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外翻足与扁平足的相关性。[方法]以18例双足畸形程度不同的外翻患者为研究对象,X线片上测量外翻角(HAV),第1、2跖骨间夹角(M1M2)和第2、5跖骨间夹角(M2M5),跟骨倾斜角(CP)和第1跖骨倾斜角(1MT),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轻度侧与重度侧的HAV,M1M2,M1M5均有统计学差别(P<0.01)。轻度侧与重度侧的M2M5,CP,1MT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单回归分析表明,HAV与CP及1MT无统计学相关。[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外翻和扁平足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然而两者的畸形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2.
李岩  尚宪刚  董军 《山东医药》2011,51(51):92-92
扁平足又称手足症,指骨、韧带或肌肉生理异常导致的足内侧、外侧纵弓和横弓出现塌陷或消失。近年来扁平足有所增多。早期扁平足患者足弓外观无异常,但行走和劳累后感到疲劳和疼痛,小腿外侧踝部时感疼痛,足底中心和脚背可有肿胀,舟骨结节处肿胀及压痛明显,局部皮肤可发红,足活动内翻轻度受限。站立时足扁平、外翻。经休息后症状、  相似文献   
63.
从足的基本构成度扁平足的生物力学出发,介绍了扁平足的鞋垫矫治方法。通过对病例的分析,初步探索矫形鞋垫对扁平足矫治的效果和价值,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4.
【目的】调查天津市13~16岁初中生扁平足患病情况。【方法】采用足印法对天津市某中学468名13~16岁学生进行检查,统计扁平足发病率,并进行年龄、性别、轻重程度、单双足发病情况分析。【结果】468名13~16岁初中生扁平足总发病率为54.27%,不同年龄及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扁平足总发病程度轻度57.87%、中度35.43%、重度6.70%,不同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扁平足发病双足型78.35%,左单足型11.81%,右单足型9.84%,单足左右型及不同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6岁初中生扁平足发病率高,应加以重视并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65.
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治疗相当困难且非手术疗效一直不甚理想.常遗有疼痛、扁平足、足跟变宽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肢功能。2002年至2005年笔对本院31例累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进行切开复位治疗,随访3月~2年.患足功能恢复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基于X线片的后足力线拍摄和测量方法,及其对平足患者的评估准确性。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纳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足踝外科自2018年1—12月收治的28例(40足)平足患者(平足组),20名(40足)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自主设计的Saltzman位拍摄架,分别进行10°、15°、20°、25°、30°后足力线位X线拍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侧别、体质量指数(BMI)的差异。比较对照组标准Saltzman位(20°位)X线片改良胫骨后足角(THA)测量法与van Dijk法和改良van Dijk法测量后足力线角度的结果;比较三种测量方法对照组THA的测量结果与文献报道的负重CT下测量THA结果的差异。观察所有影像学资料在五种投射角度下胫距关节的可见率,并评估改良THA测量方法在不同投照角度的差异。通过改良THA法,测量平足患者的后足外翻角度。结果 平足组患者与对照组年龄、性别、侧别、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三种测量方法的组内一致性均为优,改良THA测量法一致性最佳(组内相关系数为0.928);对照组中改良THA法测量的后足力线角度大于van Dijk法和改良van Dijk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092, P<0.01);改良THA测量结果与负重CT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胫距关节可见率:对照组10°、15°、20°投射均可见(100%,40/40),25°投射部分可见(70%,28/40),30°位均不可见(0%,0/40);平足组10°投射均可见(100%,40/40),15°、20°投射部分可见(分别为80%、32/40,45%、18/40),25°和30°均不可见(0%,0/40)。对照组的改良THA法测量值在10°、15°、20°投射分别为4.84°±1.81°、4.96°±1.77°、4.94°±2.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70, P>0.05);平足组在10°、15°、20°投射均可见18足,其改良THA法测量值分别为13.58°±3.57°、13.62°±3.83°、13.38°±4.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97, P>0.05)。结论 改良THA测量方法操作简单,存在较高的组内一致性,可以用于后足力线评估。对于平足患者,基于10°位X线拍摄,采用改良THA法测量后足力线角度,可以准确地反映后足外翻程度。  相似文献   
67.
