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2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74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8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49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679篇
综合类   504篇
预防医学   103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229篇
  2篇
中国医学   208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小切口治疗拇外翻畸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小切口治疗拇外翻畸形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北京100700)温健民,林新晓,杨巍,徐昭,张晖小切口(MinimalIncision)治疗拇外翻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已被许多足外科医师所推荐,我所从1984年开始采用该法治疗拇外翻500多例,现报导完整...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究轮匝肌切除术联合睫毛外翻褥式缝合对先天性下睑内翻的矫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82例先天性下睑内翻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切除术组和缝线组,每组41例,切除术组采用轮匝肌切除术联合睫毛外翻褥式缝合治疗,缝线组采用传统缝线法治疗。术后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角膜散光值、最佳矫正视力及泪膜破裂时间。结果 切除术组治疗有效率为98.75%,高于缝线组90.00%(P <0.05)。切除术组治疗前后柱镜度数、泪膜破裂时间的差值均高于缝线组(P <0.05);两组治疗前后轴位、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轮匝肌切除术联合睫毛外翻褥式缝合应用于先天性下睑内翻患儿的治疗中,更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保护视力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3.
患者女,30岁。因结婚5年未孕及月经失调多年就诊查体:身高162cm,体重55kg。五官端正,智力正常。双乳房发育差,乳距宽。腋毛及阴毛稀少。双肘外翻。B超显示:子宫34mm×32mm×23mm,左右附件分别为22mm×12mm×6mm及24mm×12mm×7mm。月经史:18930,量少。近6年月经周期逐渐延长,1年只行经1~2次,且月经量越来越少。最近2年必须借助药物进行子宫撤退性出血。细胞遗传学检查患者核型为46,X,t(X;16)(Xpter→Xq22∷16p13→16pter;16qter→16p13∷Xq22→Xqter)。患者有2个姐姐,月经正常,都已正常生。患者家庭成员拒行细胞遗传学检查。讨论由于无…  相似文献   
34.
患者女性,14岁,主诉:双足畸形5年。患者9岁前双足发育正常,无畸形表现,近5年来逐渐出现足部对称畸形表现。查:双侧趾外翻畸形,双侧第3、4趾短  相似文献   
35.
病例报告 患儿。男,2岁半,因发商迟缓,智了、f骶下姚诊。系0■胎足月颞产,生后轻度窒息,全身矗鱼鳞状黑皮,7—3个月脱掉,6—7个月时患过肺欠,t‘\_不会说话,只会喊爸爸妈妃,营养j}1等. 查体::q 84cm,体讯12.5kg,头同47cm,胸围45cm,方型颅,前后囱已闭,头发稀,鼍棕黄色,发际低,前额突出,耳大而低位,眼距宽,内眦赘皮,左眼上内斜,鼻根宽而不低,鼻孔外翻,青蛙嘴,口角轻上斜,腭弓高,上切牙呈月牙形破损,典型蹼颈,双手小捐内弯,两足2—3趾短,足底有类似猫爪的特殊皮肤纹理.反应差,任性,智力低下.心肺正常,肝肋下3 cm,脾未触及,右侧睾丸下降至阴囊,…  相似文献   
36.
