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目的:为探究足型及步态特征的动态压力分布,给扁平足患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帮助。方法:通过三维足型扫描仪,测试80例男性在校大学生的足弓指数、拇外翻角度、后跟角度、足弓类型等指标筛选出扁平足患者,并使用Foot scan高频足底压力测试系统,检测正常足和扁平足在自然行走时的动态足底压力分布,对比分析扁平足患者足型的步态特征。结果:扁平足足底各区域冲量在第1—5趾骨、第1—2跖骨处普遍小于正常足,在第3—5跖骨、足弓(P0.05)、足跟内侧(P0.05)、足跟外侧普遍大于正常足;扁平足在第2—5趾骨(P0.05)、第1—2跖骨、第3—4跖骨(P0.05)、足跟内侧、足跟外侧足底接触面积变小,在第1趾骨、足弓处的足底接触面积大于正常足;扁平足在第1—5趾骨、第1—4跖骨、足跟内侧、足跟外侧的峰值压强均大于正常足,且在第2—5趾骨有较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5跖骨、足弓处的峰值压强均小于正常足;扁平足在整足接触阶段所占的时相比例均大于正常足,在着地阶段、离地阶段的时相比例小于正常足(P0.05)。结论:扁平足患者足底接触面积、足弓部位的冲量和峰值压强增大,足部易产生结构性损伤,对扁平足患者尽早开展矫正治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2.
目的评价扁平足儿童社区干预措施的初期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海珠区2007年7月-2009年7月出生的4~6岁儿童共2468例,每位儿童选择1位家长共同作为观察对象,实施社区预防干预措施。分别在实施前、后对家长进行调查。对比实施前、后家长对扁平足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主动筛查率。结果实施前家长扁平足知识得分(36.92±14.53)分,实施后得分(85.59±16.65)分,P〈0.05,扁平足知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前主动筛查率为21.19%,实施后为52.96%,P〈0.05,实施前后主动筛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海珠区对扁平足儿童的社区干预疗效显著,使扁平足的相关知识得以普及,家长对检查的配合也得以提高,为后续的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沂水县4440名8~17岁中小学生平足率为39.8%,男女之间无差异,农村高于城镇,以轻度扁平足为主。平足率的年龄曲线呈“U”形。  相似文献   
44.
自1988年1月—1997年2月采用跟骨延长术治疗扁平足22例(24足),随访6个月~9.5年,有效率达100%,优良率达91.7%。文中详细阐述了手术方法及跟骨延长术的作用机制。结合文献比较了几种扁平足的治疗方法。观察了该术式对距下关节的影响。结果显示:跟骨延长术对距下关节不会产生不良影响。是治疗非跗骨畸形性扁平足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5.
武警某部三所院校运动员足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扁平足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为运动员选材和部队选兵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对武警某部三个院校的运动会田径赛项目中前 6~ 8名男、女运动员共 2 11人记录运动成绩 ,并以足印法测量足弓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11名运动员扁平足发生率为 43 13 % ,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扁平足组与非扁平足组运动成绩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在名列前茅的运动员中扁平足者出现率与非扁平足者相当 ,甚至高于后者 ;不同运动项目扁平足发生率的比较中以耐力长跑发生率最高 (男 3 0 0 0米跑组扁平足发生率为5 0 0 0 % ,女 15 0 0米跑组为 47 0 6% )。结论 :扁平足对运动成绩无不良影响 ,不应作为运动员选材和公民入伍体检时的影响条件。扁平足不一定就是扁平足症 ,影响运动能力的为扁平足症  相似文献   
46.
