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15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86篇
口腔科学   161篇
临床医学   190篇
内科学   177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136篇
综合类   561篇
预防医学   23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96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3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便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原因很多,有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大肠息肉与大肠息肉病是属于非感染性肠道疾病。但二者不是一种疾病,可是临床上常常被一些人混淆。虽然二者表面看来都是肠黏膜向大肠腔内隆起。前者是黏膜向大肠腔内局限性隆起或大’肠黏膜局限性增殖突出肠腔病变。而大肠息肉病,又称家族性息肉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有家族史、大肠内有弥漫性息肉、多发生在大肠的远端,是一种癌前病变,癌变危险性很高。如果不治疗,在一定时间内,就会癌变。  相似文献   
52.
防止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细胞学方法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 (intraductal,papillomas,IP)癌变 ,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714例乳头溢液病例全部行脱落细胞学检查。大部分病例同时做近红外线扫描、 B超、乳腺 X线检查。结果 :查出 IP 16 1例 ,其中发现癌细胞或可疑癌细胞 2 0例 ,占 12 .4 % ,与术中术后病理相符 ,癌变是在 IP基础上发生了癌细胞样改变。癌变平均年龄 4 7.2岁 ,血性溢液为主 ,占 75 .0 % ,结论 :乳头状瘤是乳腺癌的前期病变。故女性年龄超过 4 5岁 ,特别是绝经后乳头溢血患者与乳癌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53.
薛东 《医药与保健》2004,12(5):15-15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今年2月26日批准了一种抗癌新药的临床使用。这种药的名字叫Avastin(bevacizumab),是由美国基因技术公司科学家研制而成。  相似文献   
54.
肿瘤抑制基因p53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逸临 《广东医学》2006,27(8):1263-1265
随着肿瘤发病分子机制的逐步揭示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肿瘤基因及其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现在人们知道,所有肿瘤的发生都是由于一些肿瘤相关基因的改变而产生,为了使癌变细胞能逃避机体免疫机制的控制,最终发展成肿瘤,通常需要积聚5—9次基因改变。这些基因的改变通常发生于细胞发育、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存活、细胞休止以及遗传学修复有关的基因中。其中一些涉及细胞生长正调节的基因通常称之为癌基因,而涉及细胞负调节的基因则称之为抑癌基因。一旦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控制细胞增殖的癌基因持续或过高表达,同时抑癌基因不表达或失活,会导致各种人类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常见的抗癌基因有p53,p21,p27,p16,FTEN,FHIT,BRCA1/BRCA2等。其中p53基因最受瞩目,这是因为在人类恶性肿瘤中至少有50%发生了p53基因的变化。现就将p53基因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5.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胃黏膜上皮遭到反复损害后导致黏膜固有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的一种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其表现为:胃脘、胸胁、背部或腹部出现胀满或疼痛,时伴有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临床主要结合胃镜和病理检查,以病理诊断为主要依据。虽  相似文献   
56.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0岁,因左侧鼻塞流脓涕20余年,加重半个月而入院.查体:左侧鼻翼略隆起,左侧鼻腔充满灰白色肿物,表面有砂粒感,触之质韧、无痛、无出血.当地CT示:左侧鼻腔、上颌窦充满软组织密度影,左上颌窦内壁部分骨质吸收,余各壁无破坏.  相似文献   
57.
人到老年,由于皮肤老化或某些疾病的原因,一些人常会在皮肤上出现白、黑、褐黄、红或紫色的斑点。眼看着身上的斑斑点点越来越多,有些老人心中不免有些担心:这些斑点该不是有什么病吧?也有些老人认为,这就是“老年斑”,不用管它。其实,老年人身上的这些斑点有的是对健康无碍的,  相似文献   
58.
李丽  刘东阳  江骥  胡蓓 《医学教育探索》2006,(8):I0009-I0011
灯盏花素是从灯盏花经醇提后的一类总黄酮,其主要包括灯盏乙素和灯盏甲素,灯盏乙素是其主要活性成分。黄芩素苷(scutellarin,又名灯盏乙素、野黄芩苷)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脑血栓形成及脑栓死等所致完全性及不完全性瘫痪。同时对冠心病、高黏滞血症、白斑癌变等疾病也有一定疗效。现将灯盏乙素的药理学研究进展概述如下。1药效学研究有大量文献报道了灯盏乙素对心脑血管及血液流变学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由于灯盏花素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灯盏乙素,所以常用主要含灯盏乙素的灯盏花素注射液或片剂进行研究。1.1对脑血管的作用:Hu等[1]用灯盏花素对缺…  相似文献   
59.
Scoa  Gottlieb  曾敏 《英国医学杂志》2006,9(3):141-142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良性乳腺疾病会增加女性乳腺癌变的风险,尤其对于有非典型病变或有乳癌家族史的患者。  相似文献   
60.
尹晓敏  高义军  彭解英  方厂云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3):234-236,240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癌变组织中的表达,观察槟榔碱对人口腔角质形成细胞(KC)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OSF癌变组织,30例OSF组织,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COX-2蛋白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槟榔碱(30、60、90ug/mL)对KC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OX-2在正常黏膜组织中无明显表达,在OSF组织及OSF癌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6.7%(11/30)、80.0%(12/15),且癌变组织中表达强度明显高于OSF组织(P〈0.05);槟榔碱呈剂量依赖性增加KCCOX-2蛋白表达,不同浓度槟榔碱组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COX-2在OSF癌变组织中表达异常增高,槟榔碱能增加KCCOX-2表达,COX-2过度表达可能在OSF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