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4篇
临床医学   231篇
内科学   67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217篇
预防医学   17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20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跟腱在人体行走及弹跳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跟腱断裂较常见,当遭受暴力或存在其他疾患及应用某些药物时可发生跟腱断裂,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3年10月共收治40例,均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随访1~5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2.
俗话说"十人九痔".痔是人类常见病,而其他哺乳动物几乎不患痔.究其原因,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人类直立行走,使肛门部血液回流不畅,肛门局部解剖尚不能适应变化,造成肛门缘血管扩张、曲张和扭曲所致[1].  相似文献   
103.
《中国健康月刊》2005,(5):100-101
在写字楼上班的白领、每天开车上下班,乘电梯上下楼,繁忙的工作使他们无暇体育锻炼,加班加点更是常事。往往是忙碌了一整天之后,颈后感觉背了一坐大山,很不是滋味。专家提醒你,这是颈椎长时间受“压迫”的抗议久而久之,颈椎病就会找上你。  相似文献   
104.
患者男性,85岁,因头晕2周,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2d,于1998年8月14日入院。入院前2周出现头晕、眼花,脑系科查体发现左侧病理征( ),当时做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考虑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在门诊给活脑灵静脉滴注,10d后头晕减轻。入院前2d觉双下肢无力,且逐渐加重以致行走困难,需2人搀扶,再次到我院就诊。查体发现左侧鼻唇沟浅,左下肢痛觉减退,左下肢肌力Ⅴ^-级,左Chaddock征( )。急做头颅CT,示右基底节区可疑腔隙性梗死灶,以“脑供血不足”收入院治疗。  相似文献   
105.
本研究在常规治疗骨质疏松(OP)的基础上加用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MDP,商品名:云克)治疗骨质疏松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8月至2007年10月在我科治疗的门诊患者50例,女性36例,男性14例,年龄63~78岁,平均71岁(其中周身酸困50例,乏力50例,腰腿痛42例,背痛27例,肢体抽搐36例,行走无力48例),  相似文献   
106.
田乃丰  马忠元 《新医学》2007,38(8):504-504
患者男,57岁.腰背痛、双下肢无力4个月,行走不稳3个月于2006-06-03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劳累后腰背痛和双下肢无力,自服天麻丸治疗,1个月前出现行走不稳,遂来就诊.  相似文献   
107.
患者,女,42岁,农民。因全身骨骼关节疼痛3年,加重3个月入院,患者自3年前开始无明显原因出现全身骨骼关节疼痛,以足跟、腰背部、双髋、双膝关节疼痛为著,并逐渐加重,以致不能弯腰下蹲。近3个月来,双下肢疼痛加重,不能行走,翻身困难,生活不能自理,伴记忆力下降,夜尿增多,尿中多次出现白色混浊现象,但无  相似文献   
108.
四种截瘫步行矫形器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脊髓损伤所致截瘫是人体最严重的残疾之一。近年来,脊髓损伤的诊断、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完全性脊髓损伤仍难以恢复。随着现代生物力学、生物工程学的发展,使截瘫患者在应用矫形器方面特别是步行矫形器(walkiing orthosis)的应用有了明显进步。目前截瘫患者步行矫形器主要有新型互动截瘫行走器(walkabout)、往复式截瘫步行器(recipmcating gait orthosis,RGO)、改进往复式截瘫步行器(advanced reciprocating gait orthosis,ARGO)、IRGO(Isocentric reciprocating gait orthosis)四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9.
文章回顾了用于运动康复电刺激技术40年来的发展历程,并在神经细胞或肌肉细胞电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电刺激的基本原理。根据电刺激与患者之间的交互特性,把它分为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性电刺激(TES)以及神经调变电刺激(NMS)。文章对国际新近发展的电刺激在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行走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给予了重视。文中最后指出了电刺激技术的发展趋势,目前正面临着一次新的飞跃,那就是脑-机接口(BCI)技术与电刺激技术的结合,让诸多不同类型瘫痪患者看到实现运动功能康复的曙光。  相似文献   
110.
陈晓勇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96-96,102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的个人移动辅助器具。方法说明现有个人移动辅助器具存在的问题,新型助行架的结构,新型助行架的应用价值。结果新型的助行架结构简单,可以折叠,尺寸可以调整。结论利用新型的助行架,下肢行动不便的患者可以安全地站立,行走,进行腿部的康复训练,恢复萎缩的肌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