扁平足(又称平足症)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指足部正常的内侧纵弓消失,早期对大多数扁平足采取保守治疗,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扁平足的手术治疗也提出新的要求。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解剖结构,学术界对扁平足的外科治疗争议较大。该文对扁平足的治疗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进—步的系统研究扁平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背景:足底压力测量可揭示人体运动过程中足的动力性特征。目的:测量扁平足患者足底压力参数的分布规律,比较扁平足与正常足的足底压力及步态特征。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组对照的足底生物力学变化检测,于2007—12/2008—01在河北体育学院实验室完成。对象:抽取河北体育学院22~26岁在校学生自愿者,足印足弓空白区宽度与足印最窄区宽度(实心)之比为2:1的正常青年30名,足印无空白区的扁平足青年30名。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Footscaninsole为比利时RSscan公司生产。方法:采用FootscanUSB2平板式足底压测试系统对其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受试者均脱鞋袜,以个人平常步态自然行走,每人3次,记录动态足底压力。主要观察指标:足底接触面积、着地时相及冲量情况。结果:60名受试者进入结果分析。①足底接触面积:正常足后跟、前掌接触面积的比例均大于扁平足,而足弓接触面积的比例均小于扁平足,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②着地时相:正常足前掌接触时相、整足接触时相均小于扁平足;而着地时相、离地时相均大于扁平足,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③冲量:正常足弓、前掌所受冲量占全掌比例均小于扁平足;而后跟所受冲量占全掌比例大于扁平足,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结论:扁平足前掌接触时相、整足接触时相均大于正常足,着地时间长,压力中心过于密集。扁平足足弓、前掌所受冲量占令掌比例均大于正常足。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6—7岁儿童扁平足的发生概率,并进一步调查扁平足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利用MIMICS软件测量210足在负重位时足弓高度和足跟外翻度数,并通过Footscan数据测量比较正常足和扁平足的足底压力区域和接触面积的不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此年龄段内扁平足的生物力学特征即为足弓高度低于22.93mm,足弓塌陷发生率为31.43%;足跟外翻角度大于7.66°,发生概率为87.62%。两者同时发生的概率约为27.61%。与正常足足底压力和接触面积相比,扁平足足底压力主要集中在前足的第二跖区、第三跖区和足跟内侧区域,中足接触面积增加41.9%。结论:6—7岁儿童中扁平足约占三分之一,本研究为儿童足部健康调查及鞋类设计提供了一些参数。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联合踝足肌群肌力训练对柔韧性扁平足患儿步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柔韧性扁平足患儿44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22例, 40足)和对照组(22例, 41足)。治疗组患儿采用肌内效贴贴扎联合踝足肌群肌力训练, 对照组患儿仅采取踝足肌群肌力训练。贴扎主要采用足底感觉输入贴扎、足弓感觉输入贴扎和足跟力学矫正贴扎, 频率为每周1次, 贴布每次于体表保持3 d后由患者自行移除, 连续贴扎12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治疗后), 由相同治疗师和数据分析人员于双盲状态下对2组患者进行足底压力[足弓指数(AI)]和步态评估[包括踝关节最大背屈角度、最大跖屈角度、支撑相(STP)踝关节平均外翻角度、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承重反应期垂直方向地反力(GRF1)、踝关节最大功率、步长、步速、步宽和步态偏差指数GDI)]。结果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的AI、踝关节最大背屈角度、踝关节最大跖屈角度、STP平均外翻角度、GDI、踝关节最大功率、承重反应期垂直方向GRF1、步速和步宽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仅AI、GDI和步长与...  相似文献   
50.
成人扁平足导致的足部过度旋前可造成下肢力线改变并影响下肢关节运动功能, 从而引起疼痛并增加运动损伤风险。矫形鞋垫是一种以恢复人体下肢异常力线结构为目的的辅助功能矫形器, 也兼具缓冲减震、增加本体感觉等作用。内侧楔形鞋垫(MWO)能矫正扁平足患者的下肢力线, 改善踝、膝、髋关节运动学参数并缓解下背部疼痛, 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矫治扁平足。本研究通过总结分析近年来关于MWO矫治成人扁平足的文献报道, 发现合理应用MWO可改善扁平足患者足部过度旋前, 从而影响下肢各关节运动及下肢肌肉活动, 对缓解扁平足人群在特定运动时疼痛及预防运动损伤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