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49篇
  免费   564篇
  国内免费   463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89篇
妇产科学   51篇
基础医学   272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776篇
内科学   703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200篇
特种医学   2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38篇
综合类   2662篇
预防医学   573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3007篇
  9篇
中国医学   1192篇
肿瘤学   441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342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365篇
  2014年   481篇
  2013年   470篇
  2012年   582篇
  2011年   568篇
  2010年   500篇
  2009年   472篇
  2008年   585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471篇
  2005年   488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377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0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日口服缬沙坦80mg、氢氯噻嗪25mg,疗程8周。监测血压和心率,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检查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室后壁厚度(PWT),检查血尿酸、肌酐、谷丙转氨酶、钾、钠、氯。结果治疗8周后血压、左心室心肌重量及重量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长效。  相似文献   
82.
叶光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437-1438
近年来奥沙利铂(L-0HP)联合甲酰四氢叶酸(CF)、5-氟尿嘧啶(5-FU)在直肠癌治疗中渐受重视。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采用直肠上动脉及髂内动脉留置细管,术中动脉内灌L-OHP、CF、5-FU和干扰素治疗晚期直肠癌1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3.
84.
为了评论1-甲基-1,2,3,6四氢吡啶的作用,提供新的帕金林病模型的工具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对2‘-甲基甲苯氢啶在小鼠不同脑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多巴酸和高香草酸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测定。结果表明:2’-甲基甲苯氢啶对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有选择性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85.
四氢巴马汀对豚鼠心室肌细胞跨膜内向Ca^2+电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四氢巴马汀(THP)对豚鼠心室肌细胞膜Ca^2+通道的作用。方法: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利用膜片箝技术观察,记录心室肌细胞膜跨膜内向钙电流(1Ca)结果:THP灌流5min后明显抑制豚鼠心肌肌细胞内向1Ca,其作用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并具有频率依赖性,0.1,1,10μmol.L^-1的THP使1ca从1.15±0.22,0.91±0.18,1.60±0.42nA(control,n=5)分  相似文献   
86.
87.
88.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GsRb1)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量效关系。方法: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MPTP组、GsRb1处理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处理组使用MPTP(30 mg/kg)连续腹膜腔注射5 d制备PD小鼠模型。处理组每天分别以10 mg/kg、20 mg/kg和40 mg/kg的剂量腹膜腔注射GsRb1;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第2 d,采用转棒实验、爬杆实验、悬挂实验等行为学方法检测小鼠的行为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TP组小鼠掉落潜伏期显著降低(P<0.01),爬杆时间显著升高(P<0.01),悬挂实验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MPTP组比较,中、高剂量组掉落潜伏期明显升高(P<0.05);低、中剂量组爬杆时间明显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悬挂实验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GsRb1对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每天给予20 mg/...  相似文献   
89.
龙道林  曾杰  邓鹏翅  江华  彭瑾   《四川医学》2023,44(5):449-455
目的 应用以核磁共振氢谱(HNMR)技术为基础的代谢组学方法,结合机器学习,建立多发伤患者微循环损伤程度的预测模型,从而达到对多发伤患者进行及早精准治疗的目的。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30例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患者进入急诊抢救室后2h内采集血清样本,经预处理后采集HNMR数据。根据休克指数(SI)将多发伤患者分为A组(SI≥1.5)和B组(1.5>SI≥1),利用MestReNova软件提取两组的HNMR数据,再利用MetaboAnalyst 5.0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结合人类代谢组数据库(HM-DB)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找出能够区分两组的代谢物及相关的代谢途径。结果A组共纳入20例,B组共纳入10例。与B组比较,A组的烟酰胺、L-5-羟色氨酸、3-羟基苯乙酸、4-羟基苯甲醛、烟尿酸、L-犬尿氨酸、N-甲基烟酰胺、烟酸、5-羟基吲哚、伞形花序酮、N-乙酰血清素、N-氧代烟酰胺、肌苷水平升高;L-乙酰肉碱水平降低(P<0.05)。通路富集分析得出色氨酸代谢及烟酸和烟碱胺代谢途径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色氨酸代谢途径的影响最大(影响因子=0.29)。结论 本研究首次通过检测不同休克指数多发伤患者血清,找到了组间的代谢差异,为今后使用其他更方便的样本建立多发伤患者微循环损伤程度的预测模型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本研究样本量偏小,未来还需要对更大的样本量进行定量实验。  相似文献   
90.
呼出气氢测定试验对飞行人员乳糖酶缺乏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倪鹤鹦  肖赞英 《医学争鸣》1989,10(5):328-331
对66名汉族飞行人员进行乳糖呼出气氢测定试验,乳糖吸收不良的发生率为83.3%,其中乳糖不耐受者占34.6%;与一般汉族人群无明显差别。对10名确定为中度以上乳糖吸收不良的飞行人员进行250ml鲜牛奶的试验结果,有50%呼出气氢含量在正常范围,并无一例出现胃肠道症状。提示较长期食用牛奶未能使乳糖酶缺乏状态发生改变,但每日食用适量牛奶属合理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