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2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469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科学   696篇
综合类   1239篇
预防医学   19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56篇
  8篇
中国医学   113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408篇
  2013年   326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目的:分析混合痔和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应用促愈熏洗方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肛肠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混合痔60例患者和肛瘘60例患者进行研究,均给予促愈熏洗方治疗,比对两组术后7 d、术后14 d创面疼痛程度、水肿改善程度、创面出血量、创面渗液及肉芽形态评分。结果:混合痔组与肛瘘组在术后7 d、术后14 d水肿改善程度、创面出血量均明显降低,前者出血量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14 d创面渗液及肉芽形态评分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痔和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应用促愈熏洗方均可获得良好疗效,对于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可加快促进术后创面愈合,提升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接受外剥内扎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术后联合应用中药坐浴与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对其创面愈合与肛门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接受外剥内扎术的混合痔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患者术后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4例。术后两组患者均应用复方角菜酸酯栓,观察组患者术后联合中药坐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肛门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87.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水肿、渗出物及疼痛消失用时以及创面愈合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1周观察组患者肛管舒张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均大于对照组,肛管高压带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剥内扎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术后采用中药坐浴与复方角菜酸酯栓联合治疗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还有助于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改良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术后灌肠治疗混合痔(MH)的效果及对肠道清洁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高安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MH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PPH治疗+常规换药)与观察组(PPH治疗+常规换药+术后中药灌肠治疗),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情况,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症状、疼痛、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首次排便率高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症状评分及总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PPH联合术后中药灌肠治疗MH患者,能改善术后并发症,促进排便,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4.
我院肛肠科自1999年10月至2001年3月,对混合痔闭合式切除术后应用本院自制的黄连润肌膏纱条进行换药,获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半边止痒汤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肛周湿疹湿热下注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混合痔术后肛周湿疹湿热下注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7例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用治疗,治疗组47例予半边止痒汤坐浴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统计近期疗效,并于治疗结束后3个月统计远期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包括瘙痒、渗液、皮损、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燥及舌脉)评分、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AD)、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及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95.74%(45/47),远期总有效率91.49%(43/47),对照组近期总有效率78.72%(37/47),远期总有效率61.70%(29/47),治疗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瘙痒、渗液、皮损、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燥及舌脉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2周后SCORAD评分及D...  相似文献   
56.
混合痔合并外痔发炎的PPH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中权 《广东医学》2001,22(12):1100-1100
目的 评价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合并炎性外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4例环状痔伴有外痔发炎水肿患者先剥离切除外痔血栓,再行标准PPH手术。结果 手术完成时外痔水肿明显减退,体积缩小。术后72h肛门无明显疼痛,排便后未见痔脱出,肛门水肿消失。结论 混合痔合并炎性外痔者可作为PPH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57.
探讨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交叉排列结扎术并尽量保留肛管移行区(ATZ)治疗环状混合痔,选择16例进行式探讨及疗效观察。肛门麻醉后用胃幽门螺杆菌美蓝「(HP)MB」染色液对肛缘至齿线上5.0cm处染色,ATZ呈淡蓝色,直肠粘膜深蓝色,肛管皮肤不染色。对内外痔各分为3-5个部位交叉排列式贯穿结扎,结扎点在不同平面上,术中尽量保留淡蓝色的ATZ,使痔结扎点是保保留的粘膜桥与皮桥呈网状。结果  相似文献   
58.
混合痔在痔病中发病率较高 ,而治疗又较为棘手。笔者近年来采取电疗内痔、结扎外痔、熏洗患部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混合痔2 1 0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2 1 0例 ,男 1 1 0例 ,女1 0 0例。 2 5~ 40岁者 90例占 43% ;41~ 6 5岁者 1 2 0例占 47% ,平均年龄 47岁。所选病例内痔均为Ⅱ度以上。外痔多见于炎性外痔 ;血栓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 ;纤维性外痔相对少见。1 .2 方法 患者置于治疗床上。取右侧卧位 ,双膝屈曲。行术前常规消毒 ,以 2 %利多卡因局麻后用止血弯钳钳夹在将要结扎的外痔底部 ,呈…  相似文献   
59.
60.
独一味胶囊促进环状混合痔术后疤痕软化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痔疮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环状混合痔则是最严重的一种,只有手术才能根治。由于环状混合痔手术损伤肛门和肛管皮肤较多,术后多会引起疤痕性肛门狭窄。近几年来,笔者采用藏药独一味胶囊软化手术疤痕、避免肛门狭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171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5例,男67例,女38例;年龄37~68岁;痔疮病程10~40年。对照组66例,其性别、年龄、病程及术后创面大小与观察组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相同的抗生素和润肠通便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均采用相同的中药进行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