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48篇
  免费   601篇
  国内免费   390篇
耳鼻咽喉   264篇
儿科学   294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552篇
口腔科学   597篇
临床医学   2361篇
内科学   570篇
皮肤病学   444篇
神经病学   388篇
特种医学   13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1808篇
综合类   4473篇
预防医学   480篇
眼科学   385篇
药学   1465篇
  12篇
中国医学   745篇
肿瘤学   522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263篇
  2020年   267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318篇
  2015年   342篇
  2014年   646篇
  2013年   668篇
  2012年   948篇
  2011年   939篇
  2010年   923篇
  2009年   861篇
  2008年   947篇
  2007年   899篇
  2006年   936篇
  2005年   949篇
  2004年   821篇
  2003年   797篇
  2002年   698篇
  2001年   577篇
  2000年   426篇
  1999年   347篇
  1998年   308篇
  1997年   322篇
  1996年   271篇
  1995年   253篇
  1994年   235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直肠海绵状血管瘤临床少见,其主要症状是无痛性大量的直肠出血或便血。治疗方法有硬化剂注射、瘤体局部缝扎或直肠切除术。2006年2月我们治疗1例,采用腹腔镜下结扎供应血管瘤主要血管,游离盆底,经肛门直肠内套叠切除病变,行乙状结肠肛管袖套式吻合治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2.
针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滑膜产生PGE2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中PGE2的影响。方法:用弗氏完全佐剂建立大鼠关节炎模型。放射免疫法(PLA)检测大鼠关节滑膜组织内RGE2的含量,观察大鼠足垫肿胀程度。结果:针灸可减轻关节炎大鼠足垫肿胀程度,抑制关节滑膜组织中PGE2。结论:针灸可减轻关节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关节炎滑膜产生PGE2有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博莱霉素A5、碘化油、地塞米松、利多卡因(BIDL)四联药物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8例海绵状血管瘤行BIDL四联药物瘤腔注射,观察瘤体变化并定期随访。结果:BIDL四联药物治疗海绵状血管瘤88例经1年后复查治愈率90.9%,有效率100%。结论:BIDL四联药物疗法可作为海绵状血管瘤保守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4.
1临床资料 患者男,14岁,以发作性抽搐3年入院.3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右侧肢体抽搐,继之发展为全身抽搐伴意识丧失,小便失禁,持续1~2分钟后清醒.  相似文献   
45.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orbital cavemous hemangioma,OCH)是眶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占眶内良眭肿瘤的第2位,具体数字各家报道不一,约3.06%~21.3%。我院自2000年以来共收治OCH患者18例,经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6.
液体松解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 arthritis OA)是一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多见于老年人,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发生率持续上升,已高达8.3%[1],许多学者认为该病是关节软骨退变为核心,累及骨质,包括滑膜、关节及其它结构多层次的慢性炎症[2],因此本病不仅作为医学攻关课题,也成为社会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47.
自2007年6月开始运用针刀治疗膝关节渗出性滑膜囊炎3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8.
强脉冲光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IPL)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浅表(皮肤)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535nm、580nm强脉冲光治疗皮损,每三周治疗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波长为532nm的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每两周治疗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皮损的治愈率、并发症等情况,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皮损三次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处瘢痕形成及炎症性色素沉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强脉冲光(IPLTM)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9.
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颅内,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较为少见,笔者收治胸椎椎体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
家住长沙的陈子明1岁2个月才学会走路,可到1岁4个月时突然就不愿意走路了。父母以为他是过了刚学会走路的新鲜劲儿,也没过多理会。可接下来的几天,子明非但不愿意走路,连站着都不愿意。慢慢地,父母发现他的左腿伸不直了,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卷起裤腿仔细查看,只见他的左膝关节肿胀,温度也比其他部位高一些。子明的爸爸迅速把他带到医院,照片、抽血做了一大堆检查,竟然没查出病因。医生怀疑为膝关节结核,建议到长沙市中心医院胸科中心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