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4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130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64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824篇
内科学   199篇
皮肤病学   100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04篇
外科学   261篇
综合类   1245篇
预防医学   289篇
眼科学   100篇
药学   522篇
  6篇
中国医学   63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目的调查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改变。方法对1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其血浆BNP并与休克纠正后的血浆BNP比较。结果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浆BNP由休克时的(356±38)ng/L显著降至休克纠正后的(57±12)ng/L(P<0.001)。结论BNP升高并非仅见于心衰患者,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浆BNP亦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治疗小儿急性脓胸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腋下“S”或垂直小切口行小儿急性脓胸纤维板剥脱术84例,切口长8~10cm,肺叶切除3例、支气管胸膜瘘修补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开、关胸时间短各少于10~20m in,开胸过程出血量少于10m l,术后胸腔引流量60~140m l,平均88m l,伤口疼痛轻,上肢活动正常,平均住院天数10.6d。结论:腋下小切口是治疗小儿急性脓胸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83.
1病例报告 患者,72岁,男性,有糖尿病史18年.2005年4月2日以"右足背感染"收入我科.查体:Bp170/90mmHg(1mmHg=0.1333kPa),BS(空腹)25.3mmol/L.右足背皮肤有一面积3.0cm×4.0cm的溃疡,溃疡四周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渗出,立即清创换药.6日1:30Am患者右足溃疡处突然出血,量约80ml,考虑为足背溃疡腐蚀静脉所致,作相应处理后,2:40Am患者出现口唇苍白,大汗淋漓,四肢湿冷,右足背伤口敷料处有大量鲜血渗出,立即用止血带扎右足踝关节处,见溃疡面远端肉芽组织处有两处动脉出血,量约260ml,在局麻下行右足背动脉结扎术,术后吸氧、止血、输血、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右足溃疡处长出新生肉芽组织后转整形科做右足背植皮手术.  相似文献   
84.
液体平衡状态与儿童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液体平衡状态与儿童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关系,以便指导治疗并帮助判断预后。方法44例脓毒性休克患儿,开始抗休克治疗时进行小儿危重症评分,监测每日液体平衡状态,比较不同液体平衡状态与患儿预后的关系。结果开始抗休克治疗的5 d内发生液体负平衡组27例,25例存活;液体正平衡组17例,9例存活,液体负平衡组存活率明显高于正平衡组(P<0.01)。存活患儿有5例液体负平衡出现在治疗第1天,12例出现在第2天,5例出现在第3天,1例出现在第4天,2例出现在第5天,存活患儿液体负平衡多数发生在抗休克治疗的前3 d。结论脓毒性休克患儿抗休克治疗的前5 d内发生液体负平衡提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5.
曹霞 《健康问答》2006,(2):18-19
53岁的王师傅总爱迎风流泪,特别在春、秋季节刮大风的时候,常常是“泪流满面”。每次冲洗泪道,都没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用裂隙灯检查,泪点位置也未发现异常和明显狭窄。后来经眼科专家探查,终于找到了其症结所在——原来是小小的泪点息肉在作祟。  相似文献   
86.
疡,祖国医学称为疮疡,亦是痈疽疮疡的简称,凡具有解毒排脓、生肌敛疮、散结消痈的方剂、统称为治疡方。治疡剂属于“八法”中“消法”范畴。治疡剂较多,根据方剂功效不同,分为散结消痈,托里透脓和补虚敛疮三类。笔者在中医外科临症常用“疡门开手攻毒第一方”治疗疮疡、疗效颇佳,体会浅述如下,供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87.
吴某,女,31岁,因发热伴咽部疼痛、全身乏力两天而就诊。查体:T38.5℃,咽红、充血(+)。双侧扁桃体Ⅱ,未见脓性分泌物,心肺(-)。  相似文献   
88.
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抗生素、厌氧治疗、局部穿刺引流合用中药“银鱼角消脓汤”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疗效。方法:对临床诊断细菌性肝脓肿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22例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及体温复常、疼痛消失、血象复常、脓肿消失、住院时间五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P〈0.05),临床五项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比单纯西医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内服自拟健脾补肾汤配合清热燥湿解毒中药保留灌肠。[结果]62例中痊愈28例,占45·16%;好转27例,占43·55%;无效7例,占11·29%。总有效率为88·71%。[结论]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确切,能加速溃疡面愈合并可促进和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0.
寿松涛  崔书章 《天津医药》2005,33(5):324-326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危重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统计资料显示,每年约有75万例脓毒症患者,其中约21万例死亡。在我国,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患病率及死亡率与国外报道一致。近几十年来,虽然对危重症患者进行积极监护和有效的支持治疗,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几个大宗临床实验研究显示,抗炎症治疗并未能预期降低脓毒症患者死亡率。危重症监护(ICU)医师注意到,危重患者脓毒症的易感性存在高度的个体差异。而且,对相似的治疗,不同患者反应和预后可能完全不同。对死于脓毒症的患者进行尸检并不能明确其死亡原因。长期以来认为脓毒症是失控的炎症反应,即机体对细菌感染的过度反应,是伴有感染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