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16篇
  免费   1177篇
  国内免费   889篇
耳鼻咽喉   76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1250篇
口腔科学   108篇
临床医学   2131篇
内科学   784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269篇
特种医学   9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745篇
综合类   3766篇
预防医学   2325篇
眼科学   62篇
药学   2032篇
  8篇
中国医学   2548篇
肿瘤学   557篇
  2024年   175篇
  2023年   591篇
  2022年   458篇
  2021年   431篇
  2020年   382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193篇
  2017年   295篇
  2016年   325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621篇
  2013年   642篇
  2012年   795篇
  2011年   796篇
  2010年   740篇
  2009年   748篇
  2008年   1144篇
  2007年   957篇
  2006年   810篇
  2005年   1059篇
  2004年   824篇
  2003年   690篇
  2002年   651篇
  2001年   492篇
  2000年   448篇
  1999年   390篇
  1998年   315篇
  1997年   323篇
  1996年   300篇
  1995年   257篇
  1994年   210篇
  1993年   192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55篇
  1989年   186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细胞因子是多种细胞所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长分化、调节免疫功能、参与炎症发生和创伤愈合等小分子多肽的统称。根据细胞因子主要功能不同可分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 mulating factor,CSF)、干扰素(inter-feron,IFN)、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  相似文献   
62.
目的评价靶控输注咪唑安定对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催眠效应的影响。方法ASAI~Ⅱ级择期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四组:A组为单纯丙泊酚组,B、C、D组为丙泊酚 咪唑安定组,咪唑安定靶浓度分别为10、20、30ng/mL。咪唑安定达到平衡后,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记录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为1、2、3、4、5μg/mL时BIS值和OAA/S评分,并记录OAA/S评分达到4、3、2、1时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和BIS值,记录BIS值为50时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结果1.咪唑安定达到平衡后,C组和D组BIS值显著下降;D组中OAA/S评分也显著下降,并低于B组和C组;2.随丙泊酚浓度升高四组患者.BIS值和OAA/S评分逐渐下降;3.相同丙泊酚浓度时,BIS值和OAA/S评分随咪唑安定浓度增加呈降低趋势;4.B、C、D三组患者OAA/S评分达到3、2、1以及BIS值达到50时所需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均显著低于A组,达到相同OAA/S评分D组所需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显著低于B组和C组。结论效应部位浓度为10、20、30ng/mL的咪唑安定均能显著降低丙泊酚靶控浓度,以达到需要的镇静深度;随咪唑安定浓度加深,降低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63.
大气颗粒物健康效应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水平与心肺系统疾病的超额发病、死亡存在密切关联,但其毒理学机制尚未阐明。本文对近年来大气颗粒物毒理学研究进行综述,包括大气颗粒物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并对氧化应激损伤、细胞钙稳态失衡及激活关键转录因子等分子毒理学机制进行了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64.
低剂量辐射(low dose radiation,LDR)对机体的兴奋作用指受到LDR后机体出现的免疫力增强、生育能力提高及对肿瘤的抵抗力加强等效应,适应性反应指小剂量的预先照射能使机体对其后的大剂量照射产生适应,可减轻大剂量照射引起的损伤或后果。目前的研究提示,LDR的预先照射可提高其后大剂量放疗的效果;小剂量的X射线预先愚射,有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趋势,促进荷瘤小鼠的局部放疗效果的作用,而且多次低剂量预照射的效果比一次顶照射好。在恶性淋巴瘤患者中进行临床试验的结果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对高本底地区居民和医疗受照人群如肺结核患者等的流行病学调查也证实,他们总的癌症患病率并没有升高。LDR对肿瘤影响机理尚不清楚。有学者认为免疫功能受低剂量照射所激活是LDR抗肿瘤作用的基础,而更多的学者倾向于认为LDR可激活DNA的修复系统,表现为接受LDR后可使其后接受大剂量照射造成的染色体畸变减少,并通过修复酶活性的检测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65.
药物治疗是医疗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士是药物治疗最直接的实施者和管理者 ,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并对药物进行监控是护士的职责。为了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 ,掌握相关的药理学知识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培养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才能够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1 加强护理道德修养 ,提高用药质量1 1 加强慎独修养 ,遵循药物使用原则 护理工作具体、繁重、紧张 ,需要极其细致、耐心和一丝不苟的操作 ;另一方面护理工作多数时候是个体独立承担。因此 ,护士的慎独修养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在药物治疗中常有两种抗生素联合…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腺苷A1受体激动剂预处理延迟效应对保存大鼠心脏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8组 ,A、C组以高选择性腺苷A1受体激动剂 (CCPA)预处理 ;D、E、F组在CCPA预处理前分别注射锰 超氧化物歧化酶 (Mn SOD)反义、有意义、错配寡核苷酸 (ODN) ;B、G组注射生理盐水 ,H组只注射反义寡核苷酸。 2 4h后 ,A、B组用 4℃St.Thomas液保存 4h ,复灌 1h ,而另 6组采取低温缺血 3h ,复灌 1h。观测心功能、磷酸肌酸激酶 (CK mb)、三磷酸腺苷 (ATP)含量等。结果 A组左室内压上升与下降最大速率恢复率 (±dp/dtmax,% )为 6 2 .83± 17.2 7,6 6 .81± 18.99,心肌ATP含量 (10 3 μmol/g)为3.6 7± 1.4 2 ;而B组分别为 4 0 .4 1± 18.2 9,4 4 .70± 2 5 .14 ,1.4 6± 0 .5 4 ;A组均明显高于B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orP <0 .0 5 )。C组±dp/dtmax恢复率、ATP、Mn SOD活性均明显高于D、G、H组 (P <0 .0 1orP <0 .0 5 ) ,而与E、F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腺苷A1受体激动剂能诱导预处理的延迟效应 ,改善离体大鼠心脏的保存效果 ,而该效应与Mn SOD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7.
多抗甲素对人NK细胞活性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应用单细胞细胞毒试验及形态学观察,研究多抗甲素(PAA)对人体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AA能增强食道癌患者淋巴细胞(PBL)明显低下的结合率(B%)和杀伤率(K%),也可增强正常人PBL的K%,但对正常人PBL的B%无影响。形态学观察发现:与靶细胞结合的PBL除大颗粒PBL外,尚有普通的非颗粒PBL,结合的靶细胞损伤首先表现为线粒体肿胀、空泡变,然后核固缩,核膜损伤,细胞严重空泡变性等,偶见靶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结合部质膜破损的现象。经PAA预处理的靶效细胞结合的形态改变无明显差异,但食道癌组的杀伤作用出现较早,且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8.
69.
磷脂酶A2是一种特异水解甘油磷脂第二位酯键的脂解酶,几乎存在于所有已研究过的细胞中,多种理化及生物因素均能促其激活,在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该酶的生物特性及造成肺损伤的机理  相似文献   
70.
肾上腺髓质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上腺髓质素(AM)是近年发现的一种在体内广泛分布的内源性血管活性肽。人AM前体含有185个氨基酸残基,成熟AM由5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AM具有舒张动脉、降低血压、排钠利尿等生物作用,在人、鼠体内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