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94篇
  免费   2036篇
  国内免费   1376篇
耳鼻咽喉   335篇
儿科学   309篇
妇产科学   216篇
基础医学   2368篇
口腔科学   639篇
临床医学   6604篇
内科学   3029篇
皮肤病学   167篇
神经病学   789篇
特种医学   24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8892篇
综合类   14313篇
预防医学   2515篇
眼科学   1614篇
药学   5144篇
  115篇
中国医学   4998篇
肿瘤学   654篇
  2024年   295篇
  2023年   1259篇
  2022年   1072篇
  2021年   1273篇
  2020年   1369篇
  2019年   1185篇
  2018年   604篇
  2017年   983篇
  2016年   1168篇
  2015年   1514篇
  2014年   2543篇
  2013年   2689篇
  2012年   3368篇
  2011年   3675篇
  2010年   3282篇
  2009年   3085篇
  2008年   3528篇
  2007年   3058篇
  2006年   3014篇
  2005年   2948篇
  2004年   2073篇
  2003年   1894篇
  2002年   1526篇
  2001年   1353篇
  2000年   1091篇
  1999年   913篇
  1998年   735篇
  1997年   634篇
  1996年   564篇
  1995年   469篇
  1994年   430篇
  1993年   320篇
  1992年   274篇
  1991年   274篇
  1990年   223篇
  1989年   205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6 毫秒
71.
过量氟化物导致大鼠腰椎黄韧带退变与骨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氟化物在黄韧带骨化中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实验组饮用含NaF(质量分数为1014)蒸馏水,分别于3个月及6个月时,检测骨密度,血清、骨组织标本中Ca、P^3+、Mg、Zn、Cu、Fe、F^-含量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行大鼠腰段标本X线检查后组织病理观察。[结果]3个月实验组10只大鼠中6只出现氟斑牙:6个月实验组均出现氟斑牙,且大鼠中轴骨骨密度显著增加(P〈0.05)。X线检查,6个月实验组中有4只可见黄韧带嵴状骨化影。病理观察,3个月实验组大鼠黄韧带呈退行性改变;6个月实验组部分黄韧带骨化,骨化类型以膜内骨化为主。[结论]过量氟化物可造成SD大鼠腰椎黄韧带的退变、骨化,在黄韧带的骨化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2.
经腹经心包全肝血流阻断肝切除七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奇如  耿小平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1):1510-1511
术中大出血是肝切除术的主要危险因素,肝血流阻断方法的应用有效的控制了术中出血,促进了肝外科的发展。然而,全肝血流阻断,尤其是肝上下腔静脉阻断要求技术高,在膈下和肝上间隙游离肝上下腔静脉时显露差、费时,风险大,妨碍了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计算机导航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计算机导航技术辅助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的术前规划和手术方法,比较导航技术辅助与单纯关节镜技术中股骨、胫骨隧道位置的优良率。方法根据术前标准正侧位X线片设计股骨、胫骨隧道的理想位置。术中“C”型臂X线机获得正侧位影像后输入计算机,形成虚拟工作界面。膝关节周围分别于股骨、胫骨侧安置“患者追踪器”。前十字韧带胫骨及股骨导向器上分别装配“工具追踪器”。经过注册及校准后,导航系统识别并捕获上述追踪器发射的信号,确定膝关节的位置,实时跟踪手术工具的位置和方向,并将隧道的虚拟路径叠加在工作界面上,供术者实时调整导向器的位置与方向,直至达到术前规划的要求。临床上完成计算机导航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术46例。对其中40例进行术后X线片测量,确定胫骨及股骨隧道的位置,并与同期进行的40例单纯关节镜下重建术隧道位置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导航组胫骨隧道位置平均为45.35%±3.827%(37% ̄53%),股骨隧道位置平均为62.25%±5.610%(52% ̄73%);关节镜组胫骨隧道位置平均为41.05%±6.008%(25%~54%),股骨隧道位置平均为56.62%±7.316%(46% ̄77%)。导航组的股骨及胫骨隧道位置较关节镜组偏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组的标准差小于关节镜组。结论计算机导航技术可以使关节镜下前十字韧带重建手术中胫骨及股骨隧道的位置更偏后,提高了手术准确性及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74.
病人男,56岁。体检时发现前上纵隔肿瘤10d。病人无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及胸痛等症状。查体:气管居中,胸廓无畸形,胸骨无压痛。胸部CT检查示“前上纵隔囊性肿块,大小约11cm×6cm×3cm,性质待查”。B超检查“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占位”。2004年12月,入院后5d在全麻下行“前上纵隔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瘤约11cm×6cm×3cm大小,呈囊性,肿瘤与左纵隔胸膜有轻度粘连,分离胸膜,完整切除肿瘤,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囊性肿物,11cm×6cm×3cm大小,表面灰白、灰黄、灰褐色,切面可见3个大小不等的囊,分别为5.5cm×3.2cm、4.5cm×3.…  相似文献   
75.
