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1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12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340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626篇
内科学   95篇
皮肤病学   377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32篇
综合类   1495篇
预防医学   269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678篇
  25篇
中国医学   708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内镜下腕管切开减压术(endoscopic carpal tunnel release,ECTR)中切断屈肌支持带远侧纤维束(distal holdfast fibers of the flexor retinaculum,DHFFR)的必要性。方法观察组16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不使用止血带,皮肤1cm切口,内镜下应用USE系列切断腕管横韧带和DHFFR,与对照组16例单纯切断腕管横韧带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功能随访,按照Kelly疗效评定标准,观察组优13例,良3例;对照组优8例,良5例,可3例,2组浜田Ⅱ、Ⅲ级疗效差异有显著性(,=6.278,P=0.043)。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结论对浜田Ⅱ、Ⅲ级腕管综合征者术中注意腕横韧带切断不是唯一的目标,同时切断DHFFR才能彻底减压。  相似文献   
62.
屈腰手法配合牵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1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明确诊断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合理选择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屈腰手法并配合牵引对132例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进行治疗.7次为一疗程,按1~2个疗程统计。结果 治疗132例,治愈112例(84.85%);显效16例(12.12%);好转4例(3.03%);无效0例。结论 屈腰手法配合牵引是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有效方法.其特点是疗效显著,方法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3.
掌指骨粉碎性骨折在手外伤中十分常见,复位不佳的治疗往往容易导致手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掌指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上,以往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遗留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一种良好的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的方法 ,丰富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方式。方法 切除腕舟骨骨折不愈合之硬化骨 ,以克氏针贯穿固定骨折端 ,用带骨间掌侧动脉背侧支血管蒂桡骨瓣翻转移植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 15例。结果 术后随访 3~ 6个月 ,骨折完全愈合 ;9~ 18个月 ,腕关节活动正常无痛。结论 前臂间掌侧动脉背侧支解剖位置恒定 ,变异少 ,位置较表浅 ,血管蒂长、口径粗、游离安全容易 ,血供充分 ,能有效地促进舟骨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65.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在无空心髓腔软钻的情况下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及优点.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6月,收治24例股骨干闭合骨折患者.男14例,女10例;年龄18~63岁,平均38.3岁.左侧7例,右侧17例.病程3~20 d,平均7.6 d.AO分型A型5例,B型6例,C1型7例,C2型2例,C3型4例.术中对断端均不予切开,透视指导下闭合复位,顺行扩髓并植入髓内钉.结果 手术时间100~170 min,平均128_3 mm1例输血400 mL,余患者均未输血.20例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3.1个月.术后6~12周X线片可见大量骨痂生长.术后15~30周,平均22.2周去拐行走.伸膝均达0°;屈膝120~170.,平均145.5°.无感染及内固定物断裂.术后出现骨化性肌炎伴屈髋受限、疼痛1例,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后症状消失;无症状骨化性肌炎2例,未行特殊处理.结论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保护断端血供、中心固定、固定强度高等优点;在无空心髓腔软钻情况下,需要特殊的手术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66.
外伤性拇指缺损重建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祥  丛海波 《中医正骨》2007,19(11):70-72
拇指贡献了手的功能的40%〔1〕。在抓握的功能中,拇指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提供准确和有力的抓握,因为拇指能通过偏离手平面的运动完成它特有的环转和对掌功能。拇指的对掌功能是把人类和其他低级的灵长类动物区分开来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多年来,创伤后缺损拇指的功能重建一直是手外科医生重点考虑的问题。这些重建的努力包括从繁琐的带蒂组织的移位直到今天的成熟的显微外科重建。本文将就拇指重建的一般规则和常用的方法作一综述。1拇指缺损重建的目的在决定重建手术之前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拇指的缺损水平,剩余手的情况、职业要求,患者的…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评价尺侧腕伸肌及拇短仲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以来,接受尺侧腕伸肌及拇短伸肌移位术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15例腕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患者和5例正中神经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的随访结果.结果 15例单纯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中,优11例,良4例,优良率100%;合并尺神经损伤的5例中,优3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80%.结论 对腕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特别是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尺侧腕伸肌及拇短伸肌移位术是一种理想的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好.  相似文献   
68.
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选择性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术式的临床解剖基础及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侧成人尸体胸部及上肢标本上,观测和比较胸小肌及拇对掌肌的解剖数据,行移植模拟试验以评估新术式的可行性;依据解剖研究结果,按新的手术方式施行临床手术治疗5例,术后随访拇对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解剖研究结果显示:胸小肌位置恒定,具备独立的动、静脉和神经支配;移植肌与受区对掌肌匹配;临床手术治疗5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拇对掌功能恢复,肌力均达到4级以上,大鱼际部外形满意。结论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这一术式有其临床解剖基础,移植手术能达到恢复对掌功能的要求,是一种新的对掌功能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新疆汉族青年手长、掌长与身高的关系,为人类学、法医学提供参考,同时为中国人体质调查积累资料。方法:应用Hrdlicas标准和我国普遍采用的方法测量了575名(男270名,女305名)18~24岁汉族青年学生的手长、掌长和身高,并将原始数据进行医学统计学处理。结果:按年龄组和性别组计算出各组手长、掌长和身高的均值,身高与手长、掌长的比值。并提出由手长、掌长推算身高的简单公式(身高=手长×比值,身高=掌长×比值)和回归方程(身高=回归系数×手长+截距,身高=回归系数×掌长+截距)。结论:手长、掌长和身高各组性差有显著性(P<0.01);由手长、掌长推算身高的简单公式和回归方程成立(P<0.05)。  相似文献   
70.
手掌指关节绞锁龚志鑫邵新中杨惠芬附属三院手外科(050051)关键词手;掌指关节;绞锁;韧带手掌指关节绞锁(LockingoftheMpJoints)是一种较少见的骨关节损伤,临床发生率较低,最早由Langenskiold于1949年报道2例[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