背景:成人Ⅱ期获得性扁平足的治疗在临床上是难点。由于Ⅱ期获得性扁平足分型复杂,临床上应根据不同分型制定手术方案。目的:探讨足外侧柱延长术联合内侧软组织重建术治疗成人ⅡB期获得性扁平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2年3月采用足外侧柱延长术联合内侧软组织重建术治疗的23例ⅡB期获得性扁平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11例;年龄19~72岁,平均52.6岁;左足12例,右足11例。致畸原因:胫后肌腱功能进行性不良。其中14例行趾长屈肌腱转位加强术,6例行三角韧带修补术,3例行跟舟韧带修补术。外侧柱延长时,7例应用Evans截骨延长法,3例应用Hintermann截骨延长法,9例应用跟骨“Z”型截骨延长法,4例应用跟骰关节撑开融合延长法。术后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足评分标准对手术前后足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1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56个月,平均26.5个月。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足评分为70~100分,其中优6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为89%(17/19)。所有患者前足外展畸形、足弓高度均得到良好恢复,能穿普通鞋,可正常行走,术后X线片测量扁平足特征角度明显改善(P<0.01)。弓高平均增加约11 mm,侧位距跟角减少约18°,前后位距跟角减少约12°,侧位第1跖距角减少约15°,跟骨倾斜角增加约11°,距舟覆盖角减少约7°。18例患者畸形纠正满意。1例患者术后5个月因跟骰关节炎而发生足外侧疼痛。未发生伤口感染、骨不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ⅡB期伴有前足外展畸形的成人获得性扁平足,跟骨截骨外侧柱延长术联合足内侧软组织修复重建术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索学龄儿童柔软性扁平足生物力学参数化研究,为临床儿童柔软性扁平足干预方案提供佐证。方法:利用Sensor Media型号为FM6050的压力测试板和freestep pro分析软件采集分析16例6~9岁柔软性扁平足儿童和16例6~9岁正常足弓儿童的站立和步行状态下的足底压力分布数据,探索儿童柔软性扁平足与正常足弓儿童的足底压力分布差异。结果:观察组前足A区(P=0.001)和B区(P=0.009)负荷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足D区(P=0.000)负荷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步行状态下足底最大冲量存在差异,观察组最大冲量在内侧跟骨,对照足最大冲量在第2、3跖骨,且观察组内侧足弓冲量高于对照组(P=0.002)。结论:学龄儿童因足弓发育的问题导致足底压力分布的异常,即便是无症状的,也是有必要做进一步评估的。监测学龄儿童足底压力,对柔软性扁平足预防和指导康复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9.
肌腱转移固定修复扁平足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四种肌腱转移固定修复扁平足畸形的牢固程度。方法:本实验采用6具新鲜尸体骨标本,每一具标本依次采用腓骨长肌腱法、胫前肌腱法1、胫前肌腱法2及异体跟腱法4种转移肌腱固定方法修复扁平足模型。每一种标本模型分别固定在试验机上,轴向压缩100、300及600N,观察足底下移距离。结果:在100、300及600N力作用下轴向压缩,4种方法中足底下移距离比较,用腓骨长肌腱修复扁平足后产生的位移最小,与其他方法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三种方法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本实验所研究的4种修复扁平足的方法中,腓骨长肌腱法修复扁平足最牢固。  相似文献   
70.
正常人的足底有一个纵弓和一个横弓,它是由足部的跟骨、跗骨和趾骨等借韧带牢固相连,构成凸向上方的弓型,称为足弓。足弓使人的足成为一个具有弹性的“三角架”,能稳固地站立于任何高低不平的地面,还可以很好地保护足底的血管,使神经免受压迫。此外,足弓各骨之间的韧带和关节还允许足弓有一定的活动能力。所以,它不仅是“弓”,且更是“弹簧”,它可使地面作用于身体的冲击力减小。可以这么说,足弓就像汽车上的减震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