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9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728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47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1217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8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307篇
综合类   298篇
预防医学   101篇
眼科学   165篇
药学   128篇
  5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271篇
  2015年   272篇
  2014年   509篇
  2013年   640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41.
李程旭 《重庆医学》2015,(3):414-417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工关节置换已成为重建关节功能的主要手段,这使不少关节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明显提高了生活质量,与此同时人工关节翻修手术也越来越多。人工关节翻修的原因主要有:无菌性松动、人工关节脱位、假体磨损、假体周围骨折、假体周围感染(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 PJI)等。无菌性松动及假体周围感染是人工关节翻修排在前2位的原因,其中PJI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人工髋关节的感染率为0.3%~1.7%[1],人工膝关节的感染率为0.8%~1.9%[1],人工肩关节的感染率为0.7%,人工肘关节的感染率为3.0%[2‐3]。虽然PJI发病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常需再次手术及长时间的抗菌药物治疗,严重者需行关节融合甚至截肢而导致终生残疾,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及经济压力。近年来对 PJI的研究越来越多,在实验室检测方面产生新的认识,出现新的检测方法。下面就 PJI定义、致病菌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专科分类管理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的效果,为患者提供合格的医疗器械。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将2011年8月-2012年7月3 056包次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设为对照组,按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统一接收单清点核对、登记;2012年8月-2013年7月3 358包次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设为试验组,采用专科化分类管理,并制定了各专科常规器械及单个植入物的清洗流程、包装方法及交接流程,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清洗质量的差异性和操作的准确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清洗质量检测总体阳性率分别0.41%和8.44%,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按专科计算阳性率:试验组和对照组骨科阳性率分别为0.65%和8.62%;脑外科阳性率分别为0和7.27%;胸外科阳性率分别为0和10.00%,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试验组差错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专科化分类管理明显提高外来医疗器械及植入物的清洗质量,并减少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植入物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控制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医院骨科1780例骨科手术植入物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骨科手术植入物感染的手术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发生植入物感染12例(0.67%),植入物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手术次数、手术间安排、伤口情况、抗生素应用情况等密切相关。结论提供专用的骨科手术环境,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手术各个环节的配合,加强植入物的管理,以提高手术质量及术后临床效果,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4.
陈沅  钱蒨健  孙育红  王维  马艳 《中华护理杂志》2021,56(12):1827-1834
目的 调查全国1 225所医院在围手术期植入物使用与管理的现状,剖析存在问题,为围手术期植入物规范管理提出参考意见,同时为相关标准制订奠定研究基础。方法 2021年5月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全国1 225所医院手术室管理人员,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负责人,负责人均为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护理装备与材料分会手术装备与材料专业学组委员。将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制作成电子问卷并通过微信群进行问卷发放与回收。结果 在植入物管理模式方面主要存在3种方式:设备科(资产管理处)-手术室-专科组三级管理(72.73%),设备科(资产管理处)入驻式管理(12.24%),临床使用科室自行管理(10.69%),不同规模及类型医院存在较大差异;在外来器械与植入物接收方面仍存在供货商晚于规定时间送达、收费不规范等问题;在植入物追溯管理方面,68.90%的医院引入信息系统对植入物的使用进行追溯,62.29%的医院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清洗、消毒及灭菌过程进行信息化追溯,48.89%的医院对植入物进行扫描收费及追溯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另外,在植入物取出或拆封后未使用的处理以及相关培训开展方面均有诸多问题及安全隐患,有待改善。 结论 相关部门及管理者应根据不同医院规模及实际情况完善相关制度及流程管理,加强对植入物准入的监督、全流程信息化追溯管理;在植入物取出和拆封后未使用方面应及时建立相关标准,填补管理盲区;对已有标准的落实情况应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45.
钛及其合金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和良好的人体亲和性,常被作为骨科植入材料,但未经处理的钛植入物易发生骨整合不良和植入物周围感染导致植入失败。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加剧带动植入材料使用量增加,亟需性能更好的钛表面修饰方法以降低植入失败率。理想的骨科植入物应同时具备促成骨和抗菌特性,但目前大量表面改性策略只解决其中一种问题,导致植入物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植入材料涂层需满足这两种特性或在两者间寻找平衡点。综述近几年来解决钛植入物无菌性松动或感染问题的最新策略,如表面形貌改善和生物分子涂层等促进成骨,抗菌药物负载和光热治疗等防治感染措施,并通过双因素整合和三因素整合进一步介绍了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6.
叶凌玫  陈纲 《安徽医药》2020,24(2):290-29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耻骨梳韧带悬吊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3月至 2017年 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子宫脱垂 Ⅱ度以上病人 25例,进行耻骨梳韧带悬吊治疗,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随访病人的盆底功能障碍问卷( PFDI?20)评分。结果病人手术时长( 151.12±40.08)min,术中出血量( 35.60±29.02)mL,住院时长( 10.48±2.66)d,均未出现并发症和复发现象,且术后 6个月以上病人的 PFDI?20评分明显改善( P<0.001)。结论腹腔镜下耻骨梳韧带悬吊治疗子宫脱垂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术式,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7.
背景:由于经后正中入路常规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较大,Wiltse等于1968年提出经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的入路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椎弓根置钉方法,后因存在暴露不够充分、手术难度较高未能广泛采用,但目前外科医生越来越重视如何减少手术创伤而能够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
  目的:探索改良多裂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认识其手术适应证和优势。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行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接受常规后正中入路和改良多裂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改良肌间隙入路修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修复较传统后正中入路可以明显缩短置钉时间,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目测类比评分明显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修复后2组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及 Cobb 角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改良多裂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修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在置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与传统入路无区别,在有效减轻术后腰背部疼痛方面与常规后正中入路比较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8.
背景:目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中,其用药方式与单独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用药无太大差别,即先以较大剂量腰麻,而硬膜外用于确保效果和术后镇痛。近年来国内外有学者提出一些新的观点:腰麻先给予小剂量、低浓度的局麻药,再予硬膜外衔接以小剂量、低浓度的局麻药,真正发挥腰麻与硬膜外的联合作用,可以达到完善麻醉效果,以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目的:分析小剂量低密度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修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68例,按照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小剂量低密度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药物用量、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结果与结论:观察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及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两组患者麻醉后5,10 min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麻醉前(P <0.05),其余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且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提示采用小剂量低密度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具有起效快、用量少、阻滞完全、镇痛效果好等优点。临床将其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修复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可达到较为完善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49.
投稿与审稿在线投稿www.CRTER.org为本刊的在线投稿系统,所有稿件都将通过该系统提交至《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电子投稿出版管理系统。如果您已经阅读了《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上述投稿须知并且准备投稿,请确定上传丈档应包括以下内容:完整的论文应包括:文题、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表格及致谢、参考文献等内容。本刊要求的辅文内容。本文要推荐2-4位小同行专家审稿人。  相似文献   
50.
投稿与审稿在线投稿WWW.CRTER.org为本刊的在线投稿系统。所有稿件都将通过该系统提交至《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电子投稿出版管理系统。如果您已经阅读了《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上述投稿须知并且准备投稿,请确定上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