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1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41篇
内科学   349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16篇
外科学   132篇
综合类   638篇
预防医学   18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17篇
  4篇
中国医学   154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背景 细胞黏附分子是急性重症脓毒症造成器官功能障碍(例如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但目前尚不明确血清细胞黏附分子是否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有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血清细胞黏附分子对脓毒症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84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KI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入院后24 h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查尔森共病指数(CCI)评分,检测患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LAC)〕及血清细胞黏附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血小板选择素(P-selectin)、内皮选择素(E-selectin)〕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炎性指标、血清细胞黏附分子与AKI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炎性指标、血清细胞黏附分子对脓毒症AKI的预测价值。结果 AKI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出现休克、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比例、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血清肌酐(Scr)、LAC、ICAM-1、VCAM-1、E-selectin水平高于非AKI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selectin与Scr呈正相关(r=0.223,P=0.041)。CRP、PCT、LAC、ICAM-1、VCAM-1和E-selectin预测脓毒症AKI的AUC分别为0.523〔95%CI(0.421,0.687)〕、0.637〔95%CI(0.435,0.618)〕、0.609〔95%CI(0.529,0.781)〕、0.702〔95%CI(0.619,0.846)〕,0.661〔95%CI(0.503,0.794)〕、0.774〔95%CI(0.623,0.871)〕,其中,E-selectin的诊断效能最高,其预测脓毒症AKI的最佳截断值为117.2 μg/L(灵敏度79.8%,特异度71.0%)。结论 脓毒症AKI的患者病死率高于脓毒症患者,而E-selectin与AKI的严重程度相关,是预测脓毒症AKI的重要临床标志物。  相似文献   
83.
彭晓静  张辉  张树波  高晓增  刘铁军  韩小亮 《西部医学》2020,32(7):1028-1032+1036
【摘要】目的 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开滦总医院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随机分为G组和C组。G组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C组采用常规补液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液体出入量、血管活性药用量、手术时间、尿量、失血量、浓缩红细胞输入例数、术后气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记录麻醉前(T0)、手术开始(T1)、标本切除时(T2)、手术结束(T3)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 CI) 、中心静脉压(CVP)、每搏量变异度(SVV)、乳酸(Lac)、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02)等情况。在T0~T3及术后第 1、2、3 天(T4、T5、T6 )七个时间点抽取患者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 乳酸、脂多醣(LPS);在T0~T3抽取患者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浆神经营养因子 3(NT 3)和甘丙肽(GAL)的浓度。结果 在T2 和T3时间点G组与C组相比MAP升高、 CVP下降、 SVV下降、CI增加、乳酸(Lac)降低、ScvO2升高(P<005)。与C组相比,G组胶体液入量和多巴胺使用量多,晶体液入量、输液总量少(P<005),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少(P<005),气管插管的拔管时间G组比C组要早。在T2~T6时,与C组相比,G组血浆DAO、D 乳酸和LPS降低。术后第1天血浆DAO、D 乳酸和LPS均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与T0比较, 在T1~T2时两组患者血浆NT 3均升高, T3时均下降, 而G组比C组变化明显,而血浆GAL 在T2 和T3时持续升高, G组比C组变化明显。结论 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及血压以保证全身灌注,改善微循环,对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运动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天津市泰达医院收治的1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 mL中充分稀释,而后慢速静脉输注,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苏黄止咳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肺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和CAT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7.50%、96.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气短、咳嗽、咳痰、肺部哮鸣音等主要症状的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d)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而残气容积(RV)与肺总量(TLC)比值(RV/TLC)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FVC、FEV1%pred、MVV%pred均高于对照组,而RV/TLC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8-羟基脱氧鸟苷(8-OHdG)、C反应蛋白(CRP)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NF-α、8-OhdG、CRP和CAT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迅速缓解患者症状,保护肺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心宝丸联合米力农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米力农注射液,负荷量50μg/kg,缓慢静脉注射(10 min);继以0.50μg/(kg?min)静脉点滴维持,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1.13 mg/k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心宝丸,6丸/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5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学指标和中性粒细胞(NEUT)与淋巴细胞(LYM)比值(NLR)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7.1%、9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收缩、舒张末期内径(LVESD和LVEDD)值均显著小于治疗前,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均显著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SD、LVEDD值低于对照组,而LVEF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每搏输出量(SV)、心脏收缩力指数(HI)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而舒张功能指数(O/C)、肺动脉楔压(PAWP)、总外周阻力(TPR)均显著减小,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V、HI值高于对照组,而O/C、PAWP、TPR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型利钠肽(BN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 ST2)、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NL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和NL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宝丸联合米力农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逆转患者心室重塑,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每分通气量控制的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以每分通气量参数为目标的BiPAP治疗,监测各个阶段的血气分析中的pH、PaCO2并自身对照统计分析,及神志变化。