后十字韧带重建后移植物组织学与胶原表型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采用半腱肌腱重建后十字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后移植物的组织学与胶原表型的变化.方法取2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实验组18只切除右膝PCL后即刻用双股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实验组于术后3、6、52周各处死动物2只,12、26周各处死动物6只,切取半腱肌腱移植物;对照组2只直接切取半腱肌腱和PCL.标本采用HE、甲苯胺蓝以及Ⅰ、Ⅲ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移植物的组织学与胶原表型变化,并与正常半腱肌腱和PCL进行比较.结果常规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正常半腱肌腱和PCL在细胞构成上有明显的差别,PCL内可见软骨样细胞;重建后的移植物经过坏死、细胞重新长入、胶原形成和重塑阶段,52周时形成的结构类似于正常PCL,但在纤维排列上与正常PCL仍有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正常PCL纤维内部仅有Ⅰ型胶原表达,重建韧带Ⅰ型胶原染色随时间延长从少到多,Ⅲ型胶原染色从多到少,52周时移植物内局部仍有表达.结论采用半腱肌腱重建PCL 52周时移植物和正常PCL结构相似,但仍有差异.  相似文献   
76.
髌下脂肪垫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髌上滑囊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髌上滑囊炎是临床常见的膝痛原因之一,治疗上以往多将滑囊积液抽出后囊内注入糖皮质激素并加压包扎,但疗效欠佳且容易复发。自2002年9月以来,我科利用曲安奈德注射于髌下脂肪垫处治疗髌上滑囊炎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7.
朱勇  贾子超  王军 《中国骨伤》2006,19(3):187-187
漂浮膝是指同侧股骨干和胫骨干或相邻的干骺端骨折而导致整个膝关节呈连枷状。骨折多属于高能量损伤,常合并全身多处复合伤,治疗较困难。在漂浮膝中合并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使治疗、康复更困难。复习我科漂浮膝合并交叉韧带损伤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患者,男39岁,因“反复腰部疼痛十年余”以“双肾多发性结石”于2005年2月16日收住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腹未检出异常。双肾区有压叩痛。入院B超检查提示:双肾多发性结石,双输尿管上段扩张并右肾中等量积水。KUB、IVP提示:双肾多发性结石,以右侧为多,左肾盂口处阳性结石影,双肾显影功能迟缓,双肾盂、肾盏扩张积水。肾功能:BUN4.07mmol/L,Cr89.4μmol/L。胸片、肝功、心电图等正常。入院后诊断明确,有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证。于2005年2月23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肾结石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术中采用C臂X线机定位,选择穿刺点及方向为中盏。从输尿管导管注入泛影葡胺,看清集合系统情况后进行穿刺,穿刺顺利。见尿液流出后,留置斑马导丝,并用筋膜扩张器进行扩张,扩至6F时留操作鞘,建立经皮肾通道。用输尿管镜从操作鞘内进入肾集合系统,见肾盂口有1枚结石,下盏2枚,上盏1枚。用气压碎石针分别击碎结石,取出碎石,术中无出血,手术顺利。退镜后从操作鞘放入肾造瘘管,退出操作鞘,术毕安返病房。  相似文献   
79.
改良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复杂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后改良三根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复杂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1998年2月~2004年9月收治的36例复杂肱骨髁上骨折患儿,行闭合手法复位后,采用改良克氏针交叉固定。C型臂监视下在肱骨髁外侧用两根平行的克氏针固定,然后在内侧交叉固定一根克氏针。固定内侧克氏针时,须在保护骨折不移位的情况下小心地伸直肘关节保护好尺神经。术后长臂石膏维持肘关节制动3~4周。结果所有患儿在术后均未出现医源性尺神经损伤。术后随访12~21个月(平均15.8个月),根据Flynn等的功能和美观的标准进行评价,根据美观标准:36例患儿中35例均为优良,满意率为97.2%;根据功能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满意标准。结论儿童复杂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用改良的三根克氏针交叉固定疗效良好,而且可以避免尺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80.
三维骨建模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韧带平衡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以三维骨建模为基础、无需影像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 arthroplasty,TKA)中韧带平衡的作用。方法2002年11月~2003年6月,采用后稳定型人工全膝关节,在Ceravision无需影像资料的三维骨建模系统导航监控下,辅助完成TKA21例。男5例,女16例,年龄64~79岁,平均72.4岁。其中2例既往行胫骨近端截骨术,1例行股骨远端截骨术。14例膝内翻,7例膝外翻。术前下肢全长X线正位片测量,内翻13°~外翻13°,平均2.36°;膝关节X线正位片测量,应力下内翻平均8.47°(内翻2°~内翻20°),应力下外翻平均3.63°(内翻7°~外翻12°)。结果术中导航系统测量,额面内翻12°~外翻10°,平均3.3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面应力下内翻平均6.47°(内翻0°~内翻24°),应力下外翻平均4.32°(内翻8°~外翻1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导航系统测得膝内外翻平均0.175°(内翻2°~外翻3°),而术后下肢全长X线正位片测量平均0.3°(内翻3.5°~外翻1.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关节活动度为105~130°,平均115°,膝关节额面松弛度0.2~0.5cm,平均0.27cm。人工膝关节胫、股骨假体取得满意的对位置入和韧带平衡,无关节失稳和髌骨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以三维骨建模为基础、无需影像的Ceravision系统,具有三维立体定位、优化截骨,并通过旋转对位和韧带松解获得伸屈膝关节等距间隙与韧带平衡稳定的作用,近期临床疗效满意,可在TKA中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