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0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79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33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361篇
内科学   7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401篇
预防医学   49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46篇
  5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目的:观察局部振动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干预疗效。方法:81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中药熏蒸疗法和超短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局部振动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利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2组患者的疼痛,利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指地距离(FFD)评估2组患者的功能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2组VAS及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1);2组FFD评分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振动疗法可以缓解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减轻因腰痛引起的功能障碍,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康复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2.
目的:为了探讨振动排痰与呼吸训练器联合应用预防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选择临床开胸手术病例进行了对比研究.方法:2014-01 ~2015-01对60例开胸手术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组30例选择振动排痰与呼吸训练器联合应用,对照组30例只进行振动排痰,不应用呼吸器训练,对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对比.结果:试验组肺部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发热10%、胸腔积液6.67%、肺炎6.67%、肺不张3.33%,对照组:发热20.00%、胸腔积液13.33%、肺炎13.33%、肺不张23.33%.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x2=11.279,P<0.01).结论:开胸术后应用振动排痰与呼吸训练器联合比单纯用振动排痰能明显降低肺部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接振工人累积接振剂量与正中感觉神经损伤的剂量-反应关系,以及手传振动对神经损伤的客观敏感指标。方法以102名40岁以下的接振工人为研究对象,对每名工人进行基本信息收集,检测正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电位波幅,检测他们所在车间岗位的接振强度和接振时间,估算他们的累积接振剂量,将累积接振剂量分别与正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电位波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累积接振剂量与正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呈负相关(r=-0.217 P0.05),累积接振剂量与正中感觉神经运动电位波幅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振高剂量工人(累积接振剂量≥20 000hm2/s4)左手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明显低于接振低剂量工人(累积接振剂量20 000hm2/s4)(T=-2.166,P0.05)。结论手传振动影响接振工人的正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会导致正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是反映振动性神经病较好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4.
对尿素装置管线由于两相流和水击引起的振动问题进行介绍,并对设计过程中如何避免管线振动的对策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髂腰肌拉伸振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髂腰肌拉伸振动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表面肌电图记录患侧髋关节主动屈曲时髂腰肌最大自主等长收缩的均方根值(RMS),评估其肌肉兴奋性,并测量患侧髋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采用步态分析、Berg平衡量表评估其步行及平衡功能。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髂腰肌RMS、AROM、步长及步速、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髂腰肌RMS[(29.71±4.99)μV]、AROM[(25.15±5.86)°]、步长[(0.57±0.08)m]及步速[(0.51±0.06)m/s]、BBS评分[(45.15±6.42)分]较对照组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髂腰肌拉伸振动训练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侧髂腰肌肌肉兴奋性,改善其平衡能力及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及振动排痰,观察组患者加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比较2种治疗方法对患者治疗1周后的脉搏氧变化,临床症状,住院时间的长短。结果2组患者协助排痰治疗1周后,观察组脉搏氧含量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咳嗽减轻天数、呼吸困难消失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祛痰方式,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7.
目的应用计算机模型分析当超声工作尖位于根管内一定深度时冲洗液的计算流体动力学特点,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首先使用扫描激光振测系统扫描超声工作尖,分析其在一定功率下的振动特点。然后应用ICEM CFD 18.0软件建立根管超声冲洗模型,设置超声工作尖放置的位置为距根尖止点1 mm,通过FLUENT 18.0软件获取结果云图,分析冲洗液的空化体积分数、流动速度及其对根尖压力。结果超声工作尖振动是以横向振动为主伴轻微的纵向振动;工作尖各部分横向振动的幅度均不同,工作尖尖端振幅最大,越靠近锉基部,振幅越小。冲洗液空化体积分数大于0的区域集中在工作尖周围;在工作尖周围冲洗液流速较大,最高达2 m/s,在工作尖前方约0.2 mm内,冲洗液流速大于0.1 m/s,而在距根尖0.8 mm范围内,冲洗液流速较小甚至为0;根尖压力为非正压。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推断,当超声工作尖放在距根尖1 mm处时,冲洗液不会溢出根尖孔,冲洗过程相对安全;同时冲洗液在工作尖前方约0.2 mm内冲洗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冲击负荷较大的落地反跳过程中,紧身装备作为外加干预因素对运动表现、下肢关节力学特征(运动学、动力学)、软组织振动和主要肌群活动的影响,找寻它们之间的系统关联。方法:选取12名体育教育专业男性运动员,每位受试者随机穿着紧身裤和对照裤完成三种高度(30 cm、45 cm和60cm)下的落地反跳,并同步采集下肢运动学、动力学、股四头肌/股后肌群振动信号及下肢各肌群肌电信号。结果:穿着紧身裤减小了在落地反跳过程中髋关节的屈曲角度和角速度特征(P<0.05),但未对力量输出(关节力矩、功率、刚度)和反跳高度产生显著影响。然而,紧身裤的介入却能够显著减小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软组织的振动、增加各自的阻尼系数(P<0.05),同时有条件地减小触地各阶段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肌电振幅。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紧身装备能够改变髋关节的运动学特征,但并没有提高力量和弹跳表现;能有效衰减软组织振动、减小肌肉活化,有利于减缓长时间的疲劳积累,对降低能耗和提高运动舒适性带来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59.
肌内效贴配合振动疗法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肌内效贴配合振动疗法改善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反应时及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肌内效贴配合振动疗法+常规局部理疗组(治疗组)及常规局部理疗组(对照组)各20例.在入选时及4w治疗结束时对两组患者的下肢反应时(choice stepping reaction time,CSRT)及下肢关节膝屈伸肌群等速向心峰力矩(peak torque,PT),同时了解治疗的过敏性与安全性情况.结果 (1)患者的一般基线情况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各项评分两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2)治疗前后组间比较患者向前、向后的CRST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治疗前后组间比较患者的屈、伸肌群PT有显著性差异(P<0.05);(4)治疗组组内前后CSRT及PT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肌内效贴配合振动疗法可改善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反应时与下肢力量.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残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01~2020-01在该院泌尿外科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伴有明显残石的患者共52例,术后采取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的28例患者为观察组,术后采取自然排石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排石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当日见石率分别为100. 0%(28/28)和12. 5%(3/24),当日排净率分别为67. 9%(19/28)和37. 5%(9/24),1周排净率分别为85. 7%(24/28)和58. 3%(14/24),2周排净率分别为96. 4%(27/28)和75. 0%(18/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治疗可有效促进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残石排出,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