潘拥军 《九江医学》2001,16(1):46-46
颜面因其部位暴露,遭受烧伤的机会大,常伴有眼睑烧伤,早期估计眼睑内及其周围的烧伤情况,仔细了解致伤原因对眼烧伤治疗极其重要.我院1990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1 700例烧伤病人中,共发生角膜溃疡8例(11只眼),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肛门直肠手术后黏膜外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用肛门电刺激仪检测肛周肌肉发育及分布情况,如果肛周部分肌肉发育不良或缺损,修补外括约肌,将外括约肌包绕直肠缝合;如果肛周刺激全无收缩,须行尾路切开,找出肛门直肠括约肌环,将直肠包绕,再将肛门处外翻黏膜切除.结果手术治疗肛门直肠术后黏膜外翻患儿25例,术后再无黏膜外翻,无污染内裤现象.结论手术治疗小儿直肠黏膜时要用肛门电刺激仪检测肛周括约肌的发育及分布情况,对于肛门括约肌不完整的必须进行修补,不能单纯采用外翻黏膜切除及扩肛,否则会再次出现黏膜外翻.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微创跖骨近端闭合楔形截骨术(proximal closing wedge osteotomy,PCWO)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重度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重度外翻患者45例(50足),其中男14例,女31例;年龄(40.1±13.0)岁(范围17~67岁)。50足均采用微创PCWO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末次随访时均通过X线片测量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跖骨远端关节角(distal metatarsal articular angle,DMAA),跖趾关节远端固定角(distal articular set angle,DASA),趾骨间角(interphalangeal angle,IPA),参照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和Olerud-Molander主观功能评分(Olerud-Molander ankle score,OMA)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测量术前、末次随访时第一跖骨的绝对长度、相对长度并计算前后差值。结果45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20±2.04)个月(范围12~22个月)。无复发病例,无转移性跖痛。术前,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HVA分别为42.83°±4.63°、12.83°±1.53°、13.49°±1.33°、14.08°±1.49°、14.12°±1.35°,术后各节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IMA分别为18.29°±0.94°、7.84°±1.22°、8.31°±1.03°、9.01°±1.08°、9.09°±1.11°,术后各节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AOFAS评分分别为(50.64±7.94)分、(88.80±2.68)分、(90.10±3.51)分、(91.20±3.89)分、(91.37±3.71)分,术后各节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OMA评分为(61.00±7.00)分、(90.90±5.02)分、(91.60±4.57)分、(93.20±3.61)分、(93.48±4.91)分,术后各节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第一跖骨绝对短缩3.03 mm,相对短缩0.72 mm。结论微创PCWO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重度外翻可有效矫正外翻畸形,并且手术切口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治疗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采用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治疗拇外翻患者31例(42足),其中男3例,女28例;年龄18~76(50.1±4.9)岁。观察并比较手术前后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角(inter metatarsal angle,IMA),第1,2跖骨长度差变化,术后采用美国矫形骨科学会足踝外科学组(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拇趾-跖趾-趾间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31例(42足)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4~18(15.1±1.2)个月。HVA、IM分别由术前的(38.5±5.4)°、(13.0±1.1)°矫正到术后的(14.3±4.7)°、(9.1±1.5)°(P<0.05)。术前1、2跖骨长度差为2~-4(-0.59±1.80) mm,术后为0~-6(-3.53±1.60) mm,平均第1跖骨短缩2.94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OFAS评分由术前的(57.8±9.7)分提高到术后的(92.1±9.3)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23足,良16足,可3足。结论: 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手术时间短、切口小、能够有效纠正拇外翻畸形、改善前足功能,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浸润麻醉在拇外翻术后镇痛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自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手术治疗拇外翻患者48例,根据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分为联合局部浸润组和静脉镇痛泵组。联合局部浸润组24例,男2例,女22例;年龄21~78(58.3±7.7)岁;行软组织松解加Chevron截骨15例,行跖趾关节融合9例;术后即刻应用罗哌卡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混合稀释液20 ml局部浸润麻醉1次。镇痛静脉镇痛泵组24例,男3例,女21例;年龄23~81(56.8±8.3)岁;行软组织松解加Chevron截骨17例,跖趾关节融合7例;术后即刻静脉镇痛泵进行镇痛,设置基础流量为2 ml/h,自控剂量为0.5 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患者术后12、24、48、7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同时记录术后24 h换药时VAS,记录术后0~12 h、12~24 h、24~48 h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拆线后刀口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4~17(14.60±0.92) d。术后联合局部浸润组与静脉镇痛泵组12、24、48 h 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72 h 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0~12 h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两组均未发生麻醉药品不良反应。拆线后两组刀口愈合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静脉镇痛泵镇痛相比,罗哌卡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的局部浸润麻醉在不增加麻醉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显著降低患者拇外翻术后伤口疼痛,且不增加刀口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