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85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34篇
  2篇
中国医学   47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81.
从临床实践看中医整体观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整体观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把人体与自然、五脏与六腑等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去认识与对待。《内经》中的天人相应思想、脏腑相关思想以及五行学说,都是对中医整体观念的强调和反应。中医整体观为指导临床实践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结合笔者体会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82.
复杂性科学研究的核心在于复杂系统的涌现性,肿瘤组织及其微环境是典型的复杂系统,其涌现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肿瘤发生、血管生成、侵袭转移、耐药性方面,而这些特征正是还原论指导下的医学实践难以突破的困局。中医在肿瘤涌现性特征方面具有治未病理念、整体观和辨证调节的独特优势,但是其优势发挥的技术方法与手段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83.
崔应珉  刘明  李娟娟  朱剑飞 《河南中医》2009,29(10):944-950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题,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观"也是祖国医学的核心理念,其本质精神是"中和"。元气论和阴阳五行学说都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谐观"在脏腑经络学说中有直接表现。中医学的整体价值取向即"和谐"。本着上述认识,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诊疗优势可以归纳为预防优势、诊断优势、天然药物和综合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784.
论中医学的整体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整体观"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一观念的理解偏重于整体,而对于局部问题隐而不谈。这样势必造成"整体观"含糊不清,失于精确。通过考察"整体观"的理论原形,认为把握中医"整体观"时,亟需重视对整体与局部、自然与人体各自特点及相互间关系的认识。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这一观念的理论实质。  相似文献   
785.
目的 概述《黄帝内经》基本学术思想中的物质观、辩证观、恒动观及整体观4个哲学观。方法 通过梳理以中华书局出版由姚春鹏译注的《黄帝内经》为代表的知名著作,并检索相关文献,归纳总结《黄帝内经》基本学术思想的物质观、辩证观、恒动观及整体观4个哲学观点,挖掘其理论体系中的哲学思想。结果 中医学理论体系两大特点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正是《黄帝内经》基本学术思想4个哲学观点的集中体现。《黄帝内经》的物质观是以精为人体生命的产生本原、以气为生命动力和物质基础的“精气学说”;辩证观最具代表性的是阴阳学说;恒动观主要包括五行的生克制化、自然界的“生长化收藏”,以及人体的“生长壮老已”,宇宙万物都时刻处于周而复始的动态平衡状态;整体观认为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与自然界统一相应。结论 深入挖掘《黄帝内经》理论体系中的哲学思想,丰富了医者临证思维,也为《黄帝内经》理论体系哲学观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86.
西医整体观     
西医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不能用近代西方医学的某些特有属性概括现代西医的特点.事实上,西医也有整体观念,它既体现在对疾病的临床诊断上,也体现在对疾病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787.
旷惠桃教授论治风湿病整体观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燕  颜学桔 《世界中医药》2012,7(4):322-324
风湿病是以累及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如肌肉、肌腱、滑囊、筋膜、韧带、神经等部位,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在现代医学中,归属风湿病范畴的病种有8类近百种,临床最常见的风湿类疾病约15种,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等[1]。风湿病在中医学属于痹症范畴,亦是属于亚种较多的疾病。按病因分有风痹、寒痹、湿痹、热  相似文献   
788.
中医药的本原是整体,系统阐明中药“整体观”是中医药界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中药起效的整体调节作用已被普遍认知,但单味中药自有成分的整体内在逻辑需要进一步阐释。为全面揭示中药药效作用机制,该文充分融合中药整体观与辩证思维去探究中药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从中药自有多成分共存的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了单味中药内在的“自洽”现象,即各成分在理化性质、药动学作用、生物效应、性味归属、中医功效等方面呈现的同向或反向作用现象,整理归纳同一味中药所表现出的各类辨证逻辑关系并分析内在原因,并重点分析了影响中药功效“自洽”现象的外界因素,以期帮助更好地揭示药效物质基础理论,进一步丰富中药整体观的科学内涵,为中药炮制工艺、配伍形式、制剂设计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89.
中医“窍”理论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窍”常指自然界或人体内的孔穴、孔道。本文基于中医“窍”理论的概念考证,试将其引入肿瘤证治研究,通过发散内外整体观、上下整体观、动静整体观等思维,认为孔窍是内外环境沟通的门户,机窍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通道,神窍是形气协调驱动的本源,提出以“孔窍不通-机窍不利-神窍不用”为框架的肿瘤发生学体系。并据“窍”病变部位、肿瘤演进阶段、邪正虚实变化之不同,灵活采取宣孔窍、利机窍、调神窍的肿瘤治疗方法,以期为开展基于中医“窍”理论的恶性肿瘤辨证施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视角。  相似文献   
790.
王露露  李冰  王圳伊  张晶 《中草药》2020,51(19):5053-5064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建设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使中药在防病和治病中发挥独特优势是现今关注的焦点。中药具有"多组分、多效用、多靶点、整体调节"作用特点,仅从"局部观"研究中药不足以揭示其内在本质,故"整体观"的研究思路势在必行。系统生物学是从整体视角认识生物体的研究技术,与中药"整体观"研究思路不谋而合,故基于系统生物学的中药研究策略具有高度可行性。综述了系统生物学的主要技术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微生物组学、多组学联合以及网络药理学技术在中药成分、药理和毒理、基源鉴别、栽培与遗传育种方面研究中的应用概况,以期为基于"整体观"思路的系统生物学研究策略在中药中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