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0篇
  免费   326篇
  国内免费   42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14篇
妇产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325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655篇
内科学   550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233篇
特种医学   2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362篇
综合类   2059篇
预防医学   1012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1566篇
  1篇
中国医学   1080篇
肿瘤学   8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388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312篇
  2008年   399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498篇
  2004年   421篇
  2003年   345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89篇
  2000年   294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242篇
  1997年   228篇
  1996年   236篇
  1995年   240篇
  1994年   205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从人胚细胞中提取磷脂类物质制备成多相脂质体,从不胚胎细胞中提取的脑素包封于多相脂质体中,对脂质体-脑素进行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脑素在包封于多相脂质体前后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均发生了变化,文中对这些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2.
脑缺血与脑氨基酸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3.
用鲎试剂法检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热原的考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鲎试剂法检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热原的考察广东省药品检验所510180吴招娣,黎,李爱芬本文参照美国药典21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的增强或抑制试验的基本原理1,用鲎试剂法对日本绿十字厂生产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Nutrixol,简称C)进行了细菌内毒素检...  相似文献   
74.
血红素(Heme)是重要的生化试剂、食品添加剂和有机合成原料。对其生产工艺的研究,各国都十分重视。但是,所报道的方法中都只考虑分离得到血红素,而没有在分离血红素的同时将原料血中的蛋白质加以综合利用。作者曾采用活性炭层析和离  相似文献   
75.
76.
本文应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牛血蛋白水解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牛血蛋白水解物中含有天门冬氨酸等16种氨基酸,总量约为73%,其中亮氨酸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约为33%,占氨基酸总量的45%,为开发利用牛血蛋白水解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
将2例HBV_2患者血清HBsAg纯化,分析了HBV_2的HBsAg氨基酸组成,并与分子量为630198道尔顿HBV_1的HBsAg三种多肽氨基醚组成比较。实验发现,HBV_2与HBV_1的HBsAg的氨基醚组成有较大区别,且区别指数均在13以上。提示HBV_1和HBV_2的HBsAg在一级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HBV_2可能系一新的乙型肝炎病毒,也可能系由于HBV_1S区核苷酸突变所致的变异株。  相似文献   
78.
30余种氨基酸、40余种非挥发性有机酸和20余种碱基核苷类化合物在一块薄层板上完成多相同步色谱分析;用紫外灯-吖啶试剂-镉茚三酮试剂实行组合显色定位分析。改善了尿液中非挥发性有机酸的溶剂萃取法,尿中三类化合物提取物的同步多相色谱分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9.
李涛  陈凛  李荣  卫勃  唐云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1):780-781
血管新生(angiogenesis)是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研究表明,当肿瘤大小超过1~2 mm^3时,其继续生长和转移则依赖于新血管的形成.抗肿瘤血管生成制剂可以阻断瘤体血供,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和复发.目前,多种血管生成抑制剂相继被发现,研究证实具有良好的效果.2004年Staton等首次研究发现人纤维蛋白原α链末端的24个氨基酸片段具有抑制体外血管生成和鼠源性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他们将其命名为alphastatin.本研究中,我们在体外模拟血管生成,探讨了alphastatin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为进一步抗人源性肿瘤实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