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72篇
  免费   1460篇
  国内免费   885篇
耳鼻咽喉   755篇
儿科学   66篇
妇产科学   187篇
基础医学   1287篇
口腔科学   532篇
临床医学   5750篇
内科学   1744篇
皮肤病学   322篇
神经病学   1327篇
特种医学   13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4482篇
综合类   11596篇
预防医学   1988篇
眼科学   2142篇
药学   4112篇
  50篇
中国医学   6070篇
肿瘤学   546篇
  2024年   184篇
  2023年   698篇
  2022年   605篇
  2021年   866篇
  2020年   951篇
  2019年   853篇
  2018年   440篇
  2017年   781篇
  2016年   962篇
  2015年   1274篇
  2014年   2145篇
  2013年   2013篇
  2012年   2599篇
  2011年   2750篇
  2010年   2601篇
  2009年   2439篇
  2008年   2745篇
  2007年   2498篇
  2006年   2280篇
  2005年   2396篇
  2004年   1989篇
  2003年   1890篇
  2002年   1493篇
  2001年   1255篇
  2000年   1028篇
  1999年   802篇
  1998年   713篇
  1997年   595篇
  1996年   571篇
  1995年   466篇
  1994年   352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196篇
  1991年   170篇
  1990年   155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颈丛神经阻滞常用于甲状腺手术,方法简单实用,但颈丛阻滞后的心血管反应率较高,有的甚至影响手术的进行。为了进一步探讨颈丛阻滞后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将颈丛分为颈深丛阻滞和颈浅丛阻滞两组,并通过监测麻醉前和麻醉后MAP、HR的改变,了解两组心血管反应的变化程度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总结等长收缩运动治疗单纯颈伸肌劳损的疗效。方法随机将56例单纯颈伸肌劳损分为两组,一组应用等长收缩运动进行治疗,另一组应用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100%(P〉0.05)。结论等长收缩运动治疗单纯颈伸肌劳损的疗效与手法治疗相近,但该法具有更安全、经济、且不受条件、时间限制,更有主动巩固疗效和积极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颈肩背痛主要由于脊椎、肌肉的慢性劳损,发生不同程度的疼痛病变,脊椎的病变,可引起肌肉的痉挛、萎缩,而肌肉的痉挛紧张,又可以牵拉脊椎,造成平行失调,椎关节错动。  相似文献   
104.
程鹏 《西南国防医药》2007,17(6):739-740
目的:探讨多节段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多节段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21例,均行单开门颈椎管扩大减压成形术。采用JOA、Frankel分级及影像学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平均随访2年1个月,JOA评分术后改善率为37.81%,Frankel分级A→B 1例,B→C 7例,C→C 1例,C→D 10例,D→D 2例,D→E 4例。影像学检查提示颈椎生理曲度正常,未发现有再关门及不稳定现象。结论:单开门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由于重建了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对于改善和维持颈椎的生理屈度、稳定性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5.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麻醉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的患者多为伴有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老年人,麻醉和手术风险较大,这就要求麻醉医师必须对脑生理、术式及其术中可能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有深入的了解和应对,才能确保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腮腺深叶癌切除面神经后,即刻功能性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84年1月至2005年10月间收治的11例腮腺癌患者,术中采用将肿瘤连同腮腺及面神经切除,同时行颈丛神经移植重建面神经的治疗方法。结果:术后面神经功能均完全恢复,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复诊,见患者静态时面部对称,动态时口角轻度偏斜,术后一年两侧面部完全对称,睁、闭眼及提口角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腮腺癌根治术中采用颈丛神经移植能有效地恢复面神经的功能,既达到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又符合功能外科的发展要求,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在严重胸腰椎骨折中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加伤椎固定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了我院2003年5月~2006年1月,对严重胸腰椎骨折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加伤椎固定方法治疗41例。侧位片上均有骨折椎体楔变。其中7例椎体后缘高度丢失。骨折椎体高度平均丢失53%(37%~82%),前后脱位程度30%~100%,7例同时合并侧方脱位。41例中单节段胸腰椎骨折脱位23例,至少一个伤椎不稳定的邻近双节段骨折18例。男32例,女9例,平均年龄37.2岁(24~62岁)。所有伤患均在伤后2周内手术。患者脊柱损伤位置胸椎11例,腰椎9例,胸腰段21例。术前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按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17例,C级8例,D级5例,E级4例,另马尾神经损伤3例。术前Cobb角平均29.6。(17039。)。结果:手术时间2.3h~4.1h,平均2.9h;术中出血400ml~1900ml,平均约870ml。术后正、侧位X线片示患者的脊柱序列恢复良好、脱位纠正。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7个月(6~29个月)。最后一次随访Frankel评分:A级3例,B级3例,C级8例,D级19例,E级5例,马尾神经损伤消失1例,明显改善2例。影像学资料显示伤椎高度恢复良好,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92%(87%~96%),术后Cobb角平均为5.6°(3°~10°),植骨均愈合、椎体脱位纠正,复位良好。术后复查仅1例伤椎固定钉穿透椎体外壁。本组无切口感染、术后症状加重、内固定断裂等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结论:对严重胸腰椎骨折应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可以增强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有利于维持矫正效果、减少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08.
<正>1906年,Crile等人针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提出了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radical neck dissection,RND),这一术式在后来的很多年里,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RND损伤了副神经和颈部的一些重要的解剖结构,常导致患者斜方肌瘫痪萎缩,出现翼状肩胛、垂肩、肩周疼痛麻木、手臂活动受限、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9.
用颈长肌重建预防颈前路植骨块滑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颈长肌重建对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颈椎病确诊病例分为实验组126例和对照组128例。对照组病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和/或钢板内固定术。实验组病例在完成上述手术之后,利用两种方法使颈长肌瓣重建植骨块或钢板表面。两组病例术后均获得随访,并将两组术后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的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随访0.5~6年,平均3.5年。根据Odom评分标准,对两组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经统计学分析,P>0.05,说明两组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异。而对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的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颈长肌重建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颈长肌重建是预防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齿状突骨折Halo-Vest架外固定治疗的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Halo架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患者6例,按Anderson-D'Alonzo分型:Ⅰ型1例,Ⅱ型1例,Ⅲ型4例.本组均采用枕颌牵引及Halo-Vest架外固定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4年,平均2年10个月,6例病人均获一期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4个月,平均3.3个月;所有患者均寰枢椎稳定,寰枢椎屈伸和旋转功能恢复良好.2例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按ASIA标准,神经功能恢复1级以上.结论 枢椎齿状突骨折可以通过Halo-Vest架外固定治疗获得良好疗效,尤其对Anderson-D'AlonzoⅢ型患者是值得推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