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2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03篇
预防医学   73篇
药学   155篇
  1篇
中国医学   10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率较高,目前治疗为联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铋剂、抗生素的“三联”或“四联”疗法。接受2004年4月~2005年4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黏膜糜烂、中-重度萎缩、中-重度肠化或异型增生)病人合并HP感染者210例(无青霉素过敏史),接受抗HP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2.
吉林红参与高丽红参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对不同来源人参中的多糖(果胶质)进行了含量测定。测定结果,人参果胶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高丽红参(南部、地字)、抚松红参、长白山红参、高丽红参(南部、天字)、新开河红参、高丽红参(北部、地字)、日本红参、集安边条红参。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胃溃疡临床治愈率已明显提高,但其复发率仍然比较高.2004年8月-2006年5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胃溃疡102例,并与单纯西医疗法随机对照观察,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方法较单纯西医疗法不但近期疗效明显,而且复发率明显降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4.
65.
66.
背景: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肠癌的发生率不断提高。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膳食因素与大肠癌的高发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大肠癌的动物模型,观察膳食纤维与肌醇六磷酸(植酸)对大肠癌发生的作用。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营养学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4-03/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营养学研究所进行。将86只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区组分为纤维素组(14只)、果胶组(14只)、植酸组(15只)、纤维素 植酸组(14只)、果胶 植酸组(14只)和对照组(15只)6组。方法:对照组:无膳食纤维的基础饲料;果胶组:添加10%的果胶;纤维素组:添加10%的纤维素;植酸组:添加2%的植酸钠饮水;果胶 植酸组:添加10%的果胶和2%的植酸钠饮水;纤维素 植酸组:添加10%的纤维素和2%的植酸钠饮水。对86只大鼠用1,2-二甲肼皮下注射诱发大肠癌,观察大鼠大肠肿瘤的发生率、肿瘤的数量及体积;测定大鼠大肠粘膜细胞的增殖活性(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计数的细胞核总数)。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大肠肿瘤的发生率,平均每只鼠的肿瘤个数和肿瘤体积变化。②大鼠大肠黏膜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①各组大鼠多死于喂养20周前。果胶组、果胶 植酸组及对照组各有1只大鼠死于喂养20周后。②各组大鼠大肠肿瘤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植酸组平均每只鼠的肿瘤个数和肿瘤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数量:(1.1±0.2),(4.1±1.2)个/只,P<0.01;体积:(176.1±65.5),(1046.7±469.0)mm3,P<0.05,果胶组、果胶 植酸组平均每只鼠的肿瘤个数显著高于对照组(7.5±1.9),(7.2±1.0)个/只,P<0.05。③植酸组大鼠大肠黏膜细胞的增殖活性比对照组显著降低,果胶组大鼠大肠黏膜细胞的增殖活性比对照组升高(41.8±4.7)%,(83.6±2.9)%,(66.7±7.8)%,P<0.01和0.05。结论:膳食中添加果胶能增加诱癌大鼠患大肠肿瘤的危险,而饮水中添加2%的植酸可降低诱癌大鼠患大肠肿瘤的危险。  相似文献   
67.
宋扬  张海平  张铮  陈炳卿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4):178-181,F0003
背景: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肠癌的发生率不断提高。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膳食因素与大肠癌的高发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大肠癌的动物模型,观察膳食纤维与肌醇六磷酸(植酸)对大肠癌发生的作用。 设计:随机区组设计。 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营养学研究所。 材料:实验于2004-03/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营养学研究所进行。将86只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区组分为纤维素组(14只)、果胶组(14只)、植酸组(15只)、纤维素+植酸组(14只)、果胶+植酸组(14只)和对照组(15只)6组。 方法:对照组:无膳食纤维的基础饲料;果胶组:添加10%的果胶;纤维素组:添加10%的纤维素;植酸组:添加2%的植酸钠饮水;果胶+植酸组:添加10%的果胶和2%的植酸钠饮水;纤维素+植酸组:添加10%的纤维素和2%的植酸钠饮水。对86只大鼠用1,2-二甲肼皮下注射诱发大肠癌,观察大鼠大肠肿瘤的发生率、肿瘤的数量及体积;测定大鼠大肠粘膜细胞的增殖活性(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计数的细胞核总数)。 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大肠肿瘤的发生率,平均每只鼠的肿瘤个数和肿瘤体积变化。②大鼠大肠黏膜细胞的增殖活性。 结果:①各组大鼠多死于喂养20周前。果胶组、果胶+植酸组及对照组各有1只大鼠死于喂养20周后。②各组大鼠大肠肿瘤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植酸组平均每只鼠的肿瘤个数和肿瘤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数量:(1.1&;#177;0.2),(4.1&;#177;1.2)个/只,P〈0.01;体积:(176.1&;#177;65.5),(1046.7&;#177;469.0)mm^3,P〈0.05],果胶组、果胶+植酸组平均每只鼠的肿瘤个数显著高于对照组[(7.5&;#177;1.9),(7.2&;#177;1.0)个/只,P〈0.05]。③植酸组大鼠大肠黏膜细胞的增殖活性比对照组显著降低,果胶组大鼠大肠黏膜细胞的增殖活性比对照组升高[(41.8&;#177;4.7)%,(83.6&;#177;2.9)%,(66.7&;#177;7.8)%,P〈0.01和0.05]。 结论:膳食中添加果胶能增加诱癌大鼠患大肠肿瘤的危险,而饮水中添加2%的植酸可降低诱癌大鼠患大肠肿瘤的危险。  相似文献   
6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慢性胃炎是内科常见病,我科自2003年6月 ̄2005年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42例,疗效尚佳。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77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24 ̄68岁,平均27.8岁;病程2.4 ̄20年,平均5.2年;浅表性胃炎24例,萎缩性胃炎4例,糜烂性胃炎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6例。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5 ̄70岁,平均26.5岁;病程2.5 ̄22年,平均6.1年;浅表性胃炎21例,萎缩性胃炎2例,糜烂性胃炎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4例。2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  相似文献   
69.
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治疗目前,国内外公认的Hp根除治疗方案是标准三联疗法1周或2周疗程。但根除率仍不断下降的现实,要考虑另僻蹊径,应重视或加强中药联合“三联疗法”对提高Hp根除率,减少不良反应,降低耐药的有关研究。因此,我们设计了本实验,观察荆花胃康胶丸代替胶体果胶铋联合“三联疗法”进行二线治疗,对Hp根除的效果、溃疡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0.
正交试验优选假酸浆籽中果胶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假酸浆籽中果胶提取工艺,测定其果胶的含量。方法以果胶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实验,用水提醇沉、真空干燥法制备果胶。结果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5、温度65℃、提取时间60min共2次、醇沉浓度70%;假酸浆籽中含果胶为8.06%。结论该工艺稳定,所得果胶含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