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银屑病,又名“牛皮鲜”,是一种红斑上反复出现银白色的干燥鳞屑性的慢性皮肤病。由于其反复顽固难愈。所以将银屑病比喻为“第二癌症”。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社交、肉体、精神带来莫大的不便与痛苦。笔者从化瘀润燥入手,治疗银屑病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牛皮质骨棒治疗兔膝关节内骨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了解牛皮质骨棒对动物关节内骨折的内固定作用。方法 1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右股骨髁间骨折模型,用牛骨棒行内固定。术后1,2,4,6,8,10,12周分批处死动物进行放射学,组织学检查。结果 术后4周所有骨折均完全愈合,随着时间处长,牛骨棒亦逐渐吸收,但炎症反应一直存在。结论牛皮质骨棒作为一种新型内固定材料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和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以巴西龟为来源的龟甲胶中牛皮特征肽成分的检测。方法:采用胰蛋白酶进行酶解,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分别对以巴西龟为来源的龟甲胶和以中华草龟为来源的龟甲胶进行测定,选定牛皮特征肽离子m/z 604.8、m/z 641.3、m/z 790.8作为检测对象。结果:巴西龟来源的龟甲胶中只检测出牛皮特征肽离子m/z 641.3信号,其MS/MS裂解规律与黄明胶标准品酶解产物所含牛皮特征肽GEAGPSGPAGPTGAR一致,而中华草龟来源的龟甲胶中均未检测出牛皮特征肽信号。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区别巴西龟龟甲胶和掺杂牛皮成分的龟甲胶,可用于龟甲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4.
目的:采用新生牛皮提取胶原蛋白、制备生物医用胶原蛋白海绵,观察其生物学活性与细胞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6-05/2007-02在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与技术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完成。实验方法:①取出生24h内宰杀的新生尕里巴牛犊皮制备胶原蛋白海绵。②将新生牛皮胶原蛋白海绵与黑裘皮羔羊肾F3代成纤维细胞混悬液共培养,分别设胶原海绵材料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橡胶塞浸提液)。实验评估:①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②培养20,35d对细胞与胶原蛋白海绵共培养物进行AO染色观察细胞在胶原海绵中的增殖情况。③培养65d后制石蜡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细胞在胶原海绵中的生长情况。结果:①细胞形态观察结果:阳性对照组细胞培养24h细胞圆缩,不贴壁,3d后全部死亡。胶原海绵材料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形态均正常,细胞贴壁生长良好。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海绵孔隙逐渐变小,细胞数量增加,形态变小,海绵外观从柔软、混浊变得挺拔、透明。②细胞在胶原海绵中的增殖情况:吖啶橙-AO染色显示培养20,35d胶原海绵-羔羊肾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物中有大量细胞存在,并且在胶原蛋白空隙中有大量细胞成团簇状生长。③细胞在胶原海绵中的生长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有大量蓝色细胞核和新生的红色胶原纤维。结论:制备的新生牛皮胶原蛋白海绵对岷县黑裘皮羔羊肾成纤维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45.
刘芳  陈宝元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6):1281-1283
目的通过取伤口流出的脓液进行总氨基酸、总蛋白质、溶菌酶活性三项指标的生化分析看牛皮方生肌膏是否能代替象皮方生肌膏。方法取27只造模成功家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9只。一组为空白对照组,伤口不给药,任其自然愈合;一组为生肌象皮膏组,伤口涂抹象皮方生肌膏;一个组为牛皮的生肌膏组,伤口涂抹牛皮方生肌膏。分别于开始给药的第4天、第8天、第12天、第16天收集3个实验组动物伤口流出的脓液根据脓液生化检测指标结果综合判断。结果象皮方生肌膏与牛皮方生肌膏对疮疡动物模型均有较好的疗效,在生化分析各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别。结论此研究结果表明以黄牛皮代替象皮制备的牛皮方生肌膏,确实可替代生肌象皮膏。  相似文献   
46.
耳叶牛皮消水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  姚成芬  汪洋  蒋礼  马雪  孙佳  张桂青  李勇军 《中草药》2018,49(4):786-790
目的对耳叶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水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综合运用D-101大孔树脂柱色谱、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MS、NMR等现代波谱学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耳叶牛皮消水溶性部位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莨菪亭(1)、异秦皮啶(2)、去乙酰基萝藦苷元(3)、吐叶醇(4)、4,4-二甲基庚二酸(5)、异落叶松脂素(6)、3-羟基吡啶(7)、3-羟基-2-甲基吡啶(8)、5-羟基-2-羟甲基吡啶(9)、2-甲基-6-(2′,3′,4′-三羟基丁基)吡嗪(10)、kiwiionol(11)、picein(12)、腺苷(13)、cynanoneside B(14)、cynanoneside A(15)。结论化合物1~2、4~13均首次从鹅绒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5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7.
目的:建立孕康口服液中驴皮源及牛皮源成分的专属性检测方法。方法:选用胰蛋白酶技术对孕康口服液中胶类成分进行处理,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QQQ-MS)对驴皮源及牛皮源成分的专属性特征分子离子峰进行检测。结果:10批样品均检出驴皮源成分的特征离子峰,并且均未检出牛皮源成分的特征离子峰。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孕康口服液中驴皮源的鉴别及牛皮源的检查。  相似文献   
48.
白首乌粗多糖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首乌(耳叶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Wight)多糖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从白首乌(耳叶牛皮消)中提取粗多糖,将84只健康小鼠动物随机分组,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3个实验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4只按低剂量组(100mg·kg-1·d-1)、中剂量组(250 mg·kg-1·d-1)、高剂量组(500 mg·kg-1·d-1)连续灌胃多糖8d,对照组按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通过摘眼球取血测量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含量.结果 白首乌多糖肝损伤防治组小鼠血清ALT及AST活性比模型组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首乌多糖对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深入研究耳叶牛皮消的化学成分,以期更好地开发利用耳叶牛皮消。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HPLC制备色谱等技术分离纯化耳叶牛皮消的化学成分,经波谱学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耳叶牛皮消的根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即4-羟基苯乙酮(4-hydroxy acetophenone,1),1-(4-羟基苯基)-丙酮(1-(4-hydroxyphenyl)-2-propanone,2),本波苷元(pnupogenin,3),12-O-ikemaoyl-20-dihydro-lineolon(4),凯德苷元(kidjolanin,5),藦萝苷元(metaplexigenin,6),告达亭(cautatin,7),告达亭3-O-β-D-吡喃磁麻糖苷(caudatin 3-O-β-D-cymaropyranoside,8),去乙酰藦萝苷元3-O-β-D-吡喃磁麻糖苷(deacetylmetaplexigenin 3-O-β-D-cymaropyranoside,9),告达亭3-O-β-D-吡喃磁麻糖基-(1→4)-β-D-吡喃洋地黄毒糖苷(caudatin 3-O-β-D-cymaropyranosyl-(1→4)-digitoxopyranoside,10),告达亭3-O-β-D-吡喃夹竹桃糖基-(1→4)-β-D-吡喃磁麻糖苷(caudatin 3-O-β-D-oleandropyranosyl-(1→4)-cymaropyranoside,11)。结论化合物2,3,4,9和10为首次从耳叶牛皮消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民族药材隔山消中3个C21甾体酯苷(白首乌新苷F、G和H)的UPLC分析法。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后,用UPLC-PDA进行分析检测;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系统,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进样量2μL。结果:白首乌新苷F、G和H 3个C21甾体酯苷在检测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n=3)在98.2%~104.1%之间,RSD均不大于1.1%。结论:UPLC分离效果及重复性好,且快速、简便,可作为隔山消药材质量控制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