是近年来发现的与心肌胶原代谢水平密切相关的血清学指标 ,血清TIMP - 1的检测无创、简便、易行 ,作为胶原降解抑制的标记物可用于评估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肌纤维化[1] 。本研究在排除其他致胶原代谢异常的因素后通过检测血清TIMP - 1的水平 ,旨在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清TIMP - 1含量的变化及培哚普利对其产生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 2 0 0 2年 3月— 2 0 0 3年 10月我院住院及门诊和社区未经治疗的EH患者 4 6例 ,…  相似文献   
997.
胰高血糖素样肽-1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是由胰高血糖素基因编码、并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它与胰高血糖素基因有50%的同源性。胰高血糖素原基因编码的产物有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2(Glucagon—like peptide-2,GLP-2)、胰高血糖素、肠高血糖素相关胰多肽(Glicenlin—related pancreatic polypeptide,  相似文献   
998.
为寻求一种既增加胃容量,又能减少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不断改进消化道重建术式,然而受到诸多因素限制,不能制定一个固定术式。我院于1993-2003年10年间共行全胃切除78例,其中食管十二指肠吻合16例,间置空肠4例,十二指肠旷置、食管空肠吻合最为常用术式58例,占总数的74.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9.
伴中央-颞部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的临床和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伴中央-颞部棘波的儿童良性部分性癫痫(BECCT)的临床及脑电图(EEC)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0例BECCT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形式、EEG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BECCT多见于4—10岁的儿童,主要表现为发作性面部、半侧肢体或全身强直阵挛抽动,发病期间EEG为中央-颞区出现高波幅的棘波、尖波,可扩散或转移到其他脑区,发病与睡眠密切相关,入睡后放电频率明显增加,预后良好。结论 BECCT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原发性部分癫痫综合征,脑电图具有特征性表现,可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研究急性泛植物神经神经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 2例患者病史、植物神经受损表现、神经电生理学及脑脊液等实验室检查特点和治疗 ,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急性起病 ,有明显的体位性低血压、固定心率及其他广泛的植物神经功能损害症状。结论 了解急性泛植物神经神经病的临床特点有助于正确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