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83篇
  免费   687篇
  国内免费   45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3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40篇
内科学   38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43篇
特种医学   7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662篇
综合类   3453篇
预防医学   43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335篇
  35篇
中国医学   844篇
肿瘤学   172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436篇
  2022年   372篇
  2021年   515篇
  2020年   545篇
  2019年   598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442篇
  2016年   510篇
  2015年   584篇
  2014年   806篇
  2013年   805篇
  2012年   1025篇
  2011年   941篇
  2010年   819篇
  2009年   746篇
  2008年   747篇
  2007年   615篇
  2006年   499篇
  2005年   528篇
  2004年   474篇
  2003年   352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对AF系统整复压缩爆裂骨折椎体高度及椎管横截面的观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量化评价AF系统恢复胸腰段压缩爆裂椎体高度椎管截面积的效果。方法 :测量AF系统治疗的 72例胸腰段压缩爆裂骨折术前后影像。统计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椎管截面积资料。结果 :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恢复至 ( 96.5± 2 .3 ) %后缘高度恢复至 ( 98.2± 0 .9) % ,Cobb角恢复至 ( 5 .4± 1.5 )° ,椎管截面积恢复至 ( 97.2± 2 .1% ) ,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术后随访 0 .5~ 3 .5年 ,神经功能按Frankel评定 :60例提高 1~ 3级。结论 :AF系统能恢复或基本恢复胸腰段压缩爆裂骨折椎体的前后缘高度、Cobb角、椎管容积 ,为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是治疗脊柱胸腰段压缩爆裂骨折较好的内固定器。  相似文献   
82.
我院自1996年起采用联合部分椎体或半椎体切除的方法治疗侵犯胸椎的胸部肿瘤,现将临床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3.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发病原因不明,临床上AIS患者侧凸椎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椎体楔形变,人体发育过程中椎体的生长需通过软骨终板的软骨内骨化来完成,对于软骨终板在侧凸中的变化迄今文献报道较少。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同细胞的生长发育、再生及创伤的愈合有关。本研究选择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收治的年龄10岁以上并排除先天性、神经肌肉性等原因所导致的脊柱侧凸及成人脊柱侧凸患者,对前路手术切除的软骨终板研究细胞因子和蛋白多糖核心蛋白的变化。  相似文献   
84.
[目的]椎体撬拨植骨成形加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早期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预防术后形成“空心椎”引起的钉松动、断钉及伤椎再塌陷、后凸畸形等并发症。[方法及结果]收治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28例,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用神经根探子撬拨压缩下陷的伤椎上终板和前中柱,使之复位,经伤椎通过椎弓根植骨成形。术后随访6~18个月,全部获得骨性愈合(100%)。脊柱后凸Cobb's角度术前平均23.6°(n=23)矫正至术后平均4.4°(n=23),随访角度5.3°;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由术前平均45%恢复至术后97%,随访时95%;伤椎椎管内矢状径术前平均7.6 mm,术后17.5 mm,随访矢状径17.1 mm,无明显狭窄。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或弯曲。[结论]椎体撬拨植骨成形加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安全性高,经植骨均获得骨性愈合,恢复了伤椎的强度和刚度,减少了内固定的应力,防止后凸畸形,降低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85.
目的:对颈椎椎体骨折脱位合并不全瘫患者进行个案护理并评价其效果。方法:术前:病情观察,颈部固定,保持呼吸道通畅,体温异常的护理,留置导尿,心理护理;术后:常规护理,呼吸道护理,伤口护理,神经系统评估,生活护理,并发症护理,早期康复治疗,出院指导。结果:患者术后4个月感觉和肌力恢复正常,可下地行走。结论:由护士开展实施合理的、科学的、个性化的、正确有效的整体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6.
颈椎病为中老年常见的骨科疾病,多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老化及继发性改变,从而压迫颈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我院自2000年4月以来,行颈前路颈间盘切除或椎体次全切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28例。笔者在护理过程中,着重注重术前、术后护理及有针对性的康复指导,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7.
AF钉是在RP钉基础上改良、发展的新型脊柱后路经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系统。我科自1999年来应用AF钉治疗下胸及腰段椎体骨折15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8.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前后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相似文献   
89.
脊柱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脊柱结核多侵蚀脊柱的前柱和中柱,且常多节段受累,导致脊柱不稳、畸形和脊髓受压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对于脊柱结核严重、脊柱不稳、后凸畸形严重的病例,可采取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工期前路脊柱内固定方法治疗.我们于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应用该术式治疗脊柱结核45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就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前路内固定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0.
我院自1993~2002年,10年间共收治下颈椎骨折、滑脱合并截瘫患者28例,采用椎体次全切除加大块植骨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