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49篇
  免费   564篇
  国内免费   464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89篇
妇产科学   51篇
基础医学   272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776篇
内科学   703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200篇
特种医学   2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38篇
综合类   2662篇
预防医学   573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3008篇
  9篇
中国医学   1192篇
肿瘤学   441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342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365篇
  2014年   481篇
  2013年   470篇
  2012年   582篇
  2011年   568篇
  2010年   500篇
  2009年   472篇
  2008年   585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471篇
  2005年   488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377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83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0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弥漫性轴突损伤的磁共振氢谱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弥漫性轴突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普遍存在于各种程度的颅脑损伤中。脑白质中轴突的广泛断裂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例占50%以上,而在轻度颅脑损伤中仍占30%,检查轴突损伤在了解外伤性脑损害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何在活体中检测轴突的病理改变相当困难,虽然明显的病理改变能被传统的影像学(CT或T1、T2加权像MRI)证实,  相似文献   
32.
左旋四氢巴马汀对苯丙胺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左旋四氢巴马汀 (l-tetrahydropalmatine ,l-THP)对苯丙胺 (Amphetamine,AA)的条件性位置偏爱 (conditionalplacepreference,CPP)效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倾向性训练程序训练大鼠 ,建立位置偏爱模型和建立氢化可的松诱发位置偏爱效应重现模型 ,并观察l-THP对其影响。结果 l-THP 10mg·kg-1可阻断AA 2 .0mg·kg-1的位置偏爱效应 ,并且可阻止氢化可的松 10mg·kg-1诱发的位置偏爱效应的重现。结论 AA可使大鼠出现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 ,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0 .5~ 4.0mg·kg-1)呈量效关系 (r=0 .94) ;氢化可的松可使已消失的位置偏爱效应重现 ;以上 2种效应均可被l-THP阻断。  相似文献   
33.
<正> 最近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召开了国际胃肠道病学会议.专家们在一起讨论了一些新的胃肠道药物,补充了一些药物研究方面的资料,值得引起有志于胃肠道药物研制的同行们注意。一、H_2拮抗剂: 近年来,H_2拮抗剂仍然占领着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市场。四个大家所熟知的H_2拮抗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L-OHP)并5-氟脲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5-Fu/LV)配合放疗治疗晚期复发直肠癌患者的增效作用与毒性反应。方法:23例无法手术的晚期复发直肠癌患者进行盆腔放疗,在放疗的第1、5同前一天开始给予L-OHP30mg/m。静滴0.5h,LV100mg/m^2和5-Fu375mg/m^2静滴4h,连用4d。25例单纯放疗者为对照组。结果:放疗结束时,观察组局部症状缓解率较对照组高,尤其对会阴区下坠疼的改善明显(P〈0.05),且转移症状亦有所缓解。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8.3%、48%(P〈0.05),完全缓解分别为8.7%、4.0%。主要毒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静脉炎,骨髓抑制。结论:利用低剂量L-OHP并5-Fu/LV的增敏作用配合放疗治疗晚期、复发直肠癌可提高近期疗效,改善症状,尤其对于伴远外转移者,为理想、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5.
杨昭玲 《吉林医学》2006,27(12):1482-1482
大部分晚期胃癌病人由于消化功能差.体质差.不能耐受高强度化疗,因此研究有效而副作用小的化疗方案甚为重要。文献报告5-氟尿嘧啶(5-Fu)的细胞毒作用可被醛氢叶酸钙(CF)增强,与顺铂(DDP)有协同作用。随机临床试验表明:三者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优于单用氟尿嘧啶。1997年2月-1999年2月,我们用5-Fu+CF+DDP治疗晚期胃癌20例,疗效较满意,耐受良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肾小球足细胞脱落情况及其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探讨6类肾炎中肾组织钠氢交换调节因子2(NHERF2)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及其与足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将患者分为肾炎组(原发性肾炎和狼疮性肾炎)、非肾炎组、健康对照组;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尿足细胞数量,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NHERF2蛋白,比较不同类型肾炎足细胞脱落情况及NHERF2基因表达量。结果原发性肾炎和狼疮性肾炎(LN)组患者尿足细胞脱落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活动期LN患者尿足细胞脱落较缓解期LN显著增多(P〈0.05);原发性肾炎组中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FSGS)患者尿足细胞脱落最多,其次为膜性肾病(MS)患者,二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患者尿足细胞脱落比微小病变性肾病(MCD)患者显著增多(P〈0.05)。原发性肾炎组和LN组患者肾组织NHERF2基因表达量均较非肾炎组显著降低(P〈0.05)。肾炎患者尿足细胞脱落数量和肾组织NHERF2基因表达之间具有相关性(r=0.318,P〈0.05)。结论根据尿足细胞脱落数量可初步推断FSGS和LN的病理改变类型、预测LN的疾病进展和预后,可能为临床MS与MCD的鉴别提供依据;证明肾小球足细胞脱落可能与肾组织NHERF2基因表达减低有关,提示足细胞NHERF2基因表达缺陷可能参与足细胞损伤脱落的机制。  相似文献   
37.
郭平  韩友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2):2480-2480
目的:研究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联用在我国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氢氯噻嗪12.5 mg,每日1次口服,依那普利从小剂量开始2.5 mg,渐增至10 mg~20 mg,每日2次口服,共治疗4周.结果:4周末患者坐位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平均由[(152.1±6.4)/(98.9±5.6)]mmHg,下降到[(130.5±9.0)/(81.8±9.8)]mmHg,(P<0.01).结论: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联用疗效高、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8.
深部脑白质缺血影像表现与MTHFR基因多态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THFR的纯合突变TT型基因是否为诱发皮层下深部脑白质缺血的危险因子,并证实皮层下深部脑白质缺血影像表现与MTHFR基因C/T多态性的关系。资料与方法:选择影像表现符合皮层下深部脑白质缺血诊断标准者30例,对照组30例为影像表现正常者,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两组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采用χ^2检验,得出MTHFR基因纯合突变TT型在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0794,P<0.05),病变组TT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说明MTHFR的纯合突变TT型可能是诱发深部脑白质缺血的危险因素。运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得出TT型和非TT型患者在影像表现的分级程度上有差别,携带TT型基因者影像表现分级重。结论:MTHFR纯合突变TT型基因是深部脑白质缺血发病的危险因子,且TT型基因与深部脑白质缺血的易感性和影像表现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39.
丹参二萜醌的细胞毒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丹参二萜醌的结构-细胞毒活性的关联与探讨。方法:应用CHARM(Chemistry at Harvard Macro Molecular Mechanics)力场,用powell方法优化本文涉及的丹参二萜醌及其类似物分子的几何构型,经优化后的分子构象采用quanta软件包括CNDO计算,以获取量子化学参数,并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结果:A环是芳环的丹参酮也包括三环二萜凡具有平面环系统结构的均有可能对小鼠淋巴白血病细胞显示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在二氢呋喃环的氧原子-3(如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较之含呋喃环氧原子-3的丹参酮其局部电荷更负,因而也就使化合物具有更大的极性从而增强了细胞毒性。具有对称结构的含1,4对萘醌生色团的丹参新醌A或B较1,2邻萘醌的如Ro-090680和二氢丹参酮-I的细胞毒活性均显著降低。所有丹参酮及其类似物的疏水基团均远远多于亲水基团,因此它们均不溶于水,但可在水中以某种方式形成胶体颗粒,其中的一些参数如偶极距、范特华力、亲水指数,均可影响到它们的疏水相互作用。丹参酮-I本身细胞毒活性很低,但通过Mannich反应,在呋喃环上引进含氮杂环后其对P-388的细胞毒活性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