结果患者血气分析中pH、PaCO2治疗前后,治疗72 h后与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1),脱机24 h后能较好维持(P0.05),神志转清时间(2.61±0.9)h。结论每分通气量控制6~8 L的BiPAP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具有肯定疗效,神志转清后综合治疗基础上一般每天2次,每次3 h辅助通气3天后可考虑停机,值得临床尝试。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无基础心脏病患者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学特征对左心室瞬时泵血功能的影响,深入理解室性期前收缩导致心肌病的机制。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体检人群中无明确心脏器质疾病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71例,分析每例患者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联律间期、起源位置及QRS时限),并在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瞬间利用心脏彩超监测左心功能,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并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心电图特征与左心室泵血功能的关系。结果:与窦性心律相比,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时LVEF减少31.5%(37.5%∶69%,P0.05),LVEDV减少46%(52 ml∶97 ml,P0.05),SV减少63.6%(24 ml∶67 ml,P0.05)。与左心室流出道及非流出道比较,右心室流出道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缩时LVEF减少更加明显(P0.05)。与左心室流出道及非流出道比较,右心室流出道及右心室非流出道起源室性期前收缩对SV减少的影响更大(P0.05)。不同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缩对LVEDV的影响并无统计学差异。联律间期在400 ms时对LVEF及SV影响最大(P0.05);联律间期在501~550 ms时,室性期前收缩对LVEF的影响最小,此时LVEF约减少33%;与501~550 ms相比较,联律间期400 ms时LVEDV减少更加明显(P0.05)。与窄QRS(≤150 ms)相比,宽QRS(150 ms)能明显增加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时LVEF及SV的减少率(P0.05),而两者对LVEDV减少的影响则无明显差别。LVEF、LVEDV及SV的减少率与联律间期均呈负相关性(r=-0.6、-0.324、-0.361,P0.05)。结论: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时,左心室泵血功能明显受损,泵血功能受损的程度可能与室性期前收缩起源位置、联律间期及QRS时限有关。不同心电图特征的高负荷的室性期前收缩可能会产生不同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88.
陈洁  崔明祥  刘淼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7):2147-2151
背景 甲状腺结节恶性分层系统可以规范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对甲状腺结节诊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目前仍缺乏统一的版本。目的 比较Kwak版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Kwak TI-RADS)、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TA)《成年人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以下简称ATA指南)超声风险分层评估及2017年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与数据系统(ACR TI-RADS)在社区医院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8月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手术病理及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证实的825例患者(986个甲状腺结节)的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分别用Kwak TI-RADS、ATA指南超声风险分层评估及ACR TI-RADS进行分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并比较各风险分层系统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价值。结果 986个甲状腺结节中,病理及FNA确诊恶性结节479个,良性结节507个。Kwak TI-RADS、ATA指南超声风险分层评估及ACR TI-RAD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887〔95%CI(0.864,0.909)〕、0.857〔95%CI(0.832,0.882)〕、0.870〔95%CI(0.846,0.895)〕,诊断界值分别为≥4c类、≥高危、≥5类。Kwak TI-RADS、ATA指南超声风险分层评估及ACR TI-RADS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均有诊断价值(P<0.05),且Kwak TI-RADS诊断效能优于ATA指南超声风险分层评估及ACR TI-RADS(Z=4.811、2.513,P<0.05)。结论 Kwak TI-RADS、ATA指南超声风险分层评估及ACR TI-RADS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中均有良好价值,前者诊断效能稍优于后两者,且该版本简单明确、易于掌握,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9.
结核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人类社会与结核病斗争的历史长河里,取得的每一次关键性进步都是以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技术方面的重大进展为标志的。从100多年以前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发现了Mtb,到以后结核菌素及细菌学、影像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为结核病的临床诊断注入了更大的活力;从1944年S的发明,到INH、对氨基水杨酸(PAS)、EMB、氨硫脲(Thz)以及RFP等的相继问世,使结核病的临床治疗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结核病的流行与传播。然而,目前全球结核病的疫情十分严重,结核病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作为中国防痨协会分支机构的结核病临床专业委员会致力于通过开展学术活动和服务性工作增强协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积极推动结核病的规范化诊断、治疗,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术水平。为及时了解、掌握国内外结核病临床诊治的新观点、新技术、新进展及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结核病临床工作的认识,增进同行在结核病临床诊治研究领域的交流、普及,推广国内外有关结核病的临床诊治的最新进展,结核病临床专业委员会在2011年开始计划试行编纂《年度结核病临床诊治技术进展报告》制度。于每年年末到次年年初,通过收集本年度国内外有关结核病临床诊治技术进展的信息,组织专家加以荟萃、分析、推荐和解读,形成一份具有参考价值的学术资料。  相似文献   
90.
肺部呼吸成像诊断系统(Vibration Response Imaging System,VRIxpTM)是一种全新的、利用振动反应成像(Vibration Response Imaging,VRI)技术显示肺部信息的设备.VRIxpTM 通过低真空传感器吸附在受检者背部,记录12S呼吸周期产生的振动能量,滤除胸部运动和心音所产生的干扰带宽,将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灰阶方式的数字信号,以71帧的动态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VRIxpTM图像可从振动能量曲线、动态能量图像、最大振动能量图像(MEF,Max energy frame)、肺部定量数值(QLD,Quantitative lung data)、干湿哕音和左右肺EVP曲线(Envelope of Acoustic Signal)等方面进行分析.它无侵袭性、无辐射,且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目前,国内外关于VRIxpTM的临床研究在呼吸领域的诸多疾病中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