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036篇
  免费   2763篇
  国内免费   2551篇
耳鼻咽喉   399篇
儿科学   289篇
妇产科学   381篇
基础医学   1630篇
口腔科学   104篇
临床医学   19636篇
内科学   3055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3511篇
特种医学   38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16148篇
综合类   37621篇
预防医学   5701篇
眼科学   910篇
药学   13841篇
  134篇
中国医学   15995篇
肿瘤学   1064篇
  2024年   387篇
  2023年   1388篇
  2022年   1125篇
  2021年   1764篇
  2020年   1832篇
  2019年   1883篇
  2018年   803篇
  2017年   1714篇
  2016年   2036篇
  2015年   2353篇
  2014年   4778篇
  2013年   4984篇
  2012年   6578篇
  2011年   7557篇
  2010年   7233篇
  2009年   7159篇
  2008年   7310篇
  2007年   7313篇
  2006年   6680篇
  2005年   6967篇
  2004年   5882篇
  2003年   5955篇
  2002年   5440篇
  2001年   5523篇
  2000年   4055篇
  1999年   3179篇
  1998年   2831篇
  1997年   2444篇
  1996年   2052篇
  1995年   1634篇
  1994年   1121篇
  1993年   733篇
  1992年   481篇
  1991年   351篇
  1990年   290篇
  1989年   274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复合间苯三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7月该院进行分娩的产妇300例,自愿选择分娩镇痛,按随机表法分为3组,SP组采用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合用间苯三酚静脉推注;P组单纯采用间苯三酚静脉推注;S组单纯采用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麻醉进行镇痛。观察3组用药后的镇痛效果(VAS)评分、产程、分娩方式、失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与P组比较,SP和S组VAS显著降低(P0.01);与SP组相比,P组和S组剖宫产率均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此外,SP组和P组的第一产程活跃时间较S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间苯三酚镇痛效果好,缩短产程,可提高自然分娩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颅脑肿瘤手术并发非手术区颅内血肿的发生机制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7例颅脑肿瘤手术并发菲手术区颅内血肿患者的出血类型、部位、发现血肿时间、处理方式及预后.结果 2例遗留轻微相应脑叶症状,无肢体偏瘫患者,无死亡患者.结论 手术有控制地减压,术中术后敏锐判断并及时复查CT,果断手术处理血肿是防治非手术区颅内血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
张东霞  杨立华 《吉林医学》2015,(10):2084-2085
目的:观察同等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妇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n=30)和罗哌卡因组(n=30);硬膜外隙注入试验量1.33%利多卡因3ml后,分别再小剂量(3ml)分次注入0.75%布比卡因或0.75%罗哌卡因至要求麻醉平面。分别观察感觉阻滞平面及下肢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以及镇痛效果、手术时间、用药总剂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罗哌卡因较布比卡因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快,运动神经阻滞则起效缓慢、维持时间短及下肢运动阻滞强度弱,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罗哌卡因麻醉应用于妇科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疼痛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疼痛患者78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牵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针灸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38/39),高于对照组的79.49%(31/39)(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疼痛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症状,降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5.
<正>老年2型糖尿病(T2DM)并发胆囊结石患者日益增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目前临床治疗常用手段之一。已知腹腔镜胃肠道手术后常会引起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一般认为是胰腺组织受损的表现[1],对于需要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老年T2DM患者而言,评估手术对于其胰腺功能的影响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对本院收治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老年T2DM患者术后24h的血清淀粉酶水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6.
戴锋  俞鹏飞  刘锦涛  姜宏 《中国骨伤》2020,33(5):414-419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中期疗效及预后转归。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接受非手术治疗的75例单节段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男53例,女22例;年龄18~58(35.62±9.96岁);病程5 d~6个月,平均(46.45±40.66) d。突出节段:L_(3,4) 4例,L_(4,5) 29例,L_5S_1 42例。放射痛左侧46例,右侧29例。选取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5年6个时间点对患者JOA评分、直腿抬高角度(SLRT)、指地距统计分析。计算末次随访时(治疗后5年)JOA改善率,根据JOA评分评定疗效;分析治疗前、末次随访(治疗后5年)椎间盘突出物体积变化,计算突出物体积吸收率,观察突出物吸收情况;分析JOA改善率与突出物吸收率之间关系。结果:71例患者完成随访,非手术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5年JOA评分、SLRT、指地距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年与6个月、治疗后5年与2年、治疗后2年与6个月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年与6个月、治疗后5年与2年、治疗后2年与6个月SLRT、指地距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JOA改善率为(62.69±2.47)%,按照JOA评分评定疗效,结果优26例,良26例,可14例,差5例,优良率73.24%;突出物体积由起始的(1 981.73±588.72) mm3减少至(1 011.82±395.47) mm3,总体吸收率(45.65±2.83)%,突出物发生明显吸收24例,部分吸收26例,未吸收19例,增大2例。JOA改善率与突出物吸收率作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两者呈中等以上正相关(r=0.679,P0.001)。结论:非手术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良好疗效,明确了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情特点及预后转归,同时部分患者发生"重吸收"现象。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分别运用开放性手术以及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56例设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28例)以及对照组(28例)。对照组中患者均实施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均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腰痛及神经根压迫症状均获得解决,观察组中患者的切口大小、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卧床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开放性手术治疗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经皮椎间孔镜术式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康复快,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28.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封包;三维正脊;骶管注射  相似文献   
29.
骨组织退行性疾病主要机制是成骨细胞活动减弱、破骨细胞活动增强,其病理表现为细胞外基质降解增加;骨肿瘤增生性疾病则表现为富血供效应。近年来,局部/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介导骨退行性疾病和增生性疾病中的研究越来越多。该文就骨RAS及其抑制剂在骨质疏松、骨关节炎和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骨RAS与椎间盘退变的潜在相关性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全麻复合硬膜外在高龄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岁以上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G组和GA组,每组各30例。G组患者为单纯全麻组,GA组患者为硬膜外复合全麻组。GA组患者在诱导前取L1~2硬膜外穿刺置管,予0.5%罗哌卡因5 ml,术中每小时追加5~7 ml。两组患者诱导方法相同:即,咪哒唑仑0.04 mg/kg、舒芬太尼0.3~0.4μg/kg、顺阿曲库铵0.15~0.20 mg/kg、依托咪酯0.2~0.3 mg/kg。监测并记录患者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术中全麻药用量及术后患者苏醒情况。结果:GA组患者气腹后、拔管前BP、HR明显低于G组(P<0.05),且全麻药用量明显低于G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应用于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较单纯全麻用药量减少,术中循环更加稳定